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左江花山岩画的祭祀场面
2021-05-17陈依佳赵君曼
陈依佳 赵君曼
摘 要: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缘于先民生活和精神需要,以祭祀为主题,在崖壁上绘制以红色蛙形人像为主要符号的群像图案,从而形成崖壁、河流、台地一体的神秘场景。从图像学角度对其祭祀图案进行分析,讨论其背后的文化和信仰。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祭祀场面;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从图像学解析花山岩画的祭祀场面”(2020XJ20)研究成果。
2016年,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百多公里的绘画长廊保存了壮族先人生动的生活和精神。祭祀作为岩画的创作主题和重要活动,对其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骆越文化。
一、花山岩画的图像情况
花山岩画广泛分布于左江支流明江两岸的崖壁上,从上游的龙州水口河的岩洞山到下游的扶绥县左江镇龙山,期间经过龙州、崇左、宁明、扶绥4县,共79个地点178处岩画,长达两百多公里。其中宁明县的花山崖壁上画面最丰富,所属期涵盖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单组画面尺度最大的第一处第六组,画面宽约41.45米,面积约1409平方米,是花山岩画中画面最为丰富宏伟的一处。
崖壁画的年代根据岩画上的一字格剑、铜鼓、羊角钟等图像结合考古学及岩画上覆盖的钟乳石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最终普遍认同的结论是上限为战国,下限至东汉。共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周朝至战国早中期,第二期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第三期为西汉中晚期,第四期为东汉时期”[1]109。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花山岩画的作画民族为壮族先祖的说法。关于如何在临水的崖壁上作画,《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中提到的方法有:“1.自下而上攀援法;2.直接搭架法;3.自上而下悬吊法;4.高水位浮船法。”爬到峭壁上可能用竹笔、草笔或羽毛笔作画。
从其分布特点来看,花山岩画大多朝南,无朝北方向。在阳光下视觉效果更加强烈。岩画选址地点与沿岸河流的位置关系,作画高度、崖壁石质都高度一致。岩画大都位于江河拐弯处,面向来水的峭壁上,画面距水面大都15—100米、最高130米,对面往往有开阔的台地。形成一个峭壁上有着红色图案,脚下有江,对面有台地的神秘场景。
“这里的山崖大致有三种颜色:黑褐色、粉红色、灰黄色。”[2]花山作画的岩面,大多选择宽大、平整,基本垂直于地面或上部外凸、下部内凹的灰黄色崖壁,这种崖壁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对颜料有很好的吸附和承载作用。画面大多朝南,在阳光的照射下视觉效果强烈。画面呈土红色,由赭石色颜料绘制而成。据邱钟仑、李前荣等在《花山岩画颜料和粘合剂初探》中分析得出:“矿物颜料其主要组成为:赤铁矿、方解石、高岭土和石英。粘合剂应为木质素,岩画石油矿物颜料调入新鲜树液后在峭壁上绘制而成的”[3]。整个壁画长廊分布于左江支流明江两岸,长达两百多公里,有1900多个大小不等的赭红色人物、动物、道路,以及铜鼓、刀、剑、钟、船等图形。其中90%是人物形象,人物图形又分为两种:正面人像和侧面人像。都呈现出同一种姿势,上肢曲肘向上,下肢作蹲状。形成了大型连续剪影式的崖壁画卷,营造出强烈的宗教的神秘感和崇敬感。促使壮族先人为什么要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在崖壁上绘制图案呢?答案是关乎生存和信仰。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知水平不足时,宗教意识占据主导地位,祭祀是关乎先民生存的重大事件。
二、祭祀场面的图像分析
花山岩画中出现的多种祭祀场面,表达了先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对生活的希望。画面中的祭祀活动有鬼神祭、田(地)神祭、河神祭、铜鼓祭等。在鬼神祭类的活动中,正面人像多佩戴面具或刀剑,人像下方或头顶会有动物,其余人像皆举手半蹲而舞,如同祈祷。田神祭画面中夸大和突出男女性特征人像,組成舞蹈画面的同时,又有铜鼓图案来祭祀田(地)神,祈求生育旺盛和生产丰收。河神祭出现于龙峡山岩画、宁明花山岩画、三洲尾山岩画等处,画面中在一高大正面人像身后,展现了祭祀河神的场景。
各种祭祀场面表达了先民祈求神灵消除水旱灾害、保佑人丁兴旺以及生产丰收的需求,对鬼神的祭祀表达了先民对自然和未知的恐惧,通过对鬼神的祭祀,祈求平安。岩画中所绘制的男女交合场景一是祈求繁衍,二是祈求庄稼生长。因为时人虽种田但未掌握科学规律,不知种谷是由自己劳动所带来的丰收,所以祭拜田神,感谢当年粮食收获同时期待来年丰收。由于壮族先民以种植水稻,捕鱼为主,又由于左江流域处于多水地带,河道狭窄,大雨后易灾形成水灾,也容易出现旱灾。对河神进行祭祀,祈祷风调雨顺、食物充裕、粮食丰收。
在宁明花山岩画、棉江花山岩画、珠山岩画、驮柏山岩画中有祈求胜利的场面。这种场面一般人像众多,几排正面人像往下渐渐变成侧面人像,营造出多人呐喊、祈求胜利的场景。壮族先民部落之间的征战,抢夺资源必不可免,只有胜利者才可以繁衍后代,享受更多食物,拥有生存空间。所以在岩画中出现很多祈求胜利的图像。“梁任葆认为,左江花山岩画有队伍集合图、点将区、队伍操练图、战争图、庆功图等,是古代桂西的壮族为了纪念某一次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所制作的。”[1]109战争对先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大事,对战争场面的绘制可能是记录获胜,鼓励后人勇敢保卫家园,或者在战前鼓舞士气。
在岩画中有一种祭祀活动,为铜鼓祭。在活动中,参加祭祀的成员在其首领或祭师的率领下,随着铜鼓的节奏,踏歌起舞,祈求神灵的庇佑。铜鼓祭出现于宁明花山岩画、高山岩画等处,画面表现为听到鼓声前来的人民,在首领或祭师率领下,举行祭鼓仪式,画面呈现出热闹的效果。铜鼓图案在花山岩画中大量出现,“在365个圆形图案中,除少数日月星辰等天体图案外,大部分为铜鼓”[1]111,显示出铜鼓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对岩画的绘制代表了先民的精神生活和信仰,对于未开化的原始人而言,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将自身与自然联系起来,如对自身所发生的事情无法解释,无法控制疾病战争和庄稼成长。通过祭拜鬼神,祈求保佑自身,找到精神寄托。在崖壁上以单色绘制大型连续图像,表现活动内容,使信仰得到传承和见证。在图像对面的台地进行祭拜,崖壁下方是奔流而过的明江,如此“三合一”所营造出的神秘的宗教祭祀场景,成为了壮族先民灵魂的寄托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