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研究

2021-05-17闫星竹金星彤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闫星竹 金星彤

摘要: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总结“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体系、扶持政策、师资力量、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2-0082-03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后,截至2020年5月已成功举行6次。该项赛事契合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需求,是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具有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和拉动经济稳步增长的作用。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使命,借助“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

1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竞赛,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又分为创新项目、创业项目和创新实践项目三类。六届大赛累计有375个团队1 577名大学生参加,设置高教、职教、国际、萌芽四大版块,致力于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贯通。

高校毕业生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强、创新创业热情高,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其提供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以赛促创的效果显著。通过网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

1.1 以赛促教促改,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高校以创业大赛和各类创业项目为平台,以赛促教,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课程,并将教学融入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大赛项目,在潜移默化中将抽象的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同步化。“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实施,既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著力点,也促进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目前,许多高校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部门,指派专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大赛,全面落实督导和考察专业创业导师的行动计划。

1.2 以赛促学促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创业热情,并且思维比较开阔和活跃,是社会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然而,大学生创业群体大多面临“三无”困境,即没有经费、没有人脉、没有经验,这些困难仅靠高校单方面努力无法完全解决。“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成果,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搭建对接平台。

高校除能得到社会多渠道的投资和合作外,还应关注社会的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并主动协调高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大赛的选题大多从市场热点出发,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将科研成果或专利技术向创业落地方向实施。创业实践能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志趣和创业激情,为毕业后的创业积累实践经历,提高未来的创业成功率。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9年,全国有86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希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为国家的创业创新发展推波助澜。但是,高校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需探讨和解决。

2.1 课程体系亟需过完善

首先,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当前,国内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保守僵化,缺少前瞻性与创新性,以及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和创业创新教育未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时,应详细掌握学生的就业规划、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规划等,但很多高校对这些内容的调研深度不够。

其次,创业创新实践平台有待拓展。高校主要以创业创新竞赛为主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局限性太强,缺少多样化的创业体验,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没有与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课堂教学相融合。创业创新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与行业发展动态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不断优化相关课程,使学生及时接触新领域和新知识。

2.2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事物,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学校及相关教师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导致师资配备与实际人才培养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大部分高校创业指导课教师由专业课教师或辅导员兼任,他们日常工作繁杂,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专业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学习。同时,这些兼职指导教师大多缺少创业经历和企业管理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缺乏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创新指导,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社会保障体系缺乏

创新创业服务对解决就业问题非常重要。高校大学生年富力强,拥有创业创新意愿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但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扶持系统不健全,政府、高校、社会三大主体衔接度不够,沟通协调不顺畅,导致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缺少政策、技术、资金等支持,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开展的创业创新活动从确定项目、编制创业创新计划书到审核批复、建立企业,涉及面广,过程繁琐,需要社会等诸多主体的帮助。但现阶段我国大学创业创新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内外部发展环境、优惠扶持政策、师资团队力量等诸多方面缺乏保障,导致大学生创业创新过程困难重重。

2.4 学生综合能力不足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扶持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很多大学生加入创业就业的队伍,但是万事开头难,好的项目难寻找,寻找创业方向是一个重要难题。同时,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大学生要承担创业可能失败的风险。虽然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较高,但长期封闭在校园内,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企业管理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有限,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风险预估不足,很难从可操作性、经济性等角度分析项目。再加上缺少创业资金和资源具有局限性,因此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不高。

3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3.1 严把参赛项目关,科学指导学生参赛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选择至关重要。选择项目时要做好市场调研,尽量筛选具有高价值、体现互联网思维的高科技项目。此后,学校指导学生制订创业计划书,并对参与国赛的团队进行赛前指导和准备。

参与国赛的项目一般经过学校再三评比和审核,重点比拼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项目的创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参赛前学校应组织赛前指导和训练,指导老师为学生分析和总结往年获奖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和参赛经验,围绕项目查找不足,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必要时增加学生心理素质、团队建设和临场应变能力的训练。同时,学校应多举办一些创业成功者经验交流会,把往届具有代表性的参赛作品当作案例,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吸取经验与教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3.2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建双师团队

高校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应该联合学院、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组建专业导师团队,并联合企业组建企业导师双师团队。引导各专业指导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思维,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鼓励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实训、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孵化等,依托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成果为参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全面提升,保障大赛项目在竞赛结束后的产品持续成长。

在强化技能的基礎上,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模式量身修订培养方案,打造“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促进校企联动,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3.3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保证,政府和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强化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针对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应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高校可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支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雪钧.“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178-180.

[2] 卢敏欣.“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6):150-152.

[3] 蔡丽容.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育作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7(1):50-53.

[4] 李晟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新途径[J].新校园(阅读),2017(10):176.

Research on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YAN Xingzhu, JIN Xingto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ole of" Internet+"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curriculum system, support policy, teachers' strength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Interne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egagame; college stude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