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1-05-17李子良符传创
李子良 符传创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属于心境障碍范畴,发病原因未明,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病程长,较难治愈,对患者的身心、精神状态均有明显损害。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待病情进展后可出现多种发作类型,一般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反复循环、交替或不规则发作,大多患者在患病多年后才能确诊,导致早期诊治率低,不利于病情的控制[1]。临床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早期机体出现嘌呤功能紊乱,嘌呤在体内代谢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2]。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血尿酸指导临床诊治和评估病情。本文进一步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 月~2020年8 月在本院精神科治疗的132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杨氏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躁狂发作组(66 例)、抑郁发作组(39 例)、混合发作组(27 例);另选取同期132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1 例,女71 例;年龄24~75 岁,平均年龄(43.6±10.8)岁。对照组男64 例,女68 例;年龄22~78 岁,平均年龄(43.5±11.7)岁。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3]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 分,入院前2 周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既往有原发高尿酸血症、患有其他影响血尿酸的疾病等。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血前1 d 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豆制品等。将采集的标本离心后保存在-20℃冰箱中待检,使用美国贝克曼AU680 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关试剂测定血尿酸水平,同一样本共检测3 次,取3 次测量的平均值。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4]。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②对比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混合发作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前,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躁狂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抑郁发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发作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躁狂发作组及抑郁发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n(%)]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抑郁发作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遗传因素是发病的主因,后天环境因素对病情有促进作用[5]。病理研究显示,在遗传、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中枢神经信息传递功能受影响,导致病情的发生发展。早期症状隐匿,临床诊治率较低,待病情进展可出现躁狂、抑郁等心境症状,经过多年才能确诊,此时病情不仅影响精神、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机体的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6]。同时,双相情感障碍病情的长期发展还增加了患者自杀倾向,且自杀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的诊断至关重要,有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此降低病情危害,减少自杀风险。
临床病理生理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与高尿酸血症较为相似,临床发现嘌呤异常代谢和免疫力紊乱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氧化应激反应与嘌呤代谢有重要关联[7]。黄嘌呤氧化酶消耗分子的过程中生成超氧化物自由基,加快嘌呤的降解速度,促进超氧化物自由基的升高。而自由基升高可引发细胞膜磷脂层的连锁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破坏细胞膜稳定性,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使细胞功能受损,诱发双相情感障碍。因此,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双相情感障碍存在直接关联[8]。另有研究显示,甲状腺机能减退与双相情感障碍也密切相关,约20%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于丘脑-垂体-生长素轴功能失调所致,而甲状腺功能减退使得机体代谢减慢,影响血尿酸的正常代谢,使其水平升高[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躁狂发作组及混合发作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抑郁发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发作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躁狂发作组及抑郁发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经进一步证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可将血尿酸水平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标记物之一。且治疗前不同发作类型之间的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不同发作类型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抑郁发作下降最多,这可能与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有关[10]。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躁狂发作及混合发作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较抑郁发作患者高,临床可将血清尿酸水平作为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