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15唐海妹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肥胖型米沙坦糖耐量

唐海妹

(如东县中医院内科 江苏 如东 226600)

肥胖和糖耐量异常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倘若患者出现糖耐量异常就很容易出现其它新的糖尿病并发症[1]。通常来说,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压,就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产生,提高预后,但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很难控制血压。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联合二甲双胍能够避免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效果[2],降低患者的血压。为此本文针对门诊2018 年8 月—2019 年12 月期间进行诊治的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于2018 年8 月—2019 年12 月期间进行诊治的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患者60 例,采用Excel 表格分为参照组、试验组,每组各30 例,其中参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9 ~75 岁,平均(63.6±4.72)岁;试验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范围在50 ~75 岁,平均(64.00±4.8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本次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准许,患者与其家属对本次实验所有的过程均知晓,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所有的患者均经过诊断确诊为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3]。

排除标准:(1)基本资料不齐全的患者;(2)存在用药禁忌症;(3)继发性高血压;(4)恶性肿瘤等。

1.2 方法

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二甲双胍(河北山姆士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24)治疗[4],每天使用三次,每次0.5g。

参照组实施替米沙坦(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54)治疗[5],每天一次,每次80 mg,并且患者还需要服用100 mg 的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每天服用一次。

两组患者均需要治疗12 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评定标准:当治疗之后,患者的舒张压已经明显的下降,下降不少于10 mmHg,或者已经恢复在正常的范围内,血糖的水平已经回归正常,即可将其归为效果显著;当治疗之后,舒张压也有所下降,但还未到达10 mmHg,或者是患者的收缩压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为30 mmHg,即归为有效果;当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没有任何改善,且血压,血糖都没有得到改善,即可归为无效果。

(2)治疗前后两组血脂变化:主要检测的内容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应用于SPSS21.0 计算,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

治疗之前,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比参照组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s,mmol/L)

组别 n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 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试验组 30 5.30±0.86 4.69±0.70 1.94±0.50 1.52±0.58参照组 30 5.35±0.67 5.19±0.60 1.92±0.99 1.89±0.22 t 0.2512 2.9704 0.0987 3.2669 P 0.8025 0.0043 0.9217 0.001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s,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对比(±s,mmol/L)

组别 n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 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试验组 30 3.77±0.58 3.31±0.59 1.21±0.15 1.52±0.24参照组 30 3.75±0.60 3.60±0.50 1.20±0.16 1.25±0.20 t 0.1312 2.0538 0.2497 4.7336 P 0.8960 0.0445 0.8037 0.0001

3.讨论

高血压会造成患者肾脏衰竭以及心脏病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6],我国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了300 万左右,该数据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常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和糖耐量异常的情况[7],一旦出现糖耐量异常就会造成新发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属于可逆性,及时的进行干预,可以避免出现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是因为患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细胞相关的功能在实现的过程中没有受到阻止[8],胰岛素抵抗会造成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控制患者的血压还需要控制代谢混乱的情况,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替米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着高选择性,且半衰期较长,降压的效果良好。二甲双胍属于常用的降糖药物可以激活想氨酸活化蛋白激酶或者肝激素酶转导通路,阻止恶性肿瘤的主要蛋白质的聚合[9],实现降糖作用,降糖的效果可以维持8 小时左右,且不会刺激到胰岛素分泌所产生的细胞,减少胰岛素抵抗,也能够起到减重的效果;增加了外四周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提高了胰岛素的亲和力,加速了葡萄糖对转运蛋白的转让,让外四周的组织中含有的葡萄糖能够被摄取以及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量,降压效果理想。临床将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10],安全性更高,能够保证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减少了胰岛素抵抗,更有利于治疗。

本次实验数据证实,治疗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数据说明了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更为理想,对于病情控制效果显著;另外本次实验数据还证实,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说明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较好的控制血脂水平的变化,能够尽快恢复各项指标,避免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肥胖型高血压伴糖耐量降低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替米沙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血脂保持正常的范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肥胖型米沙坦糖耐量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揿针联合化痰逐瘀方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奥利司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