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别山区鸟类多样性与分布初报

2021-05-18孙若磊马号号陈国涛周文良严梁恒孙中楼彭昭杰王陈成吴贵友侯银续张保卫

关键词:大别山杜鹃鸟类

孙若磊,马号号,虞 磊,许 震,陈国涛,潘 涛,周文良,严梁恒,孙中楼,彭昭杰,王陈成,吴贵友,侯银续,张保卫*

(1.安徽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珍鸟会,安徽 合肥 230601)

大别山(29°45′~31°48′N,114°~116°07′E)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霍山和张八岭,东西长约380 km,南北宽约175 km,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形地貌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 500 m左右,最高峰白马尖1 774 m,总面积逾6×10hm;该地区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区域,适宜的气候、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动、植物生长和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文献记载,大别山有植物145科814属1 658余种,两栖动物8 科 15 属 24 种,爬行动物8 科 32 属 35 种,哺乳动物17科41属47种.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地,该地区先后建立15个自然保护区和16个森林公园,为动植物的生存繁衍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较高营养层次,且对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因而常常作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迄今为止,有关学者对大别山地区鸟类多样性与分布进行过一些研究,如张泰松、王岐山、李延娟等.近年来,宋朝枢、Liu、蒲发光、李莉等也先后对大别山部分地区的鸟类分布进行过报道.但总体来看,对该地区鸟类的研究较为零散,调查涉及的地理范围相对有限,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通过对大别山区鸟类多年的系统调查,基本掌握了该地区鸟类多样性的现状,现予以分析,旨在为该地区鸟类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等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2010年4月至2018年10月,采用样线法对大别山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单位设置样线,研究中共涉及12个县(区),每个县(区)最少设定2个调查区域,如图1所示,每个调查区域设置样线3条以上,样线长度1~3 km.样线涉及低(700 m以下)、中(700~1 200 m)、高(1 200 m以上)3个海拔梯度,并覆盖山林、山区河流、水库、农田、沼泽及居民区等所有适合鸟类生存的生境.

图1 研究中的调查区域分布

调查时间一般选择天气较为晴朗、无恶劣天气的清晨和傍晚(具体时间随季节调整),沿样线以2 km·h左右的速度前进,使用8×45或12×50双筒望远镜对样线两侧的鸟类进行观察,根据外表形态、羽毛颜色、飞行特点等特征进行辨别,不易直接观察的鸟类则通过鸣声辨别;难以识别的鸟种,通过拍摄照片然后借助《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进行对比识别.鸟类分类系统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保护级别依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此外,该调查中还利用大别山区各个保护区本底调查资料、红外相机调查数据以及大别山地区各个保护站及森林公安部门提供的救助记录等进行补充,以完善和补充调查结果.

2 结 果

2.1 鸟类组成

调查期间在大别山区共记录到鸟类283种,隶属18目66科170属(附表1).在记录到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占绝对优势,共计148种,占总数的52.3%,非雀形目鸟类共计135种,占总数的47.7%,如图2所示.

图2 大别山鸟类组成

从居留型来看,留鸟种类最多,为90种(占31.8%),此外,夏候鸟68种(占24.0%),冬候鸟64种(占22.6%),旅鸟61种(占21.6%).区系组成以古北界鸟种最多,共145种,另外东洋界鸟种108种,广布种30种,分别占51.2%,38.2%,10.6%.繁殖鸟类共158种,其中东洋界鸟种最多,共107种(占67.7%).

从生态类型来看,鸣禽种类最多,共148种(占52.3%),其次为涉禽54种(占19.1%)、猛禽30种(占10.6%),其余攀禽、涉禽、陆禽分别为23,20,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8.1%,7.1%,2.8%,见表1所列.

表1 大别山鸟类生态类型组成

2.2 群落组成与空间分布

2.2.1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

山林鸟类群落:共记录到鸟类165种(占58.3%),其中代表种有画眉

Garrulax

canorus

、红嘴蓝鹊

Urocissa

erythroryncha

、松鸦

Garrulus

glandarius

、红角鸮

Otus

sunia

、强脚树莺

Horornis

fortipes

、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

reevesi

等(附表1).

山涧溪流鸟类群落:共记录到鸟类110种(占38.9%),其中代表种有红尾水鸲

Rhyacornis

fuliginosa

、褐河乌

Cinclus

pallasii

、小燕尾

Enicurus

scouleri

、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紫啸鸫

Myophonus

caeruleus

等(附表1).居民区鸟类群落:共记录到鸟类132种(占46.6%),其中代表种有喜鹊

Pica

pica

、麻雀

Passer

montanus

、家燕

Hirundo

rustica

、金腰燕

Cecropis

daurica

、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乌鸫

Turdus

mandarinus

等(附表1).农田鸟类群落:在农田生境所记录到的鸟类种类最多,共178种(占62.9%),其中代表种有牛背鹭

Bubulcus

ibis

、池鹭

Ardeola

bacchus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

、环颈雉

Phasianus

colchicus

、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

、灰头鹀

Emberiza

spodocephala

等(附表1).

