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热点与展望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2021-05-14刘天翔张振源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辅警警务发文

刘天翔,张振源

(1.山东省公安厅辅警管理处,山东 济南 250001)(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北京 100038)

辅警是指面向社会进行招录和聘用,由政府出资并由公安机关进行直接管理与指挥,协助正式在编的警察从事交通管理、治安巡逻、视频监控和社区防范等直接或者间接的外部执勤执法工作的专职警务辅助人员。[1]辅警队伍作为正式在编警察的有力辅助力量,在完成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的“三安”任务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改革持续推进,《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出台后[2],“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被列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七个主要任务之一。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3],以进一步推动辅警队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公安机关开始大力推进辅警管理制度改革,力争切实把辅警这支队伍完善好使用好。在着力解决辅警管理制度问题,深化辅警改革的同时,要突出对辅警群体的体贴与关爱。各省市纷纷以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的精神为指引进行辅警管理制度改革,开展辅警立法实践。例如,山东省公安厅采用“开门立法”的形式,公开、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并于2021年11月形成了《山东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草案送审稿)》。

辅警管理制度改革与辅警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公安机关工作效率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关注。鉴于此,应梳理辅警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演进脉络与研究热点,以进一步推动其向纵深化发展。近年来,学者们针对辅警队伍的管理建设、风险防控与执法权限等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但多以针对辅警某一方面问题的定性研究与对策探讨为主,结合大数据对辅警研究的演进与热点进行分析的总结综述性文献较为匮乏。故此,本文在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我国辅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合与梳理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过往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整理,绘制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网络图谱以厘清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与热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与讨论,从而为辅警制度改革、队伍建设与研究深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照与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采集于2021年,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辅警”“辅助警察”“警务辅助人员”等国内文献,以“主题”作为文献类型进行“精确”检索,共得到846条记录。此后,对检索记录进行人工逐条筛选,在对报纸、通知、会议记录、无作者等类型的文献以及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性较低的文献进行剔除后,最终获得293篇有效文献记录,发文的时间跨度为2002年至2021年。

(二)分析工具

Citespace作为一款由陈超美开发的用以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与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通过各类可视化网络图谱的绘制对某一研究主题或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演进过程、发展脉络、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进行较为直观地呈现。[4]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辅警这一研究主题下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与科学分析,旨在把握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热点及前沿,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展望,以期服务于公安实践。

二、研究演进

(一)发文数量随年份分布情况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随年份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有助于反映该领域研究的现状、脉络及演进过程。[5]我国辅警研究的发文数量随年份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结合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可将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为3大阶段。

图1 发文数量随年份分布情况

第一个阶段为2002年至2010年,可将此阶段理解为我国辅警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由于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经费匮乏等问题愈加凸显,我国警务辅助人员的最初形式——治安联防队应运而生。自此,多种形式与种类的辅警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为公安民警提供协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6]2002年,金诚首次针对我国辅警制度的改良与创新展开研究,为学界对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奠定了良好的开端。[7]我国辅警制度改革、队伍建设及法律身份定位成为了此阶段学者研究的主题与方向。

第二个阶段为2011年至2015年,可将此阶段界定为我国辅警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自2004年公安部印发通知要求对治安员队伍进行专项清理整顿后,我国辅警研究进入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时期。[8]2009年3月,公安部下发《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安排》,明确指出要对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随之掀起了学界对我国辅警相关问题的研究热潮。[9]在稳步发展时期,史全增[10]等学者对我国辅警的正当性、能力提升及建设效益方面展开了广泛研究,推动我国辅警研究稳步深入发展。

第三个阶段为2016年至今,可将此阶段诠释为我国辅警研究的纵深高峰阶段。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要求大力推动辅警的法治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以胡利明(2016)[11]、魏永忠(2018)[12]等为代表的学者对我国辅警的职务责任、执法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文献呈现几何量级增长,发文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时至今日,辅警相关问题仍是学界投入研究、讨论的热门问题,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公安实践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发文作者分析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可以将某一领域内的发文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体清晰呈现出来,进而对该领域内应受关注的学者进行分析。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图2中的每个网络节点都与每位发文作者相对应,作者姓名的字体越大,代表其在该领域内的发文量越高。

