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的实施策略

2021-05-14王国柱洪赵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5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体能疫情防控

王国柱 洪赵惠

【摘要】针对学生受疫情影响出现体能下滑的问题和现状,结合发展学生体能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实施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疫情防控;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策略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实施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阳光体育一小时的贯彻落实

体能大课间作为贯彻落实学生在校每天进行阳关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调节学习节奏、放松心情、增强师生体质的有效手段。学生的线上“停课不停学”效果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体能下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速度变慢、灵敏协调和耐力变差。因此,坚持实施体能大课间对改善学生体能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锻炼和塑造强健的体魄,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和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健康行为

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坚持进行体能大课间练习,是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并逐步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体能大课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更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实施的现状

1.观念没转变,重视不足

全面实行大课间活动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然而,部分学校领导没有及时转变观念,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大课间活动可有可无,意义不大,甚至随意占用大课间的活动时间。在这种落后的教育思想的加持之下,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工作天平向语数英学科教学方向倾斜,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其不能有效开展。

2.应试思想重智育轻体育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学生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保证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就会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腾不出时间用于体育锻炼。特别是线上学习受诸多因素影响,效果不明显。在返校复学之后,语数英学科的教师更加紧张学生的成绩,有的教师会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拖延课堂教学。教师不配合、学生压力大,这就导致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体能大课间的实施效果不理想。

3.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那段时期,频繁接触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电子产品,缺少家长的监督、教师的常规课堂指导,容易沉迷其中。自然就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开学后缺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客观原因主要是目前华南地区正值炎热的夏季,酷暑难耐,学生意志力不坚定,存在较大的畏苦畏难情绪。

4.有效时间短,练习部位单一

“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要求,在实施体能大课间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保持安全间隔距离。因此,进场环节比平时多花了一倍的时间,而学校体能大课间的时间安排至多三十分钟。其中还包括了进退场、学生练习结束去洗手的时间。那么,实际练习的密度在45%左右,达不到上级要求的各学段练习密度在50%以上。由于需要对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消毒和考虑消毒药物对器材的腐蚀,器材基本是学生自备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是避免安排手触地、扶墙或栏杆等练习内容。这就容易造成出现过度练习下肢力量的现状,学生极易疲劳。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的实施策略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体育运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落后观念。学校领导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上,真正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把《中央七号文件》的精神落到实处。其次,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意识,并提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小学体能大课间的实施策略。

2.实施体教结合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应积极倡导和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明确自己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主抓,中层领导辅助,体育科组实施协调。将体能大课间活动真正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体能大课间活动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各学科的教学效率,精讲精练,不占用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实施体教结合全面发展。

3.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低、意志力不坚定以及畏苦畏难情绪的问题,学校层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教师要充分了解当下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体能大课间活动编排的时候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比如,自编操的动作和各部分练习的背景音乐。出台一系列的奖励措施,营造“悦运动,越健康”的浓厚体育锻炼氛围。

4.科学规划,合理编排

在做好防疫和保障安全前提下,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科学规划争分夺秒,优化进退场路线;维持秩序,减少队伍调动,提高进退场效率。根据需求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将花样跳绳的七个跳法和电视课堂上的练习动作融入训练学生协调灵敏、耐力和速度等素质内容里面,提高学生心肺功能,改善学生因居家缺少体育锻炼出现速度变慢,耐力和灵敏协调变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体能大课间活动实施中,为了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锻炼,增强体质抵抗病毒,学校领导要及时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实施体教结合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科学规划合理编排。同时通过体能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实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和进步。

[本文系2020年度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小学高年段开展大课间专项体能的研究”(编号:HDJSJY2020045)成果]

参考文献:

[1]曾家麒.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建议[DB/OL].新浪博客,2015-1-24/2020-6-12.

[2]李素婷.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结局措施[J].新教育时代,2019(11):39-44.

[3]陈冬冬.有效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0):75-77.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体能疫情防控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