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法上“合理”的多种意蕴及其应用

2021-05-14郭艳妮

锦绣·下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合理劳动法意蕴

郭艳妮

摘要:随着我国法律体制逐渐完善,劳动法层面也多涉及到各种“合理”意蕴。同时,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当下我国劳动法制定实施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次研究将对劳动法上“合理”的多种意蕴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劳动法;“合理”;意蕴

引言:现阶段有关劳动法上“合理”的多种意蕴及其应用等相对研究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形式合理”意蕴及应用分析、“实质合理”意蕴及应用、“习惯合理”意蕴及应用、“权衡合理”意蕴及应用等,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合理”多种意蕴解读研究的价值意义

伴随当下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依法治国、依法治党、宪法至上的纲要精神逐渐贯彻实施。“合理”一词有其自身的代表属性,从词义上解释,合理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及结果的正确认可,具有较为广阔的狭义性、广义性意义。同时,“合理”一词也存在相对的模糊化、概念化,这种模糊概念往往不同人的主观认同与制度框架进行差异化体现。劳动法是我国针对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及相关因素的保护法规,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劳动法中的“合理”的多种意蕴对法律条文解释与判定实施至关重要。其价值意义如下:

第一、更好的诠释劳动法功能与效用,将合理的多种意蕴及应用进行侧重分析,捋顺“合理”在法律层面的功能性,对劳动法功能完善、执行效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二、将劳动法中法律规定及判定执行进行精度明确,“合理”多种意蕴的解释与诠释在于对精度劳动法判决、执行的“合理”性、正确性。提升法律适用精准对也是其主要价值意义。

第三、完善学术语言、法律话术的严谨、通达。通过对“合理”多种意蕴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将相关学术语言进行通达完善,将法律话术进行严谨呈现。

二、劳动法中“合理”意蕴及应用分析

(一)“形式合理”意蕴及应用分析

形式合理最开始是一种基于数学逻辑、算术思维的合理认同观念。劳动法中的“形式合理”具有一定的框架性特点,它是基于法律条文书面形式的固化思维认同。在劳动法中往往对劳动者产生误导与误判,其对劳动者自身利益造成影响波及。例如,劳动法中规定对劳动者实施计件薪酬制度,这种所谓的薪酬制度就具有“形式合理”特点,往往让人感觉就是作为的多劳多得,但通过对劳动法第36条、第44条进行分析解读后,就会产生矛盾性问题,现套用“形式合理”对该法律条文及框架进行解释其“合理”。如下:第一、应对劳动定额进行明确,主要包括产量实际定额、工时实际定额,将劳动定额进行精准计算,对这种合理性更为透彻、更加明确。

第二、将明确后的劳动定额引入到劳动法第36条、44条、41条中去,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第三、通过分析后发现“形式合理”具有一定优势作用,首先,形式合理解释最终体现保护劳动者利益。其次,对法律稳定性、运用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执行层面也十分有利。最后,将法律逻辑上的不通、尴尬等问题进行化解,使内容条文之间关系更为融合、协调[1]

(二)“实质合理”意蕴及应用

实质合理相对与形式合理程度更好一层,实质合理主要考虑法律内容及条文制定中能否和社会主流价值进行融合,换句话说能否体现社会主流价值。同时,实质合理具有时间、空间等特点,其延展性相对较大。例如:在上班或下班路上发生意外车祸,是否可判定为“工伤”。如利用形式合理进行解读,上班或下班时间不属于直接工作或劳动,不应受劳动法保护,且不具备为企业创作效益价值等。但从“实质合理”层面解读,上班或下班过程是生产劳动活动的一种延续,即时间、空间延续,虽然与生产活动因果关系不大,但从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和谐关怀等层面解读。将其纳入工伤范畴具有较高合理性。因此,“实质合理”的应用优势在于诠释人本精神、主流价值。

(三)“习惯合理”意蕴及应用

“习惯合理”在我国有其较为漫长的发展性,从国人生活及生产规律上来讲,习惯合理已经渗入人心、植入神经。习惯合理的本质是个体的主观行为、思想认同,这种认同性经过漫长的习性已经处在高度思维控制下。在劳动法中将不同个体的相同“习惯合理”认同观念进行统一,则会提升法律发挥的时效性、公正性。如个别单位制定试用期7天内辞职不予发薪资。劳动法并没有对进行条文规定,“习惯合理”解释中将劳动者自身利益进行维护,大众往往对7天内辞职不予发薪资不认可,这种“习惯合理”性就在其得以作用彰显。其优势如下:第一、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尊重现实;第二、诠释实事求是精神;第三、对法律阻力会进行有效降低,提升法律执行与落地性[2]

(四)“权衡合理”意蕴及应用

“权衡合理”主要体现在处理劳动法判决与执行中的价值冲突,将“权衡利弊”的主旨性与实质性进行合理化套用,让劳动法更加侧重于彰显公平、正义,而不是形式化体现。例如:个别企业制定加班制度,高强度加班会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种价值冲突就需权衡合理进行解读,将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保障。在相对复杂的历史发展及社会变化中,将法律中的“权衡合理”解释进行应用十分必要。

三、未来展望

未来我国法治体制建设中必将以更为科学完善为主,在各种“合理”解释上也侧重彰显公平正义,如下:第一、劳动法中的合理多种意蕴将更为透明,将更多人了解其实质性。第二、劳动法体系建设将更为完善,对劳动者保护层面将更加提升。第三、法治治国及法律保障将更为强化,各种新条文与规定将落地实施[3]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劳动法上“合理”的多种意蕴及其应用等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形式合理”意蕴及应用分析、“实质合理”意蕴及应用、“习惯合理”意蕴及应用、“权衡合理”意蕴及应用等,为劳动法相关条文与执行完善促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刚.劳动法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意蕴·立法困境·对策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20(5).

[2]郑爱青.从英法劳动法判例看劳动法上的忠实义务与竞业限制条款——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规范竞业限制行为的思考和建议[J].法学家,2006,000(002):138-145.

[3]王全興.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兼谈对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新的理解[J].法学家,2005(05):27-31.

猜你喜欢

合理劳动法意蕴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马克龙公布法国劳动法改革计划】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名师读意林
劳动法中的工会角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