APP下载

项目化培训:教师培训的一种创新模式

2021-05-18李吉华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培训能力

李吉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乡村教师。如何高质量培养乡村教师呢?结合近几年参与的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新性教学与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培训工作,笔者认为,项目化教师培训,应该成为教师培训的一种创新模式。

项目化,让教师培训更具有管理性

什么是项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为“项目”作出定义:项目是为创造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

教师培训并非等同于工程项目管理,但根据上述定义,我们的教师培训完全可以借鉴成熟的经验进行项目化管理。因为教师教学是常规性工作,而教师培训是临时性工作,是一系列独特、复杂的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而提升教师能力则是培训活动的目的所在。那么,什么是项目化教师培训呢?就是指根据教育行业特点,借鉴项目管理模式,合理取舍、灵活运用项目管理要素、环节,开展切合教学实际并能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活动。项目化培训,不仅可以创新教师培训的传统模式,而且拓宽了思路,改变了方法,发展了理念。

项目化,让一线教师培训有制度、资金保障

有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永远是高校的“从属”和“副业”,是创收的“菜篮子”;对高校专家、教授来说,既不是本职工作也不是学术科研,只是一份带有薪酬的“额外负担”。对这份跟自己本职行业关系不大的临时性工作,应付交差就是了,谁会苦心孤诣呢?

笔者认为,试图通过高校培训来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这条路走不远。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症结,国家就需要把培训规制、资金使用权限下放到基层学校做项目培训的经费保障,让学校掌握主动权,让培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项目化,让一线教师变“被动”培训为“主动”研學

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这事本来就是一线教师自身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被安排”“被动式”地参加培训的。如何激励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这是一直困扰着大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制度与资金的保障下,可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行动”为出发点,开展教师自主设计的项目化教学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自我主动培训。具体说就是: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问题,组建团队,提出项目主题和目标,进行一系列项目计划、组织、预算、实施、分析和研究,最终解决问题,收获研究成果,变“被动”培训为“主动”研学。

项目化,让一线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一线身体力行,是教学实践专家,可他们只是停留在实践层面,几乎没有理论研究,普遍存在严重缺失教育研究能力的问题。有人专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是:在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管理学生能力等诸多能力中,最薄弱的还是教育研究能力。这是问题关键、是根源。教师培训也要抓住关键,击中要害,不能“隔着靴子抓痒痒”,不通不透。其实,教师搞研究并不是要出什么专著、科研论文,而是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项目化研究活动,实实在在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逐步引导一线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培训能力
会议·培训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