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壁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17吴霜
吴霜
摘 要:陶瓷艺术是传统手工艺与科学艺术的有机结合,当今的陶瓷艺术成为了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组成部分。而陶瓷壁饰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及艺术品,是环境与空间关系的产物,也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壁饰在环境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方式和艺术形式。文章分了三个部分来讲述陶瓷壁饰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索,首先分析了陶瓷壁饰的基本概述,再深入探究了陶瓷壁饰与环境设计的多种联系,并进一步探索陶瓷壁饰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对陶瓷文化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陶瓷壁饰艺术;环境设计;应用研究
1 陶瓷壁饰艺术概述
陶瓷壁饰艺术只是环境陶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环境设计和陶瓷艺术的结合产物。虽然早有陶瓷艺术介入环境建筑的案例,但在中国,环境陶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朱乐耕所提出,并于1992年提出了有关环境陶艺的研究生计划课程。环境陶艺这一概念的涌现,随之而来的陶瓷装饰壁画在国内的热度也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民族情绪和文化自信,陶瓷艺术的应用领域逐渐广泛。首先,陶瓷壁饰从装饰空间可分为,室内、室外建筑和环境类。陶瓷壁饰从工艺角度又可划分为釉上、釉中、釉下彩等;又或者,高、中、低溫釉等等一系列的工艺形式。那么,陶瓷壁饰的特点主要有坚硬、无毒无铅、抗潮、耐腐蚀、不易变形以及永不褪色等。
陶瓷壁饰大体主要分为釉上、釉中和釉下彩;或者分为唐三彩壁画、高中低温色釉和综合型壁画等。其中,釉上彩是陶瓷绘画的最主要技法之一。釉上彩又称“炉彩”,顾名思义就是首先烧制白釉瓷或者单色釉瓷,再进行绘制,最后二次入窑再烧制而成,它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色泽鲜亮、稳定,适合室内外壁饰;釉下彩则是在瓷胎上直接用笔绘画,随后罩一层透明色釉并放入高温炉一次烧制而成,随后在其他部位可加以釉上彩做补充,最后放入炉低温烧成,颜色鲜艳饱满,适合制于室内外壁饰;而釉中彩是用不含铅或者含少量铅的颜料绘制瓷瓶,按照釉上彩的方法画在器物釉面,釉面融化时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颜料则会渗入釉内封闭,最后呈现出来釉下彩的效果。还有唐三彩壁画,利用传统的工艺手法,在琉璃釉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工艺,比较适用于室内壁饰。
2环境设计与陶瓷壁饰的关联分析
陶瓷壁饰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晶,对于空间环境艺术氛围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环境设计所包含的学科非常广泛,单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环境设计,是人工和自然的统一,在设计的同时要注重空间属性;陶瓷壁饰既可以装饰室内也可以装饰建筑外立面,在功能属性上来说与环境设计有着一定的联系。余剑峰老师曾分析到“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去探究环境陶艺与空间的互融关系”,在他的论述中,谈到环境陶艺在空间中呈现出的“恰当感”和“愉悦感”,也就是说陶艺在空间中能分别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不同的感受。因此,陶瓷壁饰与空间属性中存在着某种恰当的联系[1]。
环境设计与文化传统的互融是一定的,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的必然结果。余剑峰老师还曾提到“当今社会的陶瓷艺术已经不再只是实用品和装饰品,而是伴随着现代艺术而发展的”。他认为,将陶瓷艺术运用到大众生活的空间中,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陶瓷艺术应该顺应现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但从环境的角度,它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他看来,陶瓷艺术目前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载体,参与到城市环境空间中,这一现象顺应了环境艺术的科学发展趋势[2]。他还提到了“壁饰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部分,陶瓷壁饰易于环境空间融为一体,并且能通过不同的手法与形式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3]由于陶瓷壁饰材料的特殊性,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耐腐性、易清洁等,这些特质都是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并且能很好的与建筑空间的结构相结合。
陶瓷壁饰在室内中运用到的案例有很多,它可以代替大理石作为一种装饰瓷砖,贴于墙面,不仅造价成本低,材质更坚硬耐磨,可塑性强;陶瓷壁饰最主要的装饰手法是置于建筑内外立面的墙面上,用于装饰。建筑的装饰特性就是空间立面的塑造,在这一点上,陶瓷壁饰的优点与特质能够被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可塑性,材料的优点都是现在被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原因。除了考虑到成本和装饰特性,还有陶瓷艺术的文化特性;在当今社会,需要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社会,陶瓷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结合,这是必然的结果。朱乐耕老师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如今的城市是集生活、工作、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中心,新的城市生活需要新的符号空间,则是充满文化、艺术又具有自然气息,饱含人的情感需求的空间”。[4]景德镇被誉为“瓷都”,在这所陶瓷之城,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城市环境与陶瓷相结合是必然的,从景德镇的道路两旁的陶瓷路灯到大型广场以及建筑外立面的陶瓷饰面就能看出这一现象。
3陶瓷壁饰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余剑峰老师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城市形象是城市环境网络的视觉环境,每个城市都必须充分利用自然来突出城市的形象,环境设计强调自然性,天人合一,壁画与空间应该互为补充,我们要感知它的形状,舍弃细节”。[5]从他的文章中,引发了对陶瓷壁饰应用在环境设计中的一些新的思考。
3.1空间造型
