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护理疗效观察

2021-05-15徐丽萍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螺杆菌幽门

徐丽萍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 广东 广州 510105)

慢性胃炎为临床中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1]。若机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时将有致癌的风险。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但因患者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知识缺乏,导致其用药依从性低,从而使该疾病治愈率较低。因此,在治疗中配合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有效性,笔者对2018 年3 月—7 月收治的2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7 月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患者26 例,对其进行14-C 检查,结果均示HP 阳性。我们按门诊及住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以2018 年3 月—4 月收治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 年4 月—7 月收治的10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1 例,女性5 例,年龄26 ~64 岁,平均年龄(46.69±12.94)岁;观察组中男性10 例,女性3 例,年龄31 ~62 岁,平均年龄(42.6±9.2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获得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B2017-105-0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持续治疗时间为2 周。用药两周停药1 月后对两组患者再次性14-C 检查。

1.2.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嘱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服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用药后的胃肠道反应等。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通过制定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的方式向患者宣传该病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2-3]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告知患者H p 多通过“粪-口”、“口-口”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采用分餐制,感染者不要喂养儿童,不要亲吻家人,同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若家庭成员中有HP感染者,应建议家庭成员集中治疗,以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2)进行心理疏导: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药物而产生焦虑、抑郁心理。而抑郁情绪能够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癌症的发生率[4]。因此,在临床中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3)进行用药指导:详细向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能因症状缓解而擅自漏服、停用药物。因抗生素服用后患者易出现恶心、口苦、厌食等胃肠道反应,建议患者餐后30 分钟服用抗生素,同时避免与奶制品、酸性食物、浓茶同服。(4)给予中医辩证护理: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病因是因胃失和降,导致寒热交迫、饮食失调、气滞血瘀、气血不足[5-6]。因此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症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于脾胃湿热者多食莲子、银耳、雪梨等疏肝清热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同时告知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对于肝郁脾虚患者告知患者做好情志调护,减轻其思想负担。饮食上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宜软食,建议多进食萝卜、山药、扁豆等健脾食物,少食甜食、烟酒及油腻食物;胃脘痛严重者可通过针刺中脘穴、足三里穴,同时采用适当的缓泻药物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5)进行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自身抵抗力[7]。居家期间按时服用药物,不可因症状缓解而擅自增加、停用药物。(6)进行定期随访:对每位就诊、住院患者登记其联系方式,由专职护士于患者出院两周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耐心解答患者居家治疗中存在的疑惑,并于患者治疗两周停药1 月后督促患者进行复查。

1.3 评价指标

1.3.1 HP 根除情况 治疗2 周停药一周后我科对两组HP 阳性患者采用14C-幽门螺杆菌检测系统再次进行检查。根据复查结果进行判定。根除成功:HP 复查结果为阴性;根除失败:HP 复查结果为阳性。

1.3.2 服药依从性 我科采用Morisky 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该表总搞那个有8 个问题,满分为8 分,得分≥6 分为依从性好,<6 分为依从性差。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后Morisky 依从性观察组9 例(90%),对照组8 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患者HP 根除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后HP 根除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P 根除率对比(例)

3.讨论

慢性胃炎在消化内科属于常见性疾病,生物因素大多是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物理因素有长期的吸烟、饮酒、咖啡、饮浓茶和自身免疫的一些因素等[8]。目前临床中对于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患者多采用西医治疗的方式,因该病病程长,服药后不良反应重,导致患者遵医行为差,从而导致该病容易复发。同时西医在护理慢性胃炎患者中仅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作用甚微。因此,临床中应积极探讨更高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根本发病在肝脏和脾脏,其多因外感诛邪、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脾胃失降失常所致。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和中医辩证施护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使HP 根除率明显提高。本次例数太少、要证实这一结果还需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