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1-05-15陈少芝许颖慧肖秀琼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依从性

陈少芝,许颖慧,肖秀琼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 汕头 515154)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心内科当中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重症,是因为患者机体中的冠状动脉相对血流量不足产生心肌缺血,然后使得心肌梗死诱发。在一些研究中有显示:当患者患上此种疾病之后,在10 天以内有很大几率会合并心律失常表现,在80%以上[1]。心律失常与急性心肌梗死间存在很大的联系性,这也是患者致死重要因素。所以,就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之中配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更早的实现康复目标。针对于这种疾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可以让其机体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变,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2]。基于此,挑选我医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入的68 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目标,其中34 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入的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8 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n=34 例):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龄56 ~87 岁,平均(69.58±2.00)年;病程1.4 ~2.5 周,平均(2.00±0.01)周。观察组(n=34 例):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57 ~87 岁,平均(69.62±2.05)年;病程1.3 ~2.5 周,平均(1.97±0.0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机体各项指标予以监测,并且对血压水平以及心率情况进行及时的测定。如果患者病情十分严重,需要对其展开供氧干预,还要就其用药情况与饮食状况加以指导干预。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详细的内容包含:(1)住院的第1 天。需要患者卧床进行休息大概24 小时,且在这段时间以内不可以下床做任何活动,如果需其必须完成一些日常的活动之允许在床上进行,务必严格遵守医生所给的叮嘱,具体实施肢体活动的时候,要在有护理人员协助之下才可以去完成。临床患者卧床休养的这段时间[3],需护理人员细心提醒他们的家属多给患者皮肤做清洁,且帮助她们的家属定期给患者们做一些翻身护理。(2)住院的第3 天。便可以给患者进行一些床上的训练,比如维持坐位至少平均每日要3 次以上,且进行每次的坐位训练时候应该坚持半小时,随后按照其病情实际康复情况,则可以强化训练程度、增加频率等。还可以在帮助患者的情况之下让下肢进行悬吊性的一些训练,前期先坚持每天10次[4]。同时,按摩他们的四肢,保证3 次/天,15 min/次。这样,其四肢的血液循环情况会得到一定改变。(3)第4 天。需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一些站立位的有效训练,还可以帮助她们利用一些辅助性的器材在床旁开展站立相关的练习等,需指导他们慢慢的去步行不要着急,可以每天坚持练习3 次以上,且每次至少要坚持5 min。(4)第5 天~第10 天。就患者开展主动行走的一些训练,可以由小距离的慢慢行走到大距离的练习,且提醒他们每日要慢慢增多行走的频率,然后也可以自己去锻炼独立洗澡。(5)第11 天~第14 天。则可以训练患者们独立进行爬楼梯行动,且在具体爬楼梯的时候要注意到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以慢慢的增多爬楼梯的次数或步数。(6)第15 天~第20 天。待患者机体几乎已经康复,在生活方面也能自理一些,能够进行正常的走路[5],在其出院之后应做以相应的康复指导,这时候需要护理人员就其康复计划具体实施情况加以随访、督查。实际康复训练的时候,如果患者产生了心律失常表现,便需要立即终止训练内容,且前往医院予以复查、问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的心功能指标(a.心率、b.左室射血分数、c.左室压力上升速度、d.每搏量)与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a.心理功能评分、b.躯体功能评分、c.社会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治疗依从性等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心率/(次·分-1) 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 34 71.94±4.10 71.22±5.68参照组 34 79.64±4.64 61.54±5.31 t 7.2511 7.2591 P 0.0000 0.0000组别 n 左室压力上升速度/(mmHg·s-1) 每搏量/mL观察组 34 1300.18±62.23 79.01±5.68参照组 34 1174.54±61.53 69.98±5.46 t 8.3713 6.6830 P 0.0000 0.0000

2.2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7.05%(33/34)大于参照组的82.35%(28/34),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心理功能评分 躯体功能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观察组 34 77.63±6.97 81.22±6.58 80.22±7.55参照组 34 69.86±5.11 70.01±6.44 71.00±6.11 t - 5.2422 7.0994 5.5352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老年群体产生心肌梗死情况非常多,因为其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所以使得其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产生这种疾病的时候,针对于老年患者来讲,通常很容易合并心律失常出现[6]。经有些资料的研究有显示:患上心肌梗死疾病之后,会产生心律失常几率大于90%,相对严重的时候,也很容易致死。所以,务必高度重视起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这一病症。在临床上,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也多数选择药物干预,另外还会给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但是截至到目前,综合疗效也不是十分高。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更为全面的展现出运动疗法形成的功效[7],需要注意的是,经临床多数研究有表明,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能够促使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疗效方面的改善,且还会控制其不良反应的出现,实现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指标的多项改善。即早期康复护理,不但能够舒缓患者机体上的疼痛感觉,并且也能够缩短其接受治疗的时间,利于更早的实现康复,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所起到的影响十分积极。

本次结果中,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7.05%大于参照组的依从性82.3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几项研究内容与姚飞娟,张怡,齐银芝[8]等人的康复护理结果比较接近,展现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的临床优势以及效果性。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在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能够改善其心功能指标,且实现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功能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心功能如何分级?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