陶瓷壁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附着于建筑室内外墙面上的,在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与壁饰的协调性和空间界面的一致性、延展性。陶瓷壁画与空间界面的融合要注重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互补性,二者结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空间结构上要首先了解该建筑的功能以及内部空间的结构特点,不同的建筑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例如酒店与文化空间甚至是广场周边的立面,这些不同的空间应该具备不同的文化属性,在壁饰的选取上应该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最后就是考虑大小以及壁饰与整个空间的比例问题,由于空间结构的大小差异,在壁饰尺寸的选取上要根据空间大小来调整,例如本就狭小的空间不宜放置面积过多的壁饰,反之亦然。除了注重造型外观与建筑墙面的协调度,其次,还有注重其他陶瓷壁饰的形式,例如作与屏风及装饰壁画等一些作用于室内建筑中的装饰壁饰,除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大小协调统一,还要考虑装饰壁饰本身的造型是否与空间结构匹配的问题。
3.2色彩视觉
陶瓷壁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其视觉功能,他能给人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艺术的审美性;除了视觉感受以外,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感受,在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则是颜色的影响;众所周知,颜色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的,陶瓷壁饰有着颜色和艺术特征的双重特点,所以在运用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前面提到的它自身与建筑的空间结构和造型上的协调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以及颜色的协调性。
3.3文化特性
陶瓷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它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优秀结晶。除了实用性和装饰性,最不容忽视的则是它的文化属性,陶瓷壁饰与环境设计的结合,使陶瓷艺术融入建筑,融入城市生活中,陶瓷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媒介、传统艺术,能够使本不具有文化属性的空间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现代城市环境的建设,不能脱离文化输出,陶瓷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媒介,在景德镇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陶瓷艺术的输出。这是它所具备的并且独有的作用于城市环境中的文化输出特性。
3.4创新思考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并不匮乏,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快速发展,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成了当今我们应该面对的时代任务,但怎样传承?传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更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朱乐耕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三个对当代陶瓷的新思考,第一,对陶瓷材料上的新认识,陶瓷的耐腐蚀、易清洗等都是它已知的特性,对于材料的特殊性、可塑性、社会性才是我们需要重新研究并思考的新问题。第二,如今的当代陶瓷艺术让泥土走向了自由,当今城市生活是集生活、工作、旅游等文化中心,新的城市生活需要新的符号空间,需要充满文化、艺术、包含人的情感需求的空间。第三,要关注陶瓷艺术的本土化以及现代性的概念,在他看来,人们往往将西方视为现代的象征,将中国视为传统的象征,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还提问道:“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一固有概念?并建造中国式的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这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6]
创新这一概念,在当下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出现的字节跳动媒体等等其他的新型媒体让大众接触到了相似或者说是被同化的大众艺术文化,在这种形势下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今我们提倡文化自信,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术,但除了传承它我们也应该要与时俱进,只有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结合,才可以让传统文化走向新的台阶。朱乐耕老师提出的这一问题,是当下我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的。目前,在景德镇这座城市,陶瓷艺术人才辈出,好的陶瓷文化与艺术作品也不断频繁涌出,但也确实忽略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创新?如何打破人们对陶瓷文化的固有观念—“传统”,而怎样与当下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合成为新的“现代陶瓷艺术”,这是我们需要去积极思考的问题。
除了打破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固有印象之外,我们应该还要思考一个问题,陶瓷艺术除了它所具备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属性以及其他的特性以外,我们应该如何去挖掘和发展陶瓷这一材料的其他价值和拓展它的其他领域,让陶瓷艺术不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艺术、实用品和装饰品,更要让它具备其他的价值。对于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去面对和研究的任务。
4 結语
陶瓷壁饰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传承,而且更要创新,发掘它的其他价值,将陶瓷壁饰应用于环境设计这一领域,就是拓宽陶瓷艺术的价值和艺术领域的一种方式,环境设计与陶瓷壁饰的有机结合使城市生活更符合现代新型城市的发展,也顺应了环境设计时代发展的科学趋势。
参考文献
[1] 余剑峰.论陶瓷壁饰艺术介入环境空间[J].陶瓷研究,2011,26(01):108-109.
[2]朱乐耕.陶艺与当代社会空间[J].艺术评论,2016(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