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1-05-17韩颖
摘 要:做为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素描”教学,固然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面对大一的新生,其设计思维的养成需要通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和启发。教师不仅仅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通过素描的课程教学,开启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深刻认识到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产品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训练单元
一、课程概述
素描训练作为造型艺术行之有效的基础训练方式,对产品设计专业无疑也同样重要。因此,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素描”往往成为大一新生入校后上的第一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是在巩固学生原有素描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造型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另一方面则立足于产品设计专业的自身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并强化“设计素描”的概念,培养学生对于物象“结构”的敏感性、抽象思维能力、抽象造型能力以及初步的设计能力等。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素描”作为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和过渡的桥梁,引导学生的艺术思维逐步由绘画转向设计,从而辅助学生建构起具有产品设计专业特征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教学现状
虽然,国内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听起来都很明确,看上去也很科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以下有三个方面:
(一)担任“素描”课程的教师存在问题。因为担任“素描”课程教学的教师多是美术专业出身,很少了解或接触到设计,更谈不上参与设计,其中又不乏对设计史一无所知者,“这种情况极其糟糕而且非常普遍”[1]17。因此,可以说,这样的教师主体与设计是完全脱节的。这样的教师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二)“素描”课程往往偏重强调绘画技法。美术专业出身的素描教师在教学上自然会重视和强调“素描”艺术本体,往往过多强调绘画性因素而非设计性因素,结果导致学生并不能认识“素描”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所在。因此,课程难以起到从绘画性素描引向设计性素描应该有的过渡作用,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的目的。
(三)“素描”课程的教学版块各自孤立,缺乏内在联系。如“结构素描”训练版块,就是单纯地指导学生描绘“静物”的结构,从单一静物到组合静物,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学生并不能理解这样训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而且因为“结构素描”单纯用线条进行表现难免单调,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相比于“结构素描”的单调枯燥,学生对“超写实素描”训练版块的兴趣和热情会相对大一些。但同样会因为对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不明,导致学生只是盲目地去完成作业,根本认识不到也理解不了素描与产品设计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意义
产品设计是最能体现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业,往往涉及诸如美学、哲学、材料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一款优秀的产品設计,应该具备功能、结构、外观、色彩、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优良因素,因此,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应能力的培养。“素描”是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入学后最先接触到的设计学基础课程,作为表达设计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的意义在于它不单单只是一门基础课程,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门尤为关键的引导学生如何由绘画走向设计的过渡课程。“当前,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而教学团队需要对先前的简单、单一的素描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将普通素描逐渐转向与各个专业相结合适应的设计素描。”[2]因此,如何更好地承前启后、做好与传统素描的衔接和向设计素描过渡,如何引导学生从造型基础训练转向设计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专业意识和设计思维创造力,是对当前产品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正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所在。
四、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产品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设计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如何使本课程真正体现出其“衔接”与“桥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提倡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而非一成不变的、与设计脱节又各自孤立的传统教学模式。具体改革思路如下:
(一)在“结构素描”的训练单元,引导学生体会设计史上经典产品的形态美追求
产品是诉诸于形态而呈现的,形态是产品设计得以实现的载体。故而,形态的表达在产品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素描作为表现形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解决的正是形态的问题。形态美观不美观,形体准确不准确,都将关乎一款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通过素描的造型训练,使学生在做产品设计构思时,可以迅速准确地捕捉和表达形态。
在“素描”课程的“结构素描”训练单元,可以通过布置课后小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并表现设计史上的一些经典范例,比如“秦汉青铜灯具”。“秦汉灯具的设计成就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功能合理、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富丽。”[3]通过对设计史上经典范例的结构素描表现,使学生深刻体会其结构与形态美感,同时,体会设计史上不同阶段对产品形态美的不同追求。一方面可以巩固结构素描训练的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得以在经典的产品中理解素描,也在对之进行素描表现的同时理解设计。
(二)在“超写实素描”训练单元,引导学生体会设计史上经典产品的材质美追求
