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2021-05-15叶洁姗黄强钦吴上兴梁志敏邓荣森杜郑章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腺瘤微创乳腺

叶洁姗,黄强钦,吴上兴,梁志敏,邓荣森,杜郑章

(新兴县人民医院 广东 云浮 527300)

乳腺纤维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乳腺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率也随之提升。以往乳腺纤维腺瘤病多予传统手术治疗,虽具有较高的完整切除病灶的成功率,但术中出血量较大,切口创伤大且愈合时间较长,瘢痕较明显,难以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的运用,不仅为临床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提供了良好的选择,而且术后不会对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安全有效[1]。本文抽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5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具体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50 例患者,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3 ~51 岁,平均年龄(32.56±11.02)岁;肿物直径在0.5 ~3.1 cm范围内,平均直径(2.2±0.8) cm;实验组患者年龄17~63 岁,平均的年龄为(36.48±11.58) 岁;肿物直径在0.6 ~3.2 cm 范围内,平均的直径为(2.3±0.7) cm。两个组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后,组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案的具体操作:术前通过触诊及超声检查的方式明确需要切除的肿瘤,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且麻醉成功后,根据肿瘤情况取肿瘤表面切口或与肿瘤距离最近的乳晕作弧形切口,切口长度根据肿瘤的大小而定。术中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肿瘤方向以钝性和锐性结合的方法分离腺体直至肿瘤表面,最后将肿瘤连同包膜一同分离切除,必要时切除少许肿瘤周围组织。充分止血,检查术野无异常后予细丝线缝合皮下层,尼龙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术区加压包扎。

实验组微创旋切术的具体操作: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上举患侧上肢。通过超声扫描的方式对具体的肿瘤位置、数量与术前定位B 超报告进行比较,再对穿刺点、进针方向进行确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准确定位,尽可能的达到一个切口可将多个肿瘤切除的目的。微创旋切使用的是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The Mammotome System)。常规消毒铺巾后,在B 超定位监视下用长针头局部浸润麻醉乳腺后间隙和穿刺针道。在穿刺点处作长约3 ~5 mm 的切口插入旋切刀或直接插入旋切刀,在B 超引导下将其插入至肿瘤基底部,并在B 超监视下对肿瘤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旋切,观察切出的组织条情况及B 超探查情况,确定无肿瘤残留后停止切割。完成旋切后吸出术区积血,拔出旋切刀,局部压迫10 min 左右,穿刺口予细丝线外缝一针,最后予弹力绷带或胸腹带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1)两个组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两个组术后出血、感染、血肿、伤口开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定两组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设定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 个等级的选项,患者自行选择。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率(%)、(±s)表示,而在比较差异时分别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实验组 25 15.88±1.94 7.60±2.01 3.34±0.87对照组 25 32.50±4.61 18.29±6.05 8.52±2.30 t 16.615 8.384 10.533 P<0.05 <0.05 <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比较[n(%)]

2.3 两组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为64.00%,实验组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为96.00%,组间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为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该病在临床中极少数出现恶变,但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手术切除以乳晕旁切口及肿物表面切口为主,但开放式手术的切口较大,影响了患者的乳房美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2]。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对乳腺良性肿瘤手术要求不再局限于病灶的切除,更期待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乳腺外观的影响。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创手术方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实现了对传统的开放手术的逐步取代,成为临床医学上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3]。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的引入具有非常广泛的适用范围,其通过超声技术的引导可准确定位肿瘤,提高切除的准确性,术中利用旋切刀反复多次的切割肿瘤,可以实现彻底清除肿瘤的目的[4,5]。这项技术穿刺一次就可以将活检需要的肿瘤标本切割出来,为临床诊断乳腺纤维瘤提供了便利性,且微创小切口减少了伤口部位在手术过程中接触外界的时间,手术时间短,感染风险小。术后无需对切口进行缝合,以压迫的方式即可引出残血,绷带包扎的方式可降低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美观度良好,术后基本上不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所以备受青睐及肯定[6-8]。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比之对照组少,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更高于对照组,以上几项均为P <0.05。从而可见,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腺瘤微创乳腺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针吸治疗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