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余江区霞山村为例

2021-05-16刘章露钟海燕赵小敏黄心怡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空间山村村落

刘章露,钟海燕,赵小敏,郭 熙,黄心怡,丁 徽,李 怡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5)

【研究意义】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凝结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1]。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村落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正在逐渐衰败甚至消失[2],而有幸保留下来的传统村落也存在于文化的流失导致传统空间越来越不具地域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3],保护传统古村落就是落实这个重大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2020年,为了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我国住房部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开展了5次全国传统村落概况的摸底调查,将6 799个村落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前人研究进展】传统村落具有脆弱性,一经破坏就难以修复,国内外学者对其保护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Ryberg-Webster S[5]、李皓[6]和An等[7]分别对美国、日本、韩国的传统村落保护进行了研究,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李久林等[8]侧重对地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分析,结合区域特色文化,提出古徽州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构想。池方爱等[9]考虑景观因素,从“传统村落声景观”的角度探索村落保护策略。邹君等[10]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旅游型传统村落的脆弱性影响因子,并提供相应的保护建议。许建和等[11]从空间格局的角度分析传统村落的集聚特征,并探讨其保护模式。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传统村落本身,并未走出“价值—模式”的研究范式[12],而对于土地适宜性和三生空间协调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切入点】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13],空间协调正是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一个具体表现。三生空间协调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布局优化方式,可促进土地利用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张,自然生态空间的持续萎缩,农业生产布局产生了明显重构,区域内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的空间结构比例日趋失衡,空间矛盾日渐凸显[14]。因此,对传统村落三生空间协调的定量研究,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霞山村是江西省2019年组织开展的“1+50”村庄规划试点之一,村庄类型属于特色保护类。村落内部虽有宗祠、古建筑、古井、古砚、百年老树等文化遗存,但是经济的衰落和产业发展的障碍并没有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并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乡村空间理想发展目标[15-16],通过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进行划定三生空间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意义。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余江区是江西省开展土地利用村庄规划的试点县区之一(2016—2020年),霞山村地处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马荃镇南端(图1)。村庄历史文化悠久,属特色保护类村庄,村内有倪家、蒋家2个古村落,其中倪家是省级传统村落,有明清古砚、柏泉古井、百年老树传统文化遗迹,蒋家组文化底蕴浓厚,有明清遗留的古建筑群和数百年历史的蒋氏宗祠,此外还有神庙“天子陇”民间传说和手工根雕文化。村庄西毗管坊村,南面金溪县,北靠洪岩村,是余江区、东乡县、金溪县三县交界之地。霞山村靠近龙虎山景区,距余江城区约9 km,距离鹰潭市区约32 km;村域年平均气温16.1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 800 mm;地形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西北为缓坡低矮丘陵地区;中部平坦狭长,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村域面积1 758.36 hm2,主要地类是林地和耕地,有大面积的经济林和商品林,植被覆盖率高,中部千亩良田集中分布。霞山村下辖11个村小组,2018年底全村共483户,总人数为2 065人。研究区90%以上的劳动力已进入城市务工,导致生态资源浪费、耕地撂荒现象严重以及较多的宅基地常年闲置,土地利用配置并不合理。

图1 霞山村土地利用现状(2019)Fig.1 Land-use map of Xiashan Village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余江区林业局提供的林业普查数据、余江区201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余江区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下载的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实地勘察,获得了地质灾害点的位置分布情况,并落图形成矢量图件。坡度数据根据DEM数据提取获得;植被覆盖度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ENVI5.3软件中通过波段运算获得;河流、道路、水库等评价因子主要运用ArcGIS10.7软件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分析提取获得。以上数据最终都统一到CGCS2000坐标系,在ArcGIS10.7软件平台上运用创建网格工具创建5 m×5 m的格网作为评价单元,实现多因子综合评价。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模型的构建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分析法、加权指数和法、限制因素法和模糊聚类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17]。本文基于科学合理、简单易操作的原则,本文采用多因素加权指数和法[18]分别对霞山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其核心思路为通过分析不同空间因子指标的影响程度差异,再赋值给区划因子相应的权重,最后将区划因子的权重与评价值之间的乘积累加,得到各个空间的综合分值。评价分值越大,空间适宜性越高,反之,则相反。其评价模型为:

表1 霞山村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Production-Living space suitability in Xiashan Village

式(1)中,Suit为某一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综合评价分值,n为评价因子总数,i为评价因子的编号,ci表示第i的个评价指标量化分值,p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从霞山村的地形、区位等基础条件出发,遵照客观、科学、可行性原则,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建设开发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文件为依据,生态空间适宜性的评价因子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两方面选取[20],生产和生活适宜性从地形条件、区位条件、土壤条件、地质灾害条件、土地利用现状条件中选取[21],然后将各个指标进行量化为3~5级,并赋予相应的分值。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本文选取主观赋权法中的特尔菲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层析分析法,取两种方法的平均值确定每个评价因子权重[22],得到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表1)。

2.3 三生空间划定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秀美、集约、宜居的三生空间以来,三生空间的内涵和框架得到进一步发展[23-24]。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三生空间定义是,生态空间是指以提供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的地域空间,具有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功能;生产空间是指以土地作为载体能够进行物质供给的地域空间;生活空间是指可为居民活动提供生活居住、娱乐消费、文体休闲的地域空间[25-26]。

