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的好处
2021-05-17黄菁
黄菁
学写作要读书,学绘画要读画。视觉趣味和视觉水平也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学习绘画的途径之一就是从传统中学。好的范例和优秀的经典作品是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这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这就是我们说的“从画中学画”。
从画中学画有三种情况,一是看着画册学,也就是从印刷品上学,这叫“间接学习”。二是跟着老师身边亲眼看着老师画,这叫近距离的“直接学习”。三是通过观摩原作去学,虽然没能看到老师是怎么画的,但至少见到的是真家伙,也算是比较直观的学习了。这三种情况都各有好处。
印刷品不能反映原作的真实状况,因此造成学习者在认识上的偏差,取不到真经。这样的偏差带来的误读有时候会产生歧义,而艺术恰好需要歧义。
看着印刷品并琢磨着人家怎么画,猜测着原作是个什么样子的效果,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就动起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力去估摸着前人的想法,然后再试着按照猜测的办法去画,以印证自己的判断。如此一来,反而得以调动自身的潜在能力和聪明才智,有时候相当于自己重新做了一遍创作,能力得以实实在在地提升,虽然是在“错误”中学习,但终归是通过充分地咀嚼后得到的结果,尽管有偏差,也是实实在在的所得。
能够亲眼看着老师画当然是最幸福的学习经历。如何观察,怎么构图,每一笔每一划都能在老师的示范中看得真真切切,那对学生来说真是太有帮助了。可是事情都有两面,最能让你容易有收获的方式也会有不利的一面,我称之为“懒人式学习”。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动脑筋,没有了那种猜测和想象,也没有了那种渴望和强烈的求知冲动,学生就在老师身后捡现成的,一招一式都在记忆中了。当自己亲自作画的时候,就会想起老师的一招一式,笔笔都企图跟着走,这就有可能让你亦步亦趋,在别人的模式中走不出来,从长远看,可能会有负面作用。所以,老师频繁地示范未必有好作用。
我觉得,能够时常看到优秀的原作是学习绘画的最优方式。因为你虽然可以看原作,但是没能见到别人的作画过程,所以,这叫既不近,也不远。既能近距离的见到真东西,又需要习画者开动脑筋去琢磨,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绘画的学习总离不开榜样的,榜样可以是自然物象,也可以是人造物象。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物象之中,自然物象需要我们去研究,从里面提取所需的元素,体会大自然的美,享受自然的美,这是人的审美经验的来源。
而人造物象是经过整理和塑造的自然,是人创造的第二自然,是他人创造的美,是别人创作的成果,是不同个体的经验产物,是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传统”。这就更需要我们去做研究。
从前人的画中学东西,不仅仅是琢磨技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去发现前辈们所关心的东西,找到了艺术家在意的位置,和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就可以启发自己的选择和站位了。
作品是一个沉默的宝藏。也是一个可以生长的生命体。原作者没有的企图,也可以通过后来的观画者的介入引发出新的意向来。所以,经由一个画面的研究而引申出新意来的可能性总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后来人的身上。因此,后来人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参与作品的意义生长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多意外收获的源泉。
所以我告诉学生,别太近距离地学习,太近了,看得太真切了,就失去了神秘感,没有了神秘感就没有了猜测和向往,一切都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儿,好像什么都可以够得着,就提不起精神了。可以选择的东西多了,人就会迷茫。
有人说过:“眼界开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人有时候需要一股傻劲。”见的东西多了,人就太聪明了,自以为什么都在掌握之中,没有了敬畏之心,那股钻研的定力和专注就没有了。学习最好是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才好。
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画人都经历过这样子的学习,虽然在有条件之后也去了国外朝拜了很多经典原作,看了原作之后很多人也大呼上当,原来认为是厚的,而原作其实是薄的,原来认为是好的,看了原作后觉得没那么好,原来认为不怎么样的,一看原作,真是太美妙了。各种反差,各种的不一样,各种的遗憾,各种误会和各种的恍然大悟。像这样的事情,有人称之为“误读”。事实与你的判断有误差,造成了错误的认识,误导了你的路径,引导你走入了另一个方向,成为了另一个样子,出现了预想不到的结果,这当然是误读的害处,把人给耽误了。
由于条件所限,造成了某种误会,引出了不一样的结局。我想,这样的情况在任何时代都会发生吧!只是今天的学习条件好了,遗憾少了一些。但我想这种误读也不一定是个坏事,如果可以把某种认识上的偏差看成是另一种解读,那我们还应该感谢误读。艺术就需要不一样的解读,不是吗?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可以轻易地见到原作,可以近距离地看老师示范,不能在现场那就在网上看视频,展览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交流变得频繁了,印刷品就更不用说了,各种版本,想要就能买到,买不到也能借到,简直好得不能再好了。有这么好的条件,人就会懒下来,一切想要的唾手可得,来得太容易了就不用自己去找、去琢磨了,不明白的就去看视频,一步一步地怎么画出来,表达得清清楚楚。不会出现误读了,可是那种不经意的差别与另一种别样的解读也少了,我们得承认,这就是好时代的负面状况。
人的灵性有时候是饿出来的,所以要避开喧嚣的中心地带,让自已安静下来。太多了,太富足了,超出了需求的资源只会带来负面效应。适当的逃避减负是有好处的。有人就主张不要给学生解释得太透彻,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食,自己去得出结论。过去我们的老师给学生看画提意见,就说一句话:“灰了!”就不再解释下去了。至于怎么个灰法,如何才能不灰就靠学生自己去琢磨了。其实现在想起来才发现,那才是教学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