产品离不开材料,产品通常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因此,了解不同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美感,对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十分必要,电脑时代的产品设计依然离不开对材料质感和肌理的认知。比如当我们在渲染产品模型的时候,通常都要加入材质、色彩与肌理的因素进行渲染。这就要求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美感要有相当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将其合理应用到产品模型渲染上,从而准确地将产品的理想形态展现出来。
“超写实素描”训练作为“素描”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版块,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木材、陶瓷、金属、塑料等不同材质的精微素描表现,加强学生对材料肌理和质感的理解。因此,在本训练单元,可以通过布置小幅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和表现设计史上的一些经典范例,比如“明式家具”和宋“哥窑”瓷器,通过对其质感和肌理的了解与描绘,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古代产品设计对于材质美的极致追求。
(三)在“创意素描”训练单元,布置不同主题的创意设计小作业,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创意素描训练是“素描”课程的最后一个版块,也是本课程最重要的版块。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不同主题的创意设计小作业,比如以图片为教具,引导学生关注诸如“古文字”“现代雕塑”等具有高度抽象化特征的艺术领域,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其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五、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着上文所表述的教学改革思路,笔者精心设计了不同主题的“训练单元”,并将其有机穿插在“素描”课程的三大教学版块中进行,利用灵活机动的教具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巧妙地把设计意识渗透到产品设计专业 “素描”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一)快题训练
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快题训练”的设计创意和结构素描表达。正如林家阳老师所说“‘短、平、快是设计素描在速度上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培训学生的一项技能。”[1]13本训练单元内容的设定是本着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开启设计思维,循序渐进地进入设计状态的思路展开的。通常利用微信“课程群”发布若干与“快题训练”主题相关的设计经典范例,并结合范例做简要讲解,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了解设计经典,理解其设计思路,确保学生从中获得足够启发,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完成一款设计。
如在发布快题“运用‘比例变异手法完成一款产品设计”的同时,同步在课程群里发布两款经典设计,即波普风格的“手套沙发”(罗莫齐设计)和“舌椅”(保兰设计),并介绍其“比例放大”的设计手法,让学生对波普风格的产品设计有一定了解。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们很快就画出了诸如“曲别针椅”“白玉杯灯”等设计方案。在此环节训练过程中,有的主题尚缺乏经典范例,做为一种尝试,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在课程的“创意素描”版块,在发布快题“运用‘文字元素完成一款产品设计”时,结合“课程群”里发布的如“日”“月”“人”“山”“水”等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写法,向学生介绍我国很多象形古文字的高度抽象性特征,一方面让学生得以体会我国古文字强烈的象形性和会意性,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深刻体会其高度的抽象性。同时,因其抽象特征与现代设计的简约风格不谋而合,故而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参考和运用。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之下,绘制出了“笑口常开”开瓶器、甲骨遗风之“羊”衣架、“月·引”路灯等运用古文字元素完成的设计方案。
(二)专题训练
产品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学时有限,带动学生课下自学也是本训练单元的目的之一。引导学生课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设计史上某一专题产品设计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简短的专题分享。此训练单元通常穿插在“创意素描”版块进行。内容设定是本着引导学生更多关注中国古代设计经典,培养学生对中国产品文化的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同时,学会用各种创意表现手法提取其经典元素,进而赋与设计以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思路而展开的。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进行10分钟的简短专题分享,针对疏漏与偏差,教师要及時纠正和补充。如笔者设计的训练专题:“关注‘青铜时代并运用青铜文化经典元素完成一款产品设计”,此专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即材料学意义上的青铜阶段,并通过对史上经典青铜器有特征的局部进行“解构”,完成一款产品设计。针对学生“专题”分享的疏漏之处,笔者做了简短的补充和深化。经过学生课下自学的收获和教师课堂的启发,学生顺利完成了“四羊方尊”笔挂、“钟照”磁光灯、“闻古”耳机、“三星堆面具”垃圾桶、“长信宫”垃圾桶、“三元”连盏灯等从青铜器上提取经典元素的设计方案。
六、结语
做为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素描”教学,固然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面对大一的新生,其设计思维的养成需要通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和启发。教师不仅仅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通过素描的课程教学,开启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让学生了解并深刻认识到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笔者正是在“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建构了一些个性化的训练单元,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这样的探索是具有一定的成效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设计素描教学[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4:17.
[2]张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探究[J].工业设计,2017(5):118-119.
[3]刘华东.中外设计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48.
作者简介:韩颖,硕士,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