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链重构可能性的文献研究

2021-05-14原帼力努尔比耶麦麦提

对外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价值链倡议学者

原帼力 努尔比耶·麦麦提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出现较多阻碍因素,不断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排他性区域贸易协议的制定,使得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同时,全球价值链出现了“反攀升压制”,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改变。由于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时存在“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现象,全球价值链呈“U”型。因此无论是从我国还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重构价值链是打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的关键。

中国主导价值链重构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并成为其倡导者,而“一带一路”倡议正符合该要求,并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吸引着众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从而达到“机会均等”的目的。从已有理论来看,打破原有价值链需要新的力量,分别为禀赋变动、技术变革和制度重构,并且需这三者共同产生影响。而“一带一路”倡议正具备了这三种力量,为价值链重构提供了突破口。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不但能给沿线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还为价值链重构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会均等”。但价值链重构尚未实现全球价值链根本性变化,“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入实施过程中应发挥优化和重构价值链的作用,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

二、研究综述

截至2020 年,在中国知网收录的以“价值链重构”为主题的文献总共为558 篇,其中204 篇为核心期刊文章。从发文量来看,学者对该主题的研究在2012 年之前处于缓慢上升阶段。由于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主导价值链重构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从2013 年开始该专题的研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如图1。

从硕博论文的发表程度来看,目前收录在中国知网的硕博论文为69 篇,其中博士论文为7 篇,硕士论文为62 篇。从2003 年开始发表相关文章,发文数量从2014 年开始逐渐增多。

从作者发文角度分析,当前有三位学者各发表了4 篇文章,这些文章下载次数高达1762 次,但是被引频次最高才为20 次;还有两位学者发表文章被引次数高达251 次、169 次,但是这两位作者的发文量均为单篇。因此得出目前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图1 2000—2020 年价值链重构发文量趋势

(一)关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价值链重构的理论研究

由于全球及我国经济形势,国内学者越来越关注全球价值链重构这一主题的研究。所谓全球价值链重构,指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转型经济体,基于创新驱动,立足全球资源配置,通过资源积累与能力演进,打破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努力跻身价值链的中高端,促使全球竞争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过程”。全球价值链概念自诞生以来,主要围绕驱动力、测度、治理、升级等话题展开研究。因此以下主要通过这几点来进行综述:

1.关于价值链重构的驱动力研究

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主导价值链重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进行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发展新一轮驱动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积极主导价值链重构。

现有文献关于价值链重构驱动力研究方面的关注较多。学者主要通过新型驱动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进行了讨论。荆林波、袁平红认为出现了较多新型推动价值链重构的驱动力,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中国应该将新旧驱动力相结合培育中国优势,提升附加值获取能力[1]。同样,杜传忠、杜新建等人也认为以上新驱动力可以打破传统制造模式,促进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能[2]。

此外,李芳芳等人认为打破固有的全球价值链需要新的力量,即禀赋变动、技术变革和制度重构,并且需这三者共同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正具备了这三种力量的集聚,为主导价值链重构提供了可能。秦升认为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打破原有价值链,可实现价值链重构[3]。张茉楠认为由于沿线国家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实现价值链重构[4]。佘珉、钱峰认为价值链起初形成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等因素发生变化,使得价值链亟需重构。

2.关于价值链重构的测度研究

关于测度研究一般通过两个层面来分析,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学者主要通过国内价值链或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不过缺乏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闫磊认为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经贸互补、具有合作潜力,可以实现中亚与西部地区产业合作共赢。王星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由于金砖国家体量庞大、贸易量大,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不仅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5]。戴翔、宋婕通过分析经验数据得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全球价值链重构已初步实现了“机会均等”,使得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不过目前尚未能实现“地位平等”,未能改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应该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使更多国家或地区受益[6]。张彦基于全球价值链面临“反攀升压制”的背景,通过分析RCEP 区域价值链,提出以点示面的理念,认为可将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的范本,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优化发展。