图2 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图2中的网络节点数量为115,也即有115位发文作者。借助普莱斯公式进行计算,在某一研究领域内发文数量为N篇以上的作者即为本领域的核心作者,N的计算公式为N=0.749√MAX[13]。计算可得N约等于1.83,故此我国辅警研究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在2篇及以上。在293条有效文献记录中,发文2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有37位,共发文92篇,占全部记录的31.4%。由于我国辅警研究的核心作者发文数量并未达到总量的50%,因此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发文作者共现图谱网络密度的高低与发文作者间的合作程度相联系,图2中的网络密度为0.0046,表示我国辅警研究发文作者间的合作强度较低。与此同时,不乏有如魏永忠、于群等学者与他人合作发文且发文量较多,可见针对我国辅警开展研究的科研团队虽尚未形成,但已经初具雏形。随着我国辅警研究不断向纵深高峰发展,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指日可待。

(三)发文机构分析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的发文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可将某一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机构及机构间的合作强度清晰展现,从而对不同机构在研究领域内所投入的科研力量进行分析。发文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

图3中的网络节点数量为105,也即有105家机构对我国辅警相关问题开展研究并发文。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34篇的发文量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机构,发文12篇的江苏警官学院紧随其后。根据图3所示,图谱中不仅有吉林警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等省属公安院校,还出现了上海市公安局、武汉市公安局和泸州市公安局等实务单位,可见公安院校与实务单位对我国辅警研究均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发文机构共现图谱的网络密度与机构间的合作强度相联系,图3的网络密度为0.0031,机构间合作强度较低,故此,各发文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对我国辅警的相关问题进行合作研究与分析。尤其应加强公安院校与实务单位间的合作,强化问题导向,使理论能充分服务于实践,进而避免公安院校的理论研究和对策分析等与公安实践相脱节。

图3 发文机构共现网络图谱

三、研究热点

学术论文的关键词作为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不但是作者观点与思想的精炼,还可以起到提示论文内容的关键作用。[14]基于此,本文对293条有效文献记录进行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进而对我国辅警的研究热点进行把握。

(一)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可对某一研究领域内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作者思想进行科学的计量分析,进而洞悉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4所示。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图4中共有353个节点和588处连接,图谱的网络密度为0.0095。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网络密度代表研究领域内关键词的聚合程度,据此可知我国辅警研究领域内研究主题的聚合度较低,研究方向也较为分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学界对我国辅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广度。

对293条我国辅警研究的有效文献记录的关键词进行中心度、频次及首次出现年份计量,选取中心度排名前20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辅警研究有效文献中心度前20名关键词

对学术论文关键词的中心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探究在某一研究领域的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内被给予较高关注度的研究主题,从而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可知,与我国辅警法律身份及执法资格问题相关的“执法权”“袭警罪”“妨害公务罪”等关键词贯穿了辅警研究的始终;“规范化”“创新社会治理”“优化配置”作为辅警队伍建设、制度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出现频次较高;“一村一辅警”“正规化建设”则是近几年我国辅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内容。

(二)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分析

对学术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有助于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将某一领域分散的研究主题进行整理与聚合,进而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5]本文在对293条有效文献记录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了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如图5所示。

图5 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

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的聚类图模板值(Modularity Q)为0.7272(Q>0.3),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为0.9645(S>0.7),表明我国辅警研究的关键词聚类效果符合学术标准,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关键词的聚类结果需满足类团成员数量(size)>10,类团成员紧密程度(Silhouette)>0.7的标准才具有研究价值与讨论意义。在我国辅警研究中共有10个符合标准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聚类,具体包括:“辅警(#0)”“公安机关(#1)”“辅助警力(#2)”“执法权(#3)”“袭警罪(#4)”“公安民警(#5)”“海洋法系(#6)”“辅警队伍(#7)”“辅警制度(#8)”“建设(#9)”。聚类中所包含的具体关键词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主题聚类分析表

根据图5与表2可将我国辅警研究的293条有效文献记录依照关键词聚类结果划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研究主题:

