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1-05-17王平

智慧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依从性发生率用药

王平

(渭源县中医医院,甘肃 定西 748200)

0 引言

2 型糖尿病(T2DM)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特征为高血糖、发病延迟性,多发于成年及中老年群体,根据体重指数进行分型:肥胖T2DM多是由于肥胖、胰岛素抵抗、敏感性等导致体内代偿胰岛素出现抵抗效应,血糖出现相对较高,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非肥胖T2DM 一般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1-2]。T2DM 若不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将导致机体处于高糖状态,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临床强调需要及时治疗。一般采用长期药物控糖治疗,但由于该治疗疗程较长,患者易出现服药中断或错误用药等事件,严重影响血糖控制达标情况[3-4]。基于此,本院药剂科对慢性疾病T2DM 患者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观察其措施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药剂科室(就诊时间: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1 月)就诊的320 例慢性疾病T2DM 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160 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表1 所示,分布较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慢性疾病T2DM 患者资料对比情况(n,)

表1 慢性疾病T2DM 患者资料对比情况(n,)

诊断标准:符合2019 年发布的《T2DM 分级诊疗与质量管理共识》[5]中T2DM 的诊断标准:表现出典型T2DM 症状(尿频、尿急等);血糖指标检测显示异常(空腹血糖≥7.0,负荷葡萄糖2h 后血糖≥11.1mmol/L),根据发病病因排除1 型糖尿病。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T2DM 临床症状及血糖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同意知情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糖尿病严重合并症者;②不同意本研究或未接受降糖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用药指导,包括根据患者药物处方指导用药、讲解药物服用方法等。

观察组实施新型药剂科合理用药指导,具体操作如下:①建立患者个案信息档案,包括基本及临床信息、疾病进展、血糖控制及目标等,与患者建立药学服务关系,询问患者过往用药史、疾病史、药敏史。②药学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采用一对一跟进指导以及定期院内讲座教育指导,一对一指导主要为床旁开展,指导内容包括服用剂量、时间及方式等,重点强调临床易漏服或错服的药物,对于特殊给药方式等均需要进行仔细说明。讲座教育主要包括常见药物相关问题、降糖讲座、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等。③药学监测:对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定期查看服用后的疗效情况,检查用药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王洁等[6]研究中证实8 项Morisky 用药依从性(MMSE-8)应用于T2DM 信效度较高,量表涵盖8 个条目,1~4、6~7 条目均采用是计0 分,否计1 分的积分模式,条目5 采用反向计分模式,条目8 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等级相较于前一等级差值为0.25,量表总计0~8 分。判读标准,依从性好:MMSE-8=8 分;依从性中等:6 分≤MMSE-8 评分<8 分;依从性差:MMSE-8 评分<6 分,分数越高表明T2DM 患者用药依从性越好。

(2)评估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合理用药效能:吴建博等[7]研究中证实应用合理用药效能量表(SEAMS)可以评估预测患者用药效能,量表采用3 级评分,共计2 个维度13 个项目(1~39 分),13种情景下患者坚持服药的信心,分界分数即调查研究T2DM 患者的平均值。分数越高表明慢性疾病T2DM患者合理用药效能越高。

(3)统计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ME 事件及引发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ME事件包括用药剂量、时间、相互作用等差错;引发的不良后果即药物不良反应(ADR),包括胃肠道不适、发热、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 对慢性疾病T2DM 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所得的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效能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ME 及ADR 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ME 及ADR 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ME 事件发生率(1.9%)、ADR 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ME 事件发生率(7.5%)、ADR 发生率(8.8%),P<0.05,不同用药指导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ME 及ADR 发生率对比情况(n,%)

2.2 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新型用药指导)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临床用药指导),P<0.05,不同用药指导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3。

2.3 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合理用药效能对比

观察组(新型用药指导)合理用药效能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临床用药指导),P<0.05,不同用药指导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3 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用药依从例数对比情况(n)

表4 两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的合理用药例数对比情况(n)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服用抗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8];但据我国最新临床安全用药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医院内出现用药错误(ME)事件的概率逐年增长,该事件的引发人员主要为医师、药师及患者,且患者引发率也出现逐年增长,其主要原因与患者的认知水平差异、服药依从性等因素有关[9]。一旦出现ME事件,患者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结局,因此需要重视T2DM 临床合理用药[10-12]。本研究显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临床效果显著。

药剂科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不仅可以拉近医患关系,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着重要意义;还可以做好药学监护及时了解T2DM 患者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全方位的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熟知药物对于疾病的控制效果,也能够熟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ADR),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及处理ADR,进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E 事件及ADR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合理用药指导实施个性化药学服务,重视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协助患者建立正确用药观念及行为习惯,进而降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及错误用药事件[15]。观察组(新型用药指导)用药依从性评分、合理用药效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临床用药指导)(P<0.05)。其原因在于合理用药指导可以通过一对一及一对多的健康用药指导,针对性地进行用药指导及宣讲,加深患者对于疾病及用药的认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自我药物管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进而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用药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可有效改善慢性疾病T2DM 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合理用药效能,降低ME 及ADR 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依从性发生率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