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2021-05-15王晓燕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管血液静脉

王晓燕

(武威市人民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症状的主要措施之一,疗效相对满意,可有效抑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命力。但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易受情绪波动或者置管因素影响,引起血压升高、感染或者心律失常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影响疾病预后[1]。目前,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穿刺入路方法有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以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等方法,因置管措施不同,其疗效各有所差异。据临床多项研究显示,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其疗效明显优于股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既能减少并发症,又能防止病情加重,从而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2]。所以,本次将针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分别给予股静脉置管或者颈内静脉置管,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72 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均有36 例患者。对照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36 ~68 岁,平均年龄(45.31±2.04)岁;研究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35 ~68 岁,平均年龄(45.29±2.11)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知晓情况,自愿签署同意书;(2)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3)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伴有凝血障碍;(2)伴有精神、意识障碍;(3)非自愿参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碳酸氢盐为透析液,调整流速为500 mL/min、血流量维持在250 mL/min,1 次时间为4 h,1 周3 次。对照组则采取股静脉置管,保持平卧位,常规消毒,右腿向外展开,给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于腹股沟韧带下方1.5 ~2.5 cm 为穿刺点,斜角进入,若回血后立即固定穿刺针,放入导丝、拔除刺针、扩张穿刺通道,并将导管放入股静脉内,拔出导丝、固定导管[3]。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颈内静脉置管,保持平卧位姿势,垫高肩部,颈部后仰,并缓慢转向对侧,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点为胸锁乳突肌锁骨支内缘和甲状软骨水平线交点位置[4]。斜角进入,回血后随即固定穿刺针,其余操作与对照组一致,放入导丝、拔除刺针、扩张穿刺通道,并将导管放入股静脉内,拔出导丝、固定导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感染以及血栓形成;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100 分为满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指标,满意:分值≥90 分、基本满意:分值在60 ~89 分之间、不满意:分值≤59 分。

(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一共包含物质、社会、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四个指标,每一项指标满分为100 分,分值和生活质量之间呈正比关系,分值越高,生活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比较两组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物质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疼痛研究组 36 88.52±1.36 89.26±2.03 88.74±2.44 87.47±2.08对照组 36 70.17±2.45 71.88±1.89 72.04±1.21 71.76±2.03 t 39.291 37.897 36.790 32.4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力。而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则属于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条件,对透析疗效起到关键性作用[5]。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方法,一般情况下,静脉置管成功后,即可建立血管通路,减少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6]。

中心静脉置管主要包括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和下静脉插管三种。但下静脉插管由于危险性大,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因此多采取颈内静脉置管以及股静脉置管两种。股静脉置管由于腹股沟处难以清洁,再加之患者活动受限,长时间卧床休养,血液流通不畅,易导致局部、全身感染,不利于疾病预后[7]。而颈内静脉置管其疗效则相对于股静脉更佳,因置管方向和血液回流方向一致,再加之导管移位较小,导致血栓形成率低[8]。并且,颈内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导管易固定等特点,能够防止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在临床上受到更多患者所青睐。此外,由于患者病情重,长时间受疾病困扰,情绪波动大,再加之血液透析治疗属于有创性操作,而通过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少,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护患之间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后期生活质量[9]。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而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知,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而言,颈内静脉置管相对于股静脉置管,安全性更高、应用性更广,有助于预防感染或者血栓形成,从而延长导管寿命,提高透析质量,可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临床予以应用[10]。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采取颈内静脉置管,既能减少并发症,抑制病情,又能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改善后期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导管血液静脉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