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困境的思考
2018-01-20敖小强
敖小强
摘 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基础;线上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系列理念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新的评价观——不把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方法,建立新的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新的学生观——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新的教材观——不是教材的概念,而是资源的概念……这一系列理念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據。
(一)不可否认这些理念受西方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或者说可以从建构主义理论中寻找依据。
(二)与当代国际社会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趋势上的一致性。
1.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提出当今的教育应该有四个支柱:第一,学知,学习知识;第二,学做,学会做,要有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第三,学会发展;第四,学会共同生活。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意见。2008年,联合国发布《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中提及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构建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素养,知识深化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
2.美国:WEBQUEST(探究性学习)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运用知识、理论。本世纪初,美国建立了“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研究中心,简称TELS。其核心是课程设置,如,初中设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其下各设若干主题;高中设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其下设若干主题。研究中心要求教师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当今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系列理念和最终实现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有了强大的理论和现实支撑,新课程改革便有它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行性。
二、从历史的症结中找到启示,这有利于我们走出当前的
困境
中国教育传统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师道尊严的接受性学习,特别重视教师的讲授作用。西方教育传统的突出特点则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现性学习,教师只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大多否认教师的讲授作用。当代中国的教育变革必须建立在对中方和西方这一教育传统差异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有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学生能建立起新知(指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旧知(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之间的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不论是采用传递接受学习方式还是采用发现学习方式。倘若不能建立这样的联系,即便是发现学习方式,也只能是无意义的机械学习。很显然,在建立新知和旧知之间的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上,教师和学生有着各自的优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西方的教育传统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更不存在对立,而恰恰是互补双赢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其差异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武汉大学教授邓晓芒尖锐地指出,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是中国传统的忠孝立国的心理模式,把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孝和由此扩充的对权威的服从。在这一模式指导下,孩子从小受到教育的特点是服从和潜规则。正因为忽视了这一病根,师道尊严、教师讲授的优良教育传统便成为历史和现实的替罪羊,因此便招来了诸多反对的声音,我们的教师也便难免不会在课程改革面前不知所措,因为教师其实也是替罪羊。就西方而言,其教育传统的突出特点则是其历史上人文主义等思想洗礼的产物,是建立在以神为中心的人的灵魂靠上帝管理的宗教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儒家文化,人的灵魂靠人来管理。因此在教育上体现为中方看重教师的作用,西方看重学生的作用。然而,当今西方国家教育的改革又恰恰反映了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特别是极端的学生中心论往往会带来价值标准的失衡等社会问题。而且,从哲学层面上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石的西方教育的哲学基础——历来标榜自己的认识论是纯粹主观主义的,是存在争议的,是不很科学的。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中国当代教育改革要避免失去灵魂的改革。譬如,不要去纠缠教师与学生孰重孰轻;不是简单机械地去模仿西方其自身也存在问题的重学生、轻教师的片面教学理念,而恰恰是应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也包括讲授;同时对教师的引导作出适合21世纪要求的规范,目的是不让教师的这种引导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教师的作用只要是有利于培养适合21世纪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越加强不是越好吗?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乃至是中心的地位本身并不是天然对立的。
?誗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