根据研究区的生态、生产、生活单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通过自然断点法进行聚类归并和趋同性分析[27],将生态型空间评价按重要性划分为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3种类型,生产型和生活型空间评价按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3种类型。在进行三生空间划分时,以此等级类型为基础,遵循“最适宜”原则(三生评价结果中,适宜性等级高的优先选择)和生态-生产-生活递减原则(为了贯彻“生态优先[28]”“保障粮食安全[29]”的建设理念,三生空间适宜性等级相同时遵循此生态优先于生产,生产优先于生活的原则[30]),构建二维空间关联矩阵[31](表2)。将研究区划分成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3个空间类型,通过运用ArcGIS平台中的Python语句,快速得到“三生空间”功能的分布格局。

表2 二维空间关联矩阵空间划分结果Tab.2 Spatial analysis results of two-dimensional spatial incidence matrix

3 结果分析

3.1 霞山村三生空间划定成果

图2 单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Fig.2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ingle space suitability

图3 三生空间划分结果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Production-Living space

在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单一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图2)按照“最适宜”原则和生态-生产-生活递减原则,形成霞山村最终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结果(图3)。在三生空间的划分方法上,统筹考虑了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及三生空间的适宜性等级,充分体现了霞山村以生态优先、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协调发展次序的特色保护理念。

从单空间适宜性分布的规律来看,生产、生活适宜度分布的空间相似性较强;生态重要性与生产、生活适宜性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由多空间的三生空间结果可知,霞山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所占的面积依次是959.07,661.51,137.78 hm2,分别占总面积的54.54%、37.62%、7.84%。霞山村生态空间所占比重最大,呈片状分布在村域周边地区,形状不规整,与林地的分布特征相近,其植被覆盖度高,生态资源好,稳定的生态系统对其他空间提供生态保障。霞山村生产空间所占比重较大,分布比较集中,呈现扩散式的分布特点,其分布范围广,以基本农田为主,这些区域地势平坦、土壤条件好,对村域粮食安全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生活空间是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和休闲活动的场所,面积占比小,呈零星状分布在生产空间周边地区,主要以农村宅基地为主,地势平坦且交通便利。

总体来看,霞山村的三生空间协调度好、毗邻度高,功能之间主次分明又相互补充。尽管村域土地复合利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矛盾和冲突,在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中,需要以空间界线为约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加强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努力将霞山村打造成一个生态观光、农业种植、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3.2 生态空间划定及保护

自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及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规划以来,我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任务[32]。本着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划定的生态功能空间,主要分布在村域的中西部和边缘区域,以生态林、商品林和水库为主。

霞山村林地面积大,占村域总面积比63.50%,其中生长着百年古树,生物种类多样,在对林地的保护上,应该在生态空间界线约束下,加强生态林和商品林的保护,不得任意开发利用,对百年古树的保护应该设置5 m缓冲范围的保护圈,禁止人们靠近。霞山村有6座水库,为霞山村供水、防洪、蓄水灌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水库上游种植树木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生态林、商品林、水库、坑塘构成了霞山村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的生态空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美丽空间,需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防灾的措施,将单一功能的生态用地转变为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的复合用地,加强水库、植被的综合保护。

3.3 生产空间划定及利用

生产空间是在生态空间划定后,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定的空间区域,其作用是为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霞山村划定的生产空间,呈带状沿西北-东南方向从村域中部贯穿,以基本农田为主,辅以林业用地分布范围。

霞山村耕地细碎严重,粮食产量低下,在农业用地的布局上,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宜耕则耕”,一些不宜耕的土地仍在耕种,而适宜作为耕地的用地却被闲置。三生协调划定的生产空间在土地适宜性和空间配置上都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村庄的发展。作为传统型村落,霞山村的生产空间范围内有座小型庙宇,庙宇关于“天子陇”的民间传说广为流传,很多人都将其奉为神庙,因此在产业的规划方面,可以融合霞山村的一二三产业和庙宇文化,将休闲农业、农耕体验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构成以农旅为支柱的现代产业,实现强农发展目标。

3.4 生活空间划定及建设

生活空间是除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外的狭小空间,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定生产空间,其空间分布较零散,分布范围广,与现有的建设用地相比,分布更为集中连片,空间面积也明显增加。

霞山村文化教育落后,居民点分布散乱,村落人口大量流失,村落空巢化严重。村内部分村小组如徐家源组、王家组由于交通和地形区位条件差的原因,村内人口基本向外流失。对于在生活空间范围线外的居民点,将其拆迁或与其他村小组合并。村内蒋家、倪家组两处古建筑也不断遭到破坏,造成文化遗产不断流失。传统村落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离不开古建筑和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所以应该加强村内明清古建筑、古井、古砚等文化的保护,优化旅游设施,鼓励村民住宅复合住宿、娱乐、餐饮等多功能,建设“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山水林田湖路房一体的传统型村落。

4 讨论与结论

霞山村是一个村域型的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宜性评价体系和二维空间关联矩阵,运用GIS空间技术手段,从三生空间协调角度划定三生空间,从而促进村庄的保护与发展。结果表明:霞山村生态空间面积为959.0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4.54%,生产空间面积为661.5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62%,生活空间面积为137.7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84%。生态空间占据主导地位,表明在村庄的发展中要加强生态脆弱和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生产空间是粮食的基本保障,要提高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生活空间蕴含浓厚的传统文化,增加旅游设施,使古建筑、古井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霞山村划定三生空间总体协调程度高,空间分布交错互融,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

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并按照生态-生产-生活的次序划定三生空间,结果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较好地缓解了生态保育、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资源需求的矛盾,优化了村域的三生空间,促进村庄协调发展。然而在评价因子的选取上,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只选取了自然条件因子,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因子,因此评价结果的精度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仍具有为其他传统村落型村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的意义。本文基于霞山村划定三生空间,分析了村庄的一些矛盾冲突,如何在划定的三生空间基础上针对传统村落的土地利用矛盾提供合理化建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生活空间山村村落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山村日出
我请大雁落山村
山村之晨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山村晚归
年年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