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中的山水形态研究
2021-05-17王伟杰
王伟杰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研究院,景德镇市,333000)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都与人有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人类自有思想以来,就与自然界的山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经过长时间的和谐交融,人们不难发现山水景致当中有着无比丰富的形式美。从山峰的延绵不绝壮阔秀丽,水的动静不一波澜壮阔都可以看出,人与自然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雾塞,人寂寂。”这正是北宋画家理论家郭熙对自然山水的写照。自然山水不仅只有形式上的美,其内在美正是人类对自然山水融合的结果。诚如山峰之间的层峦叠嶂,或是群山环绕、或是山明秀丽。这种变换莫测与人生的变化有着微妙的相似。
陶器自新时期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根据我国最早出土的陶瓷残片发现,其已经具有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商朝开始出现了施釉过后的瓷器,北朝烧制的白瓷,给后面釉上彩以及釉下彩的装饰打下了基础。这种施釉过后的瓷器表面,其光泽细腻好像是绢帛或是宣纸,这为陶瓷绘画的创作提供了可能。中国的绘画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陶瓷艺术也是一样,国画与陶瓷绘画一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陶瓷上的绘画不但具有着独特的人文精神,更加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从民族文化的特性以及独特的地域特征可以看出,陶瓷艺术以及传统国画有着统一的文化史观以及审美情趣。
山水题材在陶瓷装饰上的出现,是传统国画山水成熟的表现。陶瓷山水画不仅在平民中深受追捧外,更加能够满足文人墨客的精神享受。我国陶瓷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完善,由于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喜好。陶瓷上的装饰,也随着执政者的爱好而随之变化。从秦汉时期的严肃肃穆,到隋唐时期的富丽堂皇,再到两宋时期的素雅悠长,元代时期的亮丽鲜明,最后到明清时期的装饰技法融合,都显示出了陶瓷特有的装饰美感。我国的陶瓷自古在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这得意于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
山水题材最早在原始先民创制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先民将自然景物提炼成简单的符号,最后绘制于陶器上。这充分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更加是因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随着后来制陶工艺的发展,制陶的工艺有着明显的提高,在绘制技巧上也越发的成熟。陶器上的山水纹饰也从粗糙简单的花纹,逐渐升级到了比较精致复杂的纹饰。而山水纹饰的出现是以背景的形式出现,纹饰的主体表达的还是人物。例如东汉时期的《渔猎收货图》正是把自然景致作为人物的背景。该图画的上半部分是描绘渔猎的场景,下半部分则是描绘田野之间的场景。虽然该图画只是散碎的山水符号,但是却是古人有意识的将山水题材作为装饰符号装饰于陶器上。
图1
图2
唐代开始山水画已经趋于成熟,这个时候的长沙窑也开始烧制山水题材的陶瓷艺术品。这个时候的长沙窑将山水中的树木山石简单的绘制于陶瓷之上,虽说山水题材的运用还不成熟,但是这个时期正式开启了关于陶瓷釉下彩绘山水画的先河。宋金时期的磁州窑更是将书画艺术结合于陶瓷之上,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绘制花卉、鸟兽、人物以及山水题材的器物。画面流畅、对比强烈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宋代时期则过于追求釉色与器皿本身的结合,该时期的审美趋于追求纯美或是变化。元代时期的山水题材陶瓷真正得到强力发展。这个时期出现的景德镇窑开始生产青白瓷。白底蓝色的青花瓷烧制成熟,期釉色洁白光亮,装饰图案淡雅优美,逐渐被广大的市民所喜爱。例如元代时期的《鬼谷子下山图》,就是这个时期青花瓷的代表。该画面用笔精湛,具有强烈的文人画风格。
明代时期是我们陶瓷工艺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青花瓷与斗彩结合出现了斗彩装饰,这种装饰也开始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但是斗彩瓷器中山水纹饰比较少见,通常是通过衬托人物和植物图案出现。例如现存于故宫博物馆的青花寿山福孩纹炉,就是典型的山水题材青花图案装饰。该青花山水线条粗旷,构图舒朗。清代文人对于文人精神的追求非常执着,在绘制风格上比较崇尚临摹古人。陶瓷上的山水彩绘经过发展,不管是从构图还是设色上都非常有意境,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风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仿制宋、元、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清代的康熙年间山水人物纹盖缸,其发色沉稳,色泽清脆,山水通过分水的技法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山水题材除了以青花的技法出现意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例如珐琅彩、粉彩以及墨彩等的技法。在清代文人画的推动下,陶瓷山水题材逐渐兴盛起来。
明清时期的青花、粉彩、珐琅彩等的烧制,极大的丰富了陶瓷山水题材的创作,更加在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当中逐步形成了山水绘画的艺术形式。民国时期,山水题材的陶瓷创作更是出现了浅绛彩一种全新的装饰技法。而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诸如“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极为优秀的陶瓷艺术家。而浅绛彩是创烧于晚清的一种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装饰技法,在洁白的陶瓷表面上,绘制出赭石或是少绿或是草绿等彩色,经过低温烧制而成的彩瓷。浅绛彩山水画艺术家充分吸收了传统的文人山水画创作技法,在强调诗书画印的同时,注入艺术家自身的主观情感所形成的独特陶瓷艺术。这种全新的创作形式无疑是给本以出现颓势的陶瓷市场带来一丝慰籍。这些创作者意识到陶瓷艺术不能完全依附于国画,依赖仿照或是抄袭。个性的创造以及追求趣味性才能让陶瓷艺术焕发生机。除了浅绛彩的出现外,这个时候还出现了用单色料描绘山水的瓷画,诸如玛瑙山水、海碧蓝山水以及西赤山水等,这种单色的勾勒山水的方式,类似于青花山水的艺术效果。虽说这种单一的色彩技法颜色不够丰富,但是通过艺术家细心的雕琢,也能将山水之间的层次表现出来,形成一种别样的风味。
山水作为陶瓷装饰中的一种形式出现,早在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时就已经出现,后来的宋代磁州窑、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以及明代民窑青花、甚至后来的清代文人山水粉彩以及青花山水都是作为一种绘画的形式出现。陶瓷山水绘画在最早的只是称托人物的背景中脱离出来,历经漫长的岁月形成独立的绘画科目。已经能够表明,人类对大自然的审美意识在逐渐提高。例如人与山之间的比例关系,早已经脱离人大于山的程度。当代的陶瓷艺术家在承袭前人的经验和技法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吸收其他优秀的姊妹艺术甚至西方的外来艺术,不断的创新与再造,将陶瓷装饰工艺、材质等完美的结合起来,将陶瓷装饰山水题材艺术品发展的更为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