一是我国辅警的内涵与意义解析。本主题下的关键词聚类包括“辅警(#0)”“辅助警力(#2)”。在对我国辅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时,大量学者对辅警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诠释。朱振甫等(2009)[16]在对辅协警概念与意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其与保安相区分,认为狭义上的辅警是指从属于公安机关,协助处理警务事务的人员;王焱(2011)[17]指出警务辅助力量是指除职业警察外的其余参与警务活动的人员力量,突出了辅警的群众性特征;林海文(2012)[18]对前人关于辅警的概念界定进行总结,划分了狭义与广义辅警的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我国辅警的地位与作用诠释。本主题下的关键词聚类包括“公安机关(#1)”“公安民警(#5)”。警务辅助人员作为公安民警的重要支持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张以进(2012)[19]指出辅警的存在弥补了公安机关警力的不足,在推动共建和谐警民关系进程的同时推进了警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章剑(2015)[20]以调整警力结构为战略视角,指出在公安机关任务愈加繁重的背景下,辅警起到了提高警务效率,缓解警力不足的关键作用。

三是我国辅警的执法权力与法律身份探讨。本主题下的关键词聚类包括“执法权(#3)”“袭警罪(#4)”“海洋法系(#6)”。辅警作为正式在编警察的辅助力量,其执法权力与法律身份是学界多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杨旭春(2010)[21]在对我国治安辅警身份及性质进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剖析辅警执法权的概念,并对辅警的行政、刑法与法律3种身份进行分析与定位;栗长江(2010)[22]使用比较研究法对英美辅警体系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经验与制度借鉴对我国辅警相关立法与条例颁布提出对策建议;杨雪(2011)[23]以“种渭平诉西城交通支队案”为例,对辅警的执法权与性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明确辅警地位并划清辅警职责,从而维护公安机关形象。

四是我国辅警的队伍建设及制度改革研究。本主题下的关键词聚类包括“辅警队伍(#7)”“辅警制度(#8)”“建设(#9)”。由于辅警在执法活动中的行为影响着群众对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的认知,故此辅警的队伍建设及制度改革至关重要。政工言(2008)[24]从工资待遇、招录程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辅警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推动辅警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以提升公安机关的警务效率;徐志林(2011)[25]以市场化进程为视角,在分析辅警组织产生与变迁的基础上提出应市场化建设辅警组织,进而对社会安全防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刘显峰(2015)[26]对当前辅警称谓杂乱、职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理性构建辅警制度,做到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技能专业化、考核灵活化。

四、研究前沿

在对我国辅警研究进行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绘制关键词时区、聚类时间线以及突现图谱,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我国辅警的研究趋势、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

(一)关键词时区网络图谱分析

对研究我国辅警的学术论文关键词进行时区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现不同年份与阶段我国辅警研究的热点,从而对其研究前沿进行把握与探讨。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的关键词时区网络图谱如图6所示。

图6 关键词时区网络图谱

图6中的横轴为发文年份,纵轴为发文数量,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如图所示。分析可知,2002年我国辅警研究萌芽后,学界主要针对辅警的法律定位与身份展开了广泛研究,以“袭警罪”“妨害公务罪”等罪名为蓝本探讨辅警是否可以成为上述罪名的犯罪对象。与此同时,有关辅警的前身“治安联防队”的分析与“现代辅警机制”的探讨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11年至2015年,我国辅警研究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发文量显著提升,研究方向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的特点。“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成为辅警队伍建设的方向,通过比较分析、借鉴域外经验对辅警制度进行创新与优化的研究层出不穷,我国辅警研究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深化。2016年至今,学界对我国辅警的研究迈向高峰与纵深,关于辅警“执行职务”“从事公务”时的法律身份、辅警队伍的“管理模式”及其“设立价值”等问题成为其研究的最前沿。

可见,辅警法律身份与执法权力问题的探讨贯穿于我国辅警研究的始终,且辅警的制度改革、队伍建设和特征分析在我国辅警研究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学界的重点关注。过往研究为当前我国辅警研究的纵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至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网络图谱分析

分析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有助于对不同聚类下各关键词的研究起止时间与关键词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的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网络图谱如图7所示。

