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礼德文化培育研究
2021-05-14梁爽
摘要:崇德尚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德文化教育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所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礼德传承与践行的现状分析,将当代科学文化教育和传统礼德教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借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进而实现其在自我教育中自我发展,最终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礼德文化;新时代;传统;修养;培育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称谓,礼德文化更是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璀璨成果。礼德文化的兴衰,决定着民族道德的兴衰,影响着个人品德的成长。高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前沿阵地,不仅肩负着研究大学生礼德传承践行的重担,还有着针对其出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的责任。
一、大学生礼德文化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青年大学生由于接受外来事物和观念较快、猎奇性较强等原由,国内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度不高、传承性不强,普遍存在着“礼德”教化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无异于学校、家庭、自身等各种繁琐因素的相互影响。
(一)学校因素
受升学率和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高校至今仍延续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把智育提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用老方法来选拔优秀学生,导致礼德文明教育边缘化。据调查,国内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礼德文化教育课程,但大都是作为选修课,且通常采用视频课程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在实践课堂教学中,上课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以理论讲授为主而缺乏实践支撑,进而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家庭因素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大都过分地要求孩子,一味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其礼德文化教育的培养。加之父母过于看重对下一代物质条件的满足,也间接导致孩子缺乏对个体、家庭、集体、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此外,部分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缺少以身作则,没有给孩子起到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进而使得学生受到侵染。
(三)自身因素
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对外来文化接受快,且更容易产生认同感。例如部分高校大学生将西方礼仪全盘接受,盲目地追捧西方文化的当代功用,认为中国的传统礼德教育已经脱离时代发展,早已不合时宜。其次是由于部分学生从小就娇生惯养,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在礼仪道德规范方面意识淡薄,接人待物无视礼数、蛮横生硬,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二、礼德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素质的价值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这句古语对于当今青年学子亦同样适用。礼德文化教育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内在修养和个人担当的必经之路。
(一)禮德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身修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侵扰,大都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道德,因此大力弘扬礼德文化可以解决其道德滑坡和信仰迷失。古籍《周易》中就记叙这样一句话:“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其含义是告诉世人应制定各种礼数法度,来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其内涵的法治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礼德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和睦守纪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有着强烈的社会整合功能。“礼”所包含的“秩序”与“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社会稳定和生民立命的奠基石。“礼法合一”更是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以德治国”将礼文化融入法治精神,使法具有内在的道德根据。当代大学生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礼德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其雅正守纪、传承经典。
(三)礼德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行周礼,倡导以“礼”的精神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德文化既是典章制度,亦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明,其在古代用来维护宗法家族内部的团结,在现代发展成为容家国为一体的伦理系统,彰显着厚重的道德情怀和人文精神。在礼德文化中培育家国情怀,在辩证批判中继承爱国主义,这无疑会增强大学生群体,乃至提升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责任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礼德文化修养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注重礼德文明,对个人及组织形象的提升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提出相关建议对策,教育和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礼德思想,增强抵制不文明行为的能力,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其礼德文明意识的提升。
(一)优化教学环境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坚持礼德文化教育,不断探索方法,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构建起和谐的大学校园,在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讲文明、懂礼貌带来的良好益处。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实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三个基本原则,立足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运用新的教育方法来增强对其礼德教育的厚重力。
(二)加强实践修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如果仅仅从理论学习礼德文化,不能够真正领会其价值内涵,要想提高其价值水平,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大学生要学会将自己的礼德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进而来体会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精髓。其次,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校园活动来培养集体意识,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最后,学校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课程来丰富教学过程,积极有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礼德文化意识。
(三)师者以身作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举止行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应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用雅正端方的行为做派,带动身边的学生遵守礼德规范,合理用好文化知识。为此,教师需在提升文化素养和品德修行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充分了解国内外礼德教育的发展现状,选择、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
[1]殷成志.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4,(09):146-148.
[2]郭剑.学生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 2015,19(12).
[3]林莉.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8):216-219.
[4]史雪峰.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现代交际,2017,(9):86.
作者简介:梁爽(1988—),女,辽宁营口人, 硕士,营口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政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