2.2.2 鸟类垂直分布特点

根据大别山区的地理地貌及植被、气候、海拔等特征,将调查区域分为3个垂直带,即:低海拔地区(700 m以下)、中海拔地区(700~1 200 m)和高海拔地区(1 200 m以上),对3个垂直带分别进行数据分析.

低海拔地区的鸟类包括涉禽类、游禽类、陆禽类、猛禽类、攀禽类以及雀形目大部分种类,共记录到鸟类256种,常见种有白鹭

Egretta

garzetta

、池鹭、黑水鸡

Gallinula

chloropus

、黑鸢、环颈雉、八哥、珠颈斑鸠、麻雀、乌鸫等(附表1).中海拔地区的鸟类包括猛禽类、陆禽类、攀禽类以及雀形目中鹎科、鸦科、画眉科、莺科、燕雀科、鸫科的多种鸟类,共记录到鸟类126种,常见种有黑冠鹃隼

Aviceda

leuphotes

、白冠长尾雉、大杜鹃

Cuculus

canorus

、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黑短脚鹎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红嘴蓝鹊、画眉、山麻雀

Passer

cinnamomeus

等(附表1).高海拔地区的鸟类包括部分猛禽类、攀禽类以及雀形目中鹎科、鸦科、画眉科和山雀科的部分鸟类,共记录到鸟类41种,常见种有燕隼

Falco

subbuteo

、中杜鹃

Cuculus

saturatus

、栗背短脚鹎

Hemixos

castanonotus

、松鸦、大嘴乌鸦

Corvus

macrorhynchos

、灰树鹊

Dendrocitta

formosae

、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黄腹山雀

Pardaliparus

venustulus

等(附表1).

2.3 保护物种

附表1 大别山区鸟类名录

续附表1物种名称生境类型山林水体河流山涧溪流居民区农田海拔梯度低中高居留型分布型保护级别种群数量19.青头潜鸭Aythya baeri++RPRCR,一+20.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WPRLC,三++21.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WPRLC,三+22.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WPREN,一+三、目PODICIPEDIFORMES(三)科Podicipedidae23.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RESLC,三+++24.凤头Podiceps cristatus+++WPRLC,三++四、鸽形目COLUMBIFORMES(四)鸠鸽科Columbidae25.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RPRLC,三++++26.火斑鸠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SORLC,三++27.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RORLC,三++++五、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五)夜鹰科Caprimulgidae28.普通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SESLC,三+++(六)雨燕科Apodidae39.白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PPRLC,三++30.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PPRLC,三++六、鹃形目CUCULIFORMES(七)杜鹃科Cuculidae31.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SORLC,二++32.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SORLC,三++33.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SORLC,三+++34.大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SORLC,三+++35.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SORLC,三++36.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SESLC,三++++37.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SORLC,三+++38.大杜鹃Cuculus canorus+++++++SESLC,三++++七、鹤形目GRUIFORMES(八)秧鸡科Rallidae39.普通秧鸡Rallus indicus++++PPRLC,三++40.红脚田鸡Zapornia akool++++RORLC,三++41.红胸田鸡Zapornia fusca++++SORLC,三+

3 讨 论

大别山地处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区,又处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北区和华中区的交界处,动物区系组成复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鸟类的繁衍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笔者的调查所记录到的鸟类区系组成与同处华中区的九华山的鸟类区系组成结构相似,均以古北界鸟种所占比例较大.但就繁殖鸟类来看,又均为东洋界鸟种所占比例较大,这种南北混杂过渡又以南方繁殖鸟类为主的情况,反映了大别山所处的华中区鸟类区系组成南北过渡的特征.相比之下,处于华北区的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古北界鸟种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而位于华南区的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则是东洋界鸟种占据绝对优势.整体来看,大别山区的鸟类区系显示出典型的过渡性.

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大别山区鸟类的生存仍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其中非法捕猎是影响鸟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如大别山目前是白冠长尾雉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虽然该物种在调查中较容易观察到,但是其栖息地已经呈严重的片段化,同时还承受着非法捕猎的威胁;此外,还有其他鸟类物种面临不同的压力.为更好地保护大别山区的鸟类等物种资源,在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大别山地区的鸟类进行长期监测,掌握该地区鸟类种群动态变化信息;第二,相关部门(保护区、公安部门等)应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大别山区鸟类的种群和自然栖息地不受破坏;第三,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应加强社区宣传,通过转变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保护好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猜你喜欢

大别山杜鹃鸟类
云上杜鹃
走进红色大别山
鸟类靠什么认路
鸟类
红杜鹃
鸟类乐园
杜鹃
冬季,关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