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空视域下的线上教学活动研究
2021-05-14李微
摘要:时空特征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则突破了物理空间的藩篱,使教学时空逐步向虚拟化空间延伸。只有教学、实验和实践三者全部实现虚拟化,线上教学才能通过信息和认知空间弥合物理上的时空分离,真正实现全部教学功能。
关键词:教学时空;线上教学;虚拟化空间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线上教学中的时空分离虽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使教师总有一种教学对象的缺失感,无法从学生反应和学情中获得教学的信息与灵感,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整合时空分离的教与学,既是线上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线上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时空中教学活动的变化
教学方式的变化是时空中教学双方关系的反映,经历着传统灌输式讲授式、现阶段引导式和未来合作式教学三个阶段。
其一,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变化。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依然是基础理论课程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其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仍以教师为中心,然而师生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丰富。
其二,工作室、实验室教学方式的变化。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工程类等专业教学特点,主要应用于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目前,开始向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参与者,并以合作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
其三,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变化。讨论式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授课方式,该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增强学生创造力。教师逐渐成为教学设计者和隐形管理者,其主导地位被进一步减弱。
综上,在教学时空中教学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变化总趋势是由传统单向的传输知识发展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并将向教师作为学习方式的设计者和教学管理者,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知识之间发生更深层次、更丰富、更自主的联系方向转变。教学过程中人与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已成为教学方式转变后影响人行为的最突出体现。
二、教学空间网络化
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实现了知识的表达自由,亦开始作用于知識的逻辑自由,并逐渐向知识的创新自由拓展。知识的传授者逐渐多元化,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网络形态的知识和教学方式逐渐走向前台。
(一)教学系统要素及其内部逻辑关联
构成教学活动的要素是多侧面、多层次的1。具体而言,教学要素可划分为一般要素与行业要素。一般要素包括时间、空间、信息等。行业要素可划分为主体要素与内容要素,主体要素包括教师、学生等,内容要素包括主观性要素和客观性要素。
(二)教学系统诸要素信息化
信息技术通过丰富信息的表征形式、运动形式、交流模式,实现了教学系统诸要素信息化教学活动。其一,以信息化学情分析为依据,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可作为制定施教方案、进行教学设计的参考。其二,信息技术丰富了交互信息的形式和渠道。信息表征形式的多样化创生了多种信息交互渠道,丰富了信息交流和运动方式。其三,信息技术可增加教学实验和实习实践的网络供给,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参与知识转化的机会。其四,信息技术创造了更多信息交流的机会,可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知识关联性的把握。其五,信息技术通过及时反馈信息,可发挥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作用。
(三)教学信息交互过程的多元化
教学信息交互是一个复杂、往复的过程,“评价反馈”贯穿其中。信息技术影响着信息传播过程,从而影响着教学交互过程。在效果上,依托网络技术可创设一个个性化、高效化、可持续化、多元化、公正化的信息化评价体系,提高评价反馈的成效。在时效上,教师及时获得课前、课中、课后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对比判断,及时判断是否调整再传送。信息技术参与信息的调整再传送,让调整再传送变得更便捷、灵活。
三、线上教学模式优化
(一)网络化教学时空和线上教学
20世纪以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冲破了地理意义上传统空间观念,实现了对教育制度化空间的突破与化解,由实践空间阶段向一个新的经验维度转变,实现了计算机的网络互联、人与计算机的界面感知、人与人符号互动2,催生了线上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具有明显的特点,强调老师的梳理与深化能力,强调教与学的多频互动,强调学生的自主研习。线上教学实践体现出一系列新优势。一是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二是具有可回溯性。教学内容可回溯和复习,能支持过程化的评测方式。三是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线上教学把知识呈现方式、信息朝向、互动方式作了空前拓展,学生更有发言权和参与度。四是有利于对学生全面评测。
尽管如此,线上教学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线上教学的理论和规范尚未建立。二是线上教学效果对网络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性能有很强的依赖性。三是空间的距离给师生造成的心理距离,多元化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知识吸收的质量差别很大。四是学生空间自由度过大,在家授课的老师也由于家庭琐碎事务,授课环境干扰较多,授课质量无法保证。五是在二维空间中焦点的唯一性限制了学生关注点的调整,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耐受时间急剧下降。六是实验和排练等活动无法线上教学,教学无法实现闭环,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提升。
(二)教学时空视域下线上教学的技术性优化
首先,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教学中,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通俗化,增强学生对知识以及相互关系的把握。通过虚拟化创设适于虚拟教育的人工环境,实现真实空间中一切要素(包括教学的信息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等)的转移3,满足“学生需要一个开放平台,领导需要一个监控平台,教师需要一个管理平台,实验项目需要一个展示平台”的需求。
其次,通过智能化构建全新学习环境。随着知识编织的逻辑性和知识创新的高效性不断增强,陪伴式智能体教学,甚至生物芯片知识累积和训练式知识作用得到发展,知识将更加逻辑,甚至以智能体出现,老师的职责将转化为让学生更热爱,更容易懂,更能触类旁通,思想更自由。
最后,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连通物理、信息和认知时空。只有将线下、线上相结合,才能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教学时空的延展和交互冲破了时空对教学活动的限制,使得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构建了一个完备的教学时空体系,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推动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了教学信息、认知和知识的自由流转。
四、结语
在线教学,不能只是依靠技术,等待魔法发生,关键还在教育本身。只有回归教育的本质,做好教育者当做的事,才能更好地驾驭技术,通过教学时空中的新型介质传授知识。
作者简介:李微(1978.12),男,汉族,河北定州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