图7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网络图谱

图7清晰地展现了我国辅警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在研究的时间跨度与分布上的区别。对其进行分析可知,辅警的“设立价值”“制度完善”“管理模式”“从事公务”等相关问题成为我国辅警问题的研究前沿;辅警的法律身份及“司法适用”等问题贯穿于我国辅警研究的始终,这也与表1相吻合。

(三)突现词分析

突现词指的是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频次激增的关键词,它体现了某一研究领域不同关键词在各时间阶段的活跃度,分析突现词有助于把握我国辅警研究的发展脉络。[27]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的关键词突现图如图8所示。

在图8中共有16个我国辅警研究的突现词,可见我国辅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研究方向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在2011年以前,“袭警罪”“妨害公务罪”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研究主题较为集中,倾向于对辅警的法律身份及辅警是否可以成为上述罪名的犯罪对象进行研究;2011年我国辅警研究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后,“辅警制度”“法制化”等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2016年《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辅警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印发后,“警务辅助人员”成为我国辅警研究的突现词,学界对辅警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研究逐步深化,推动我国辅警研究不断向高峰发展。

图8 关键词突现图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我国辅警研究这一主题下的293篇有效文献记录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等,并基于此对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热点及前沿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在研究演进方面,可将我国辅警研究分为初步探索、稳步发展与纵深高峰3个阶段。我国辅警研究自2002年萌芽至今日生不滞,学界对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发文机构与作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辅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体尚未形成,公安院校与实务单位间也缺少联系与合作。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持续保持对我国辅警研究的积极性,以推动其不断上升、发展。

第二,在研究热点方面,解构我国辅警研究的热点,并将其多元化的研究主题与聚类划分为4个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关键词中心度统计,将我国辅警研究热点解构为3个部分:以“执法权”“袭警罪”等关键词为主的辅警法律身份研究,以“规范化”“优化配置”等关键词为主的辅警队伍建设分析,以“正规化建设”等关键词为主的辅警管理模式探讨。通过绘制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将我国辅警研究的主题划分为内涵与意义解析、地位与作用诠释、执法权力与法律身份探讨、队伍建设及制度改革研究四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将我国辅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展现。

第三,在研究前沿方面,对我国辅警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我国辅警研究始终与公安工作和案例相联系,问题导向突出,对辅警设立价值与制度改革的探讨不断深化发展,研究前沿紧跟时代态势,为公安机关在实践中出现的辅警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二)展望

在对我国辅警研究的演进、热点与前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拟提出如下建议,以展望我国辅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推动理论服务于实践,促使公安院校与实务单位间形成研究合力。我国辅警问题的研究力量主要由公安院校与实务单位构成,二者间合作研究的匮乏不可忽视。基层公安机关作为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的第一线力量,在执法执勤工作中难免会产生与辅警相关的各类问题。为此,学界应加强与公安实务部门的信息互通,对公安工作中出现的辅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及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以公安院校与实务单位间的研究合力推动我国辅警研究的理论服务于实践。

其次,深化辅警改革,促进我国辅警制度的创新与优化。辅警改革作为贯穿于我国辅警研究始终的热点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界应保持对辅警制度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与探讨态势,结合当前辅警工作出现的相关问题对辅警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等开展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为辅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出相关创新优化策略,以服务于公安实践。

再次,依托网络平台,完善我国辅警研究的手段及方法。纵观我国辅警研究十余年来的发展脉络,直观的定性分析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传统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结合大数据对我国辅警的相关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匮乏,对此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研究价值。学界应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依托网络平台,增强我国辅警研究相关问题的定量分析,以完善其研究手段及研究方法。

最后,强化辅警立法,明确我国辅警在法律上的身份与地位。我国辅警的法律身份与执法权力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同时也对学界造成了一定的理论困扰,导致对在某些具体案例中辅警是否可以成为犯罪对象的问题争论不休。对此,应在国家层面加强辅警的相关立法,颁布相关条例以进一步明确我国辅警在法律上的身份与地位,从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相关法律问题,以提升公安机关的警务效率,使其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猜你喜欢

辅警警务发文
文化链视角下辅警刻板印象的典型表现、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
公安机关辅警队伍建设探析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我校举办枫桥式警务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19年“平安浙江”论坛
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翠香派出所:“三板斧”管好辅警队伍
环球警务专访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用立法助“辅警”走出阴影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