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压药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药学特点分析

2021-05-17王存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苯磺酸阻滞剂洛尔

王存洁

高血压属于老年群体的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特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可进一步诱发肾、心、脑等器官功能损伤,给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据相关调查统计[2],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约占所有老年人群的49%,以往老年群体对于高血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该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生理现象,这一错误导致老年群体的心血管事件及相关器官损伤问题屡见不鲜。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对于抑制高血压进展,保障老年群体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方法,虽然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用药特点却存在差异性,使用哪种降压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以便降低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4,5]。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进行药学特点分析,对保障其临床用药安全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2019年4 月~2020年3 月本院收治的152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与相关药学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4 月~2020年3 月本院收治的152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 例,女70 例;年龄60~84 岁,平均年龄(69.5±4.9)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8.2±3.5)年。根据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不同分为美托洛尔组(33 例)、氢氯噻嗪片组(21 例)、贝那普利组(12 例)、拉贝洛尔片组(20 例)、缬沙坦组(28 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8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的诊断标准;临床使用一种降压药物治疗;年龄≥60 岁;均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认知能力;被充分告知本次研究纳入,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研究方案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排除标准:使用≥2 种降压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与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

1.3 方法 美托洛尔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口服,25 mg/次,2 次/d。氢氯噻嗪片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治疗,氢氯噻嗪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96)口服,25 mg/次,1 次/d。贝那普利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92)口服,10 mg/次,1 次/d。拉贝洛尔片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拉贝洛尔片(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20)口服,100 mg/次,2次/d。缬沙坦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缬沙坦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23)口服,80 mg/次,1 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6)口服,5 mg/次,1 次/d。

1.4 观察指标 治疗随访6 个月,对比六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失眠多梦、疲乏、尿酸增高、血糖升高、水电解质紊乱、咳嗽、头晕、感觉异常、腹泻、恶心、水肿、心跳过速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六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六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六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六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 Hg)

表1 六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 Hg)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

2.2 六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美托洛尔组患者发生头痛、失眠多梦、疲乏各1 例,发生率为9.09%(3/33);氢氯噻嗪片组发生尿酸增高、血糖升高各1 例,水电解质紊乱2 例,发生率为19.05%(4/21);贝那普利组发生咳嗽3 例,头晕1 例,疲乏1 例,发生率为41.67%(5/12);拉贝洛尔片组发生感觉异常、头痛、疲乏各1 例,发生率为15.00%(3/20);缬沙坦组发生腹泻、恶心、头痛、各1 例,发生率为14.29%(4/28);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发生水肿2 例,恶心与心跳过速各1 例,发生率为10.53%(4/38)。贝那普利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美托洛尔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氢氯噻嗪片组、拉贝洛尔片组、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氢氯噻嗪片组、拉贝洛尔片组、缬沙坦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病也随之攀升[6]。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正常人血压随着外部环境轻微波动,而随着年龄的升高,收缩压呈明显变化,50 岁后舒张压可呈明显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增加[7]。由于高血压可以给老年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此类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血压水平,以便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8]。然而,老年患者往往伴有药代动力学变化,加之年龄增加、体内血浆容量、脂肪量、水分逐渐减少,降低了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影响药物代谢与废物排出,临床用药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9]。

目前,针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临床普遍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6 种降压药方案[10]。本文研究中,治疗后,六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而具体使用哪种降压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利尿剂具有价格低廉、降压效果佳等特点,尤其是在收缩压的控制方面收效显著。氢氯噻嗪片属于利尿剂,不仅具有利尿作用,提高尿钠、氯、钾、镁等离子排泄,减少尿钙排泄,同时还有肾外作用机制参与降压,这可能与提高了胃肠道钠离子(Na+)的排泄有关。然而有研究发现[11],长期应用利尿剂易发生尿酸、低血钾等症状,所以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钾、肾衰竭、痛风等患者不宜使用。

钙通道阻滞剂降压效果理想,口服后吸收缓慢,半衰期长,结合受体与解离速度较慢,药物作用维持时间长,可以避免血压波动幅度过大[12]。同时,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心脑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其服用后易发生心跳过速、水肿等不良问题,也应谨慎对待[13]。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同时也是三代钙拮抗剂,该药口服吸收缓慢,药效持续时间长,可以避免血压大范围的波动。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相较于舒张压,收缩压对肾、脑、心等靶器官损伤的影响更大,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重点强调收缩压达标[14]。有学者发现,相较于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更理想[15,16]。需要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属于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利尿剂,所以此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

β-受体阻滞剂具有减缓心率、降压、抗心律失常等功效。美托洛尔的作用类似于阿替洛尔,可以选择性阻断β1受体,对于β2受体的阻断作用相对较弱。该药口服后可以快速且完全的吸收,吸收率在90%以上,用药后1.5~2.0 h 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有效血药浓度为0.05~0.10 μg/ml,生物利用度约为5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2%,具有亲脂性,主要经肝脏代谢[17]。然而,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所以此类药物不适于合并肺水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1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作用缓慢而持久,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卒中等复合终点事件,但其短期内降压效果不够明显,不适用于短期内对于血压控制效果要求迫切的患者。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与AT1亚型选择性结合,继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同时,该药不阻滞、不结合于其他在心血管系统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酶、激素受体与离子通道,药物作用持久而缓慢,但通常在用药3~4 周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短期内降压作用并不明显。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以及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促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降低,继而控制血压水平。拉贝洛尔片具有非选择性β 受体与α1受体拮抗作用,两种作用均有降压效应,大剂量时具有膜稳定作用,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甚微。该药降压强度与使用剂量有关,不会出现心动过缓或反射性心动过速,立位血管降低较卧位更为明显[18]。有研究发现[19],短效α-受体阻滞剂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而长效α-受体阻滞剂有体位性低血压、鼻塞与心悸等问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较为适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但用药后易发生干咳症状,所以对于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20]。贝那普利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功效,继而降低血管紧张素的形成,降低血压水平,达到满意的降压目的。然而,一些研究发现贝那普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部分老年患者易合并呼吸系统慢性病,导致其应用比例较低[21,22]。

本次研究中,美托洛尔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3/33),氢氯噻嗪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4/21),贝那普利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5/12),拉贝洛尔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3/20),缬沙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4/28),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说明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针对性药物,药期间密切监测相关不良反应,以便保障治疗质量。

总之,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而开展药学分析对于提高降压药物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具有促进作用。析.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3):11-12.

猜你喜欢

苯磺酸阻滞剂洛尔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