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行吟
2021-05-14
白云悠悠洱海蓝 张琼斯/摄
第一次见到洱海,是在三十多年前,刚刚小学三年级的我跟着爸爸来到下关登上团山公园,当广阔的洱海呈现在我的眼前,一泓碧波万顷的水域映入我的眼帘,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我被洱海深邃的蓝、纯粹的美所吸引、所震撼!这是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么远的远方,第一次感受宽阔博大的含义。后来我来到洱海边工作、生活,对洱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清晨迎着朝霞,天还是那样的蓝,极目远望,海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看不到海的尽头,看不到天的尽头。苍劲青翠的苍山高耸入云,万顷碧波间白帆点点,大片大片的农田围绕在洱海周围,阡陌纵横,绿树成荫,座座村庄如天上的星星散落在苍洱之间,屋舍俨然、炊烟袅袅。后来即使我到了真正的海边,也依然忘不了洱海的博大、壮阔给我心灵深处带来的震撼。我常常想尽管洱海是一个内陆湖泊,却被白族人民赋予海的称呼,定然藏着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白族人民对海的向往。
这时,只见洱海在暖暖升起阳光的触动下,睁开惺忪的睡眼,阵阵微风拂来,水面轻轻摇曳,波光潋滟,如同千万双婴孩的眼睛在水面闪烁着、跳动着、晃动着。过了一会儿,温暖的阳光大片大片洒落在水面,碧澄的水面如同巨大的镜子,蓝天、白云、苍山、柳枝、芦苇还有我随着水面荡漾,不知道是湖水映蓝天空,还是天空跌落水中,世界是如此清亮,眼前只剩蓝汪汪的一片。耳边传来海鸟的声音,成群的水鸭子在水面嬉戏,忽而浮出水面,忽而潜入水中,只在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更为奇妙的还有那若凌波仙子般的海菜花,玉白色的花瓣轻捧鹅黄色的花蕊,点缀于湖面之上裙袂飞扬,凌波而舞。这山、这云、这水、这花,如同泼墨手法绘就的巨幅水墨丹青展现于天地间,雄浑不失柔媚,刚劲兼具灵秀。
下班后,我走到洱海边,这时夕阳晚照,柔和的夕阳铺在静寂的水面,水面都被映红了,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都说身边无风景,我却常常陶醉于身边的美景,笨拙的我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我的感受。直到有一天读到王蒙写的初遇赛里木湖的场面,一个蓝得使人落泪、大得使人尥蹦、静得使人朦胧、空得使人羽化而登仙至少是鱼化而如水的高山咸水大湖。是的,是的,就是它,就是这样的感觉。面对这高山淡水湖泊——洱海,总是想哭、想笑、想蹦、想跳,不由得张开双臂想去拥抱这深邃的蓝,闭上双眼融入这纯粹的蓝。这时,太阳已经快要全部躲到山里,傍晚时分的洱海最是让人惊艳,漫天的云霞烧红了半边的天空,苍山、海边的小船、成片的芦苇、海边散步的人们都被落日的余晖镶了一层金边。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巨大天幕背景下苍山越发巍峨高耸,山顶树的轮廓都是那样清晰,似乎能看清树枝上的那片叶子的轮廓。这时夜幕降临,洱海沿岸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如同一串华美的珍珠沿岸逶迤起伏,岸边座座高楼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倒映在海面,错落有致,海面顿时五光十色、流光溢彩。不知什么时候一轮圆月悄悄挂在洱海上空,海面还有一个倒映在碧波中的月亮,恍惚间不知究竟是天月落海,还是海月升天。如水的月光倾斜到海面,波光粼粼一直逶迤到岸边,天光、云彩、明月、树影相映成趣,全然苏东坡笔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画面。
雨天的时候,我也很喜欢到洱海边走走。眼前烟雨朦胧中的苍山洱海,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漫天阴云笼罩下的洱海如同披上了一层薄纱,远山时隐时现,透过重重乌云只能见到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半个红彤彤的脸庞。“天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如梦如幻,如烟如纱,随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黑,如同浸满水的海绵随时可能滴落下来,满目皆为天青色等烟雨的景象。这时终于雨水落地,苍洱山水晕染在漫天的雨幕中,时而清晰入画,时而朦胧似影。雨水将天地洗得格外清新,站在海边看洱海,让人想起杨奇鲲的《游东洱河》:“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江鸥聚处窗前见,林狖啼时枕上听。”烟雨中的苍山越发青翠欲滴,让人想起“林端细雨浮山黛,天际微风变水容。”有“风城”美名的下关,总是风雨相伴,风时疾时徐,时续时断,如丝的雨滴落海面,飞花碎玉般斜插海面,激起一圈一圈优美的涟漪,给洱海增了许多情趣。也有狂风大作的时候,狂风卷积着乌云,黑压压一片向海面直压过来,海面泛起阵阵白沫,狂风卷起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着堤坝,水面上的小木船随着海浪上下颠簸、左右摆动,海面上水鸭、海鸥及各种水鸟此刻全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岸边的柳树被狂风吹得一次次低下了头。
在我眼里,洱海最热闹的时候是冬天,每当苍洱大地奏响“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的冬日序曲,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都会相邀如约而至。这些来自遥远西伯利亚的精灵聚集在洱海边,时而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时而振翅高飞,向着遥远的天际,时而在岸边成对排列,发现食物时在水面争抢、扑腾,不断发出各种畅快的鸣叫声,整个海面如同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交响音乐会。小普陀是洱海边观鸥的最佳地点,我也最喜欢去那里观鸟看海。成群的红嘴鸥如同洁白的精灵在天海间翩翩起舞,如同飘飞的洁白雪花,人们争相在岸上观鸥、摄影。这些“老朋友”与人十分亲近,常常围绕着人飞来飞去,甚至还会在人们的掌心、肩头做短暂的停留,幸运的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不停按动手中的快门。这人鸥同乐,鸥人共欢的场面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美画面。
海天一色鸥鸟飞 张琼斯/摄
现在新修建了洱海生态廊道,我也慕名沿着去走走看看。进入生态廊道。徐徐呈现于眼前的是一幅溢满乡愁的优美画卷。一面是碧水清波的洱海,一面是座座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我走到海边,掬起一捧洱海水,掬起了蓝天白云苍山,还有水边的那棵歪脖子树桩也在水里荡啊荡、漾啊漾。阳光透过浓密叶子的间隙打在脸上,斑斑驳驳,坐在水边的柳树下的我闭上双眼,希望时光就此驻足。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低沉的三弦声和悠长的白族大本曲,寻声望去,是一对穿着白族服装,年龄在五十岁上下的夫妻,摇着船过来了,船上放着欢快的白族大本曲,拿着捕捞工具,他们是在打捞漂浮在洱海海面的垃圾,一路打捞,一路跟着音乐快乐地唱着白族大本曲。看着为保护洱海辛勤付出的人们我不由地心生敬佩,劳动者是最美丽的,也是最快乐的!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在巍峨雄伟的苍山环抱中,波光粼粼的洱海如一面镜子般恬静的躺着,羞涩、温婉、静如处子,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水鸟、红嘴鸥从低空掠过,漫步洱海边聆听风之呢喃私语,静享身边花开花谢,感受无弦洱海吟诵的千古不变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