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造价指标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以天津市在建工程项目为例

2021-05-14李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现浇装配式

李祺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滨海新区分公司,天津300457)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设效率高、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在天津市住建委、各区政府的领导下,该市已加快开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本文选取天津市正在施工的某装配式框剪结构建筑与某传统现浇框剪结构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二者的工程造价差异情况,并通过推广EPC 模式、充分利用BIM 技术、培养装配式建筑工程专业人士等途径提出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

2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现浇建筑工程的造价对比实例分析

装配式建筑建设装配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由于计价规则后几项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等)都是以直接费为基数进行计算,因此,研究直接费用更具价值。

本文选择天津市正在施工的某装配式框剪结构建筑(案例1)与某传统现浇框剪结构建筑工程(案例2)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二者的工程造价指标差异情况。

案例1 项目背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约10 000 m2,地上26 层,地下2 层,总造价约4 300 万元。

案例2 项目背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约12 200 m2,地上26 层,地下2 层,总造价约4 800 万元。

2 个项目的造价对比如表1~表3 所示。

表1 案例1 与案例2 造价组成对比表元/m2

表2 案例1 与案例2 建筑工程部分的造价组成对比表元/m2

表3 案例1 与案例2 各项费用所占造价比例对比表%

由表1 可知:案例1 的整体造价比案例2 高出292 元/m2。建筑主体工程占比最大,并且主要指标差异在主体工程部分。

由表2 可知:装配式建筑在基础工程中投入的成本明显减少,但主体构件工程的安装成本大大增加,这部分内容二者相差659 元/m2,造成装配式建筑主体构件造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预制构件的生产及吊装造价偏高。生产成本偏高是由于目前国内没有实现大批量预制构件的产量规模化生产,各种费用摊销在低产量的构件上;吊装造价偏高是由于预制构件增加了套筒注浆、清缝打胶、支撑加固、构件吊装等工艺。另外,现场堆放预制构件需要专用的钢桁架,要求施工现场有一定面积的场地专门存放预制构件,所以,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现场存放费用也是相较传统建筑的一个增项费用。

由表3 可知:装配式建筑的人工费相比传统现浇工程要低一些,这是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减少了大量传统施工的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等,大量的人工作业转移到了预制构件工厂中,所以,现场施工的人工大幅度减少。装配式建筑的税金比传统现浇的税金要高一些,前者属于预制构件按照16%收取费用,后者是现浇构件按照3%收取费用。装配式建筑的规费比传统现浇的规费要高一些,这是由于前者的计费基数要高于后者,导致后续费用都会偏高一些。

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的高成本使建设投资方对装配式建筑只能望而却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要研究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从而改变当前政策热市场冷的境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向前发展。

3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 推广EPC 模式——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

通过对设计的优化,可以减少构件种类,使工厂大批量化生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设计的节点要便于生产安装、工厂规模化生产和现场简易化施工,从而降低控制成本。同时,应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穿插施工,节约主材耗材等材料费用,减少人工投入,以便缩短工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合理安排大型机械租赁机具设备进退场时间,以便减少租赁费用。

3.2 在装配式领域充分利用BIM 技术

建立标准构件族库,充分利用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将不同尺寸样式的建筑构件上传到BIM 平台进行归纳整理,减少设计周期和成本;因装配式建筑需要不同专业的协同作业共同完成某些节点的精细化设计,因此,要搭建BIM 信息平台,使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都能依托BIM 平台信息实现本专业的技术标准和参数要求。

3.3 培养专业人才

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包括培训施工技术人员、专业造价人员、专业设计人员等人才。

1)培养施工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吊装等重点施工技术和熟练度进行专业考核,制定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同时,重点培训施工过程中较传统现浇建筑工程中增加的节点施工的技术考核,减少由于施工返工造成成本费用的增加。

2)培养专业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图纸有全面的了解和研究,深入了解设计理念,熟悉掌握建筑工程,及时发现工程中不合理的地方,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

3)培养专业设计人员,定期针对项目施工中遇到的疑难点进行研究并改进,确保后期的设计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短期看,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其造价成本偏高,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引导市场像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广EPC 模式、充分利用BIM 技术、培养装配式建筑工程专业人士等途径来控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提高其性价比和综合效益,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现浇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