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其准社会交往的影响
2021-05-17荆启晨
荆启晨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网络直播环境下,大学生与网络直播人物之间的准社会交往状况,分析不同依恋类型个体产生的准社会关系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准社会交往的研究视野,有利于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依恋心理,获知网络直播出现对于年轻受众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法,获取大学生准社会交往及依恋类型等方面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结论。在梳理前人文献基础上,研究围绕“网络直播与准社会交往存在相关”,以及“不同依恋类型人格准社会交往状况存在差异”两个假设展开,由此出发探究大学生依恋类型、观看网络直播状况与准社会交往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准社会交往;依恋类型;网络直播;问卷调查法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2.062
1. 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其准社会交往影响的研究方案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本文将依恋作为一个测量指标,探究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网络直播准社会交往的影响。依恋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连接,它产生于婴儿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随着个体的不断社会化,未成年人转而寻求家庭之外的对象形成依恋。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学者将依恋分成了四类:安全型依恋人格,先占型依恋人格,拒绝型依恋人格,恐惧型依恋人格。
此次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获取数据,从依恋类型的四个维度出发,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检验不同类型的依恋个体对直播观看行为的准社会交往的影响。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明确大学生的网络直播观看现状、依恋状况与准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建立以下假设:
假设1:网络直播观看行为对准社会交往存在关系;
假设2: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准社会交往的影响不同。
1.2 定量研究阶段
为了探究直播观看行为下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其准社会交往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网络直播观看情况、准社会交往、依恋状况进行调查,使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和准社会交往五度量表进行测量。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数据分析软件spss中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分析网络直播人物对大学生准社会交往,以及不同依恋类型对准社会交往的影响程度。
本次调查问卷分成三部分,包括网络直播用户的使用情况、准社会交往五度量表、成人依恋量表(AAS)。
第一部分是对受访者观看网络直播的基本状况展开的调查,以此来了解被访者的使用情况及是否符合调查的筛选条件。第二部分是对观看网络直播参与情况的调查,通过准社会交往五度量表进行测量,旨在了解直播用户对网络直播人物的感受。第三部分是对依恋状况展开的调查,通过成人依恋量表(AAS)进行测量,从亲近、依赖以及焦虑三个维度展开,旨在了解被试者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
本次问卷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通过问卷星线上分发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整个过程共收回257份问卷,其中3份问卷选择未观看过网络直播,属于无效问卷。因此,最终有效问卷为254份。
2. 数据分析
2.1 信效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信度系数越高表示该测验的结果越一致、稳定。最常用的评估方式是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數,即α系数。
本文对四个变量进行了信度检测,发现被调查的网络直播使用者的准社会交往程度的信度系数是0.909,亲近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是0.420,依赖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是0.541,焦虑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是0.857,依恋程度的信度系数是0.473。一般来说,克隆巴赫系数在0.6以上即可认为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所以,网络直播用户准社会交往、焦虑分量表的问卷问题之间内部的一致性即信度被视为较好。
效度(validity)用来检验评价量表的有效性、正确性。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更能显示出所要测量的特征。研究中常用的检验效度统计学方法是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在KMO值大于0.6,显著性小于0.05时,问卷效度可视为良好,可以较好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各项变量。
利用检测工具SPSS对收回的数据进行准社会交往量表、依恋类型量表效度检验,检验准社会交往KMO统计值为0.915,依恋类型KMO统计值为0.825,显著性均小于0.05,通过检测结果可知,变量间相关性较好,并且问卷具有结构效度,相关性分析较好。
2.2 网络直播使用者的观看情况与准社会交往的相关分析
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所描述的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常用的方式是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大学生的网络直播观看状况包含观看网络直播总时长、观看频率、单次观看时长和关注主播数量四个问题。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观看网络直播总时长和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观看频率和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单次观看时长和准社会交往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p值<0.05,相关系数R是0.178;关注主播个数和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网络直播和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2.3 不同依恋类型与准社会交往的相关分析
