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2021-05-18李林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满意度

李林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遴选2019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用药占比更高,且生活质量(SF-36)评分更高,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实施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控制,同时提高健康知识认知度,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实现满意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满意度

高血压作为临床典型慢性疾病之一,患病群体多集中于老年人,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且一旦血压控制不良,易引发诸多并发症,治疗临床以降压药物为主。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而言,病程周期长,缺乏疾病认知,普遍用药依从性较差,且疾病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遗传、精神压力等存在直接联系,故需加强患者护理干预。通过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解决患者认知需求,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管理水平,对患者血压水平良好控制具有重要作用[1]。为评估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本文取100例原发性高血压(2019年1月~2021年1月)患者展开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遴选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②无认知缺陷,可正常沟通无障碍;③病历资料真实可靠、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肌梗死、卒中等严重并发症;②心肝肾功能障碍;③机体严重感染;④合并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年龄(56.56±5.33)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39±2.25)年。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6岁~5岁,平均年龄(57.69±5.52)岁;病程1.5~12年,平均病程(6.98±2.6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叮嘱患者定期检测血压,日常清淡饮食,控制糖分、油脂、盐分摄入量,多饮水。如存在不适情况,及时联系医务人员,定期随访。

观察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措施如下:(1)建立社区一体化档案。详细掌握患者信息,了解其健康状况,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制定护理计划,其中涉及患者用药、运动、饮食、自我管理等。(2)健康讲座。组织患者定期开展健康专题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案例分析+视频的形式,为其介绍高血压治疗及自我管理知识,并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解答患者疑难问题,详细掌握患者血压及病情控制情况,记录在患者档案上。(3)全面健康教育。掌握患者详细病史及疾病认知情况,以其为依据并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等,实施多样化健康宣教,开展“高血压疾病讲堂”,详细讲解高血压发病机制、发展、治疗、预后并发症等,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树立患者主观意识。组织问答活动,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增强其配合度。(4)针对性指导。对于行动不便者给予家访,编制健康手册并发放;引导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作为家庭协管员,对患者日常行为给予监督与指导;在随访中协助患者测量血压,指导家属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血压变化详细记录。(5)心理指导。实施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发泄情绪,正确认识疾病,通过听音乐舒缓情绪,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负性情绪对血压控制的危害性,在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能够自觉调节。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并引导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参与户外活动,鼓励病友间交流。(6)用药指导。告知患者不可擅自停服或调整剂量,发放药盒与药品记录卡,各种药物种类、频次、剂量等详细记录。(7)生活管理。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制定个体化饮食,告知饮食禁忌,以高蛋白、低钠、清淡饮食为原则,严格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6g以下。以患者运动习惯、生活方式为准,制定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及控制运动量,如太极、慢跑等。

1.3 观察指标

①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测定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

②比较两组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涉及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用药等。

③生活质量:采纳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测定,涉及多个功能模块,总评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2]。

④患者满意度: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自制问卷100%回收,总分100分,测评目标:≥90分、介于75~89分、<75分表示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差[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 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用药占比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详见表2。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详见表4。

3讨论

高血压治疗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往往缺乏专业性指导及有效监督,存在用药依从性差、自护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血压水平不稳,影响预后[4]。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需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有效措施增强其用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提高自我管理,实现提高预后、促进生活质量改善目的[5]。

本次研究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社区护理血压控制效果更优,同时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占比社区护理患者更高,且生活质量(SF-36)评分更高,社区护理患者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高(P<0.05)。开展社区护理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穩定控制,同时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促使生活质量提高,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6]。分析如下,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加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及行为管控,强化患者健康宣教,优化血压控制效果,进一步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同时强化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制定科学的饮食及运动计划,积极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合理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7]。在家庭随访下,实现患者严格的生活管理,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预后提升[8]。

综上,实施社区护理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率,最终实现血压水平的稳定控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霍晓丽.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65-2166+2169.

[2]张庄.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5):231-232.

[3]丁兆敏,刘婉露,朱正日,等.中医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0):43-44.

[4]刘晓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8):164+197.

[5]司晓芳.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2):1432-1434.

[6]何蕾.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32-134.

[7]张钰,杨军晶,洪汝清.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164-166.

[8]曹艳,宗书峰.护理干预和定期随访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4):426-428.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探讨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