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艾灸联合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2021-05-18张志丽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护理艾灸

张志丽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艾灸联合中医护理进行治疗,观察联合治疗方式对于慢性胃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总结具体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治疗的慢性胃炎疾病患者共计18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艾灸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2)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分数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胃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艾灸联合中医护理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艾灸;中医护理;慢性胃炎;临床治疗重要性;具体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疾病作为临床治疗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胃肠道疾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腹胀与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表现[1]。如果患者未及时接受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随着疾病的发展,会有癌变的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且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医治疗方式存在较高的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有效性,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2]。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治疗的慢性胃炎疾病患者共计180例(患者年龄最小值为26岁,最大值为63岁,均值为(46.37±11.47)岁,男女之比为103:77),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前者实施艾灸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后者则实施艾灸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经确认,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与《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中有关慢性胃炎疾病所制定的相关临床诊治指标相符合;(2)患者合并存在显著上腹不适与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表现;(3)患者近期未接受临床治疗措施;(4)患者与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且自愿与我院签署声明协议书。

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语言障碍;(2)合并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3)合并存在其他消化道系统疾病,且需要治疗部位伴随出现创伤或者感染等不良情况。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艾灸治疗。对照组联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艾灸

在患者中脘穴及神阙穴上放置生姜片,使用艾柱隔着生姜片对上述穴位实施艾灸治疗。应用艾灸7壮,一直到患者明显感觉存在灼热感后拿开,对患者每天进行艾灸1次,艾灸治疗时长为2周。

1.2.2 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主要涉及主动对患者讲解治疗环境,实施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给予饮食、用药等方面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1)情志疏导工作: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疾病变化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其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同时还应该对患者实施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了解导致患者不良情况产生的影响因素,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因此,还应该进一步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表示鼓励与支持,帮助其正确科学地认识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注意内容等,增加其临床治疗的自信心,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2)饮食调养干预措施:为了减少患者发生胃痛与胃胀等不良情况的概率,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尽可能避免食用一些生冷且不容易被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少油,多食用一些可以养胃的食物。且还应该告知患者保持睡眠时间的充足,多休息。此外,面对存在肝胃郁热证情况的患者,应该及时告知其在疼痛感明显下降后不应該饮用甜饮料,引导患者开展散步或者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此来提高身体素质。患者疾病发作时,应该告知保持绝对的卧床休养,且处于动怒过程中不应该食用食物。此外,患者在用餐结束后,如果感觉口干苦,可食用菊花茶或者淡盐水,有效漱口处理。

(3)中药塌渍:根据患者疾病实际情况为其使用不同中药所制成的糊剂开展中药塌渍治疗。将中药糊剂放置于患者对应的身体部位进行敷治,以此来实现活血化瘀与祛风除湿等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在对患者开展中药塌渍治疗过程中,还应该联合使用红外线等对敷治部位进行照射,主要照射位置应该在患者的胃脘位置,以此来有效发挥疏肝解郁以及利气止痛的临床治疗作用。

1.3 评判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通过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开展评估,将其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情况。当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除且胃镜检查结果表明炎症基础消失,视为显效;当患者临床症状与炎症反应明显改善,视为有效;当患者临床症状与炎症反应无显著的改善,甚至有所加重,视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中医症状相关指标分数的变化情况,其中主要包括胃脘疼痛、饥不欲食、恶心呕吐以及上腹不适此四方面的中医症状分数变化情况,分数在0~6分之间,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症状越加严重,两者为负相关[4]。

1.4 统计学方法

把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所有数据放置于SPSS 13.0统计学软件中对其进行检验,并且对于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s)与率(%)对其进行一一表示,则使用χ2与t对应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中医症状相关指标分数的变化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相关指标分数之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分数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中医学方面,通常将慢性胃炎疾病划分为“胃脘痛”等理论范畴之中,同时认为此疾病的发病与患者饮食习惯不规范以及过度劳动等方面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疾病主要使用药物,但是临床治疗时间较长且复发率较高,再加之长时间使用药物会对患者带来毒副作用,如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肝肾功能有所伤害,为此,患者往往选择中医治疗措施[5]。

艾灸作为临床中医治疗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机体经络腧穴发挥治疗作用,利用灸火的热力影响促使患者出现温热刺激的感觉,进而可以取得显著的散寒温胃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联合使用中医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情志干预,缓解患者消极心理情绪的同时,提高其临床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再加上对患者实施中药塌渍治疗方式,能起到活血化瘀等临床治疗功效。此外,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叮嘱其食用养胃护胃食物,进而降低慢性胃炎疾病对胃肠功能所带来的损伤程度以及不良影响[6]。

总而言之,对慢性胃炎疾病患者使用艾灸联合中医护理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小晶.艾条灸配合护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166.

[2]朱昌东.“保胃抗萎方”联合艾灸疗法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3):120-122.

[3]傅海霞.艾灸联合足浴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149,154.

[4]田树华,王蕊.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69.

[5]惠燕蕊,马娟,张兰芬,等.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0(20):54-56.

[6]吕建兴,陈诗源.艾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22-24.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中医护理艾灸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