本文从依恋类型的四个维度分别探究大学生依恋与准社会交往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依恋总量和准社会交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是0.208;先占型依恋人格和恐惧型依恋人格与准社会交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是0.266,和0.446;安全型依恋人格和拒绝型依恋人格与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关系。
3.结语
3.1 研究结论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技术,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喜爱和追捧。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将依恋类型划分为四个维度,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探究不同类型依恋个体在网络直播观看环境下受准社会交往的影响程度,利用SPSS将回收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网络直播观看行为与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单次网络直播观看时长跟准社会交往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受众单次观看时间越长的往往是自己较为喜爱的媒介人物,观看时间越长,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感和喜爱度也就越高。
(2)不同的依恋类型与网络直播观看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观看直播的使用行为并不会受到个体依恋类型的影响。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网络直播只会受到物质条件配置、个人喜好、使用习惯、兴趣偏好等方面的影响,与个人的主观心理特征并无关联。
(3)先占型依恋人格与其准社会交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先占型依恋人格表现为希望同他人产生更加亲近的情感联结,但又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倾向于认为对方不愿意与自己亲近,或者不会像自身所希望的那样亲近自己。先占型人格渴望被爱、渴望得到依赖,却又担心受到伤害,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和情绪化。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挫,使得他们更容易投向虚拟环境中寻求不会受到伤害的被爱方式。通过与媒介人物的准社会交往,产生虚拟的陪伴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认同。
(4)恐惧型依恋人格与其准社会交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恐惧型依恋人格表现出高度的焦虑情绪,对他人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根源大多来自于以往经历中的关爱缺失,使其建立起内心的防御机制,排斥与外界的亲密接触,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安全感和被爱,对自我和他人均呈现出较强烈的消极态度。现实中认为自己不被接纳的思想使得恐惧型依恋人格害怕与人交往,而网络世界中匿名虚拟的状态使其放下警戒、掩饰、回避、多疑和羞涩,找到真实的自己。
(5)安全型依恋人格与其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安全型依恋个体认为自己值得被爱,既可以依赖别人,又可以保持自我独立。这种依恋人格在婴儿时期形成,表现为婴儿一系列的反应都可以得到父母的积极反馈,他们确信父母不会抛弃他们;在成年之后也确信伴侣对自己的爱。个体强烈的自信心和足够的安全感使得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被接纳,即便受到挫折也有信心予以化解。安全型依恋人格自身的一切行为都会得到外界回应,使其不太会也不需要通过网络世界中准社会交往的方式进行弥补。
(6)拒绝型依恋人格与其准社会交往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此类人群大多表现出恐惧情绪,他们不擅长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他们害怕被拒绝而行为退缩,拒绝型人格由于对外界的不信任和自卑心理而不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笔者认为拒绝型依恋人格大多不会产生准社会交往是因为这类人群习惯性对外界感到恐惧,即便是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也充满未知,直接环境不可及的媒介人物更加剧了他们的胆怯、敏感和自卑心理,拒绝与外界的一切接触使得准社会关系的产生少有可能。
参考文献:
[1]朱秀凌.未成年人的依恋类型、电视观看与准社会交往[J].新闻界.2014(4):45-49.
[2]胡智锋.网络直播火爆背后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7(1):22-23.
[3]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07(3):91-96.
[4]周源,朱雅琴.直播:泛娱乐化时代屏幕外的狂欢[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344.
[5]方建移,葛进平,章洁.缺陷范式抑或通用范式准社会交往研究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3).
[6]陈伟军.网络直播的日常展演与场景魅惑[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4):54-63.
[7]陳琳,桑标.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5(3).
[8]喻国明.从技术逻辑到社交平台:视频直播新形态的价值探讨[J].新闻与写作.2017(2):51-54.
[9]麦克罗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33,96
[10]方建移,葛进平.受众准社会交往量表编制与检验[J].新闻界.2010(6).
[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
[12]章杰.准社会交往中青少年明星崇拜的研究[J].当代传播.2009(1).
[13]毛良斌.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J].暨南学报.2014(9).
[14]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2016(8):29-32.
[15]Dafydd Watkins,Horton and Wohls concept of parasocial interaction.[M].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