微观层面,学者提出价值链重构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能够择优利用优惠政策来实现的。毛蕴诗指出新型经济体企业应该做到三点,即树立国际分工主导者意识、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处理好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等。孔茗从“一带一路”倡议给价值链重构提供机遇的角度分析,认为可以借助该倡议构建以中国企业为核心的区域价值链,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发展途径。

3.关于价值链重构的治理研究

关于价值链重构的治理研究,学者主要分析了价值链附加值分配问题。戴翔、宋婕通过分析上游依赖度和下游依赖度得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初步实现了全球价值链“机会均等”,不过尚未能实现“地位平等”,仍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张天顶在研究中国企业选择不同价值链治理模式时运用了LOGIT 模型,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国际化有显著影响[7]。秦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共享”的重要性,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同时他认为价值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实现基础、治理体系、驱动机制和附加值分配等方面存在重构的机会。

4.关于价值链重构的升级研究

马涛指出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价值链扩张,从而实现经济合作共赢。卢潇潇认为“一带一路”基建可以打破固化的国际分工,向价值链高位攀升[8]。高颖欣通过模型分析得出还可以通过发展一般贸易更能提高GVC 地位。荆林波、袁平红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了数字经济、太空经济等新鲜发展血液,为分工固化的价值链带来了创新空间,向价值链高位攀升。

(二)关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价值链重构的实证研究

戴翔、宋婕从上游依赖度和下游影响度两方面的变化核算全球价值链重构指数,以分析全球价值链是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构现象。王永红基于双环流的范文分析,得出沿线国家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从而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并且有效抑制了逆全球化氛围。黄先海、余骁等人认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以中国为主的双向“嵌套型”价值环流是突破价值链中低端困境的关键[9]。胡涛采用系统GMM 分析方法分析出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制造业回流现象,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需攀升。

三、中国主导价值链重构面临的挑战

关于我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主导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挑战研究方面,学者主要从全球经济环境、新旧驱动力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层固化以及我国制造业缺乏领军企业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近年来全球出现了保护贸易的迹象,大部分国家纷纷采取“逆全球化”举措,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并且全球价值链面临“反攀升压制”,影响了全球化进程。部分发达国家过多发展虚拟产业,制造业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因此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并有可能影响新一轮价值链重构的核心地位。从中国的现状出发,中国制造业除了面临国内外压力之外,目前处于价值链下游环节,并且在向上游移动。一般来说,即便部分发展中国家参与率较高,但是主要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引领国际分工,导致最终利润分配尚不均匀。

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是中国主导价值链重构的首要任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会均等”,但“地位平等”方面的成就尚有限。此外,近期出现的新驱动力对传统制造模式带来了冲击,各环节附加值发生变化。一方面数字化将更多地取代人力劳动,对发展中国家成本优势带来冲击;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点,而这些刚好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但这些智能化的新兴技术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可发挥作用,但却为价值链重构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全球价值链由强大的跨国公司主导,而目前在国际上我国缺乏具有话语权的领军企业。即便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我国本土企业发展迅速,但是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跟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国在产品营销、创造品牌效应等方面还不及发达国家,很难打破固化分层的价值链。而且,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话语权明显不如发达国家,很难打造有利于自身或者是较为公平的行业标准。这将会对实现产业升级、重构全球价值链带来较大的挑战。

四、结论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有大量学者对价值链重构进行了讨论和探究,在价值链重构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达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如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定义和内涵、价值链重构面临的双重压力和机遇、挑战等。虽然我国对价值链重构的研究较晚,但经过几年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存在贸易互补性,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助推全球价值链重构,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机会均等”、“地位平等”。此外,提出应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技术变动来推动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实现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能性。

当前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效果未达预期。学术界内较缺乏价值链重构的测度指标,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测算并简要分析中国主导价值链重构的程度如何,存在怎样的特点、趋势、价值分配成果以及中国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关联变化等各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大部分学者提出价值链重构必须实现转型和升级,通常转型升级都是作为整个名词出现的,较少一部分学者指出其路径。再者从学者研究的重点来看,学者对企业的研究量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学者指出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以及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来助力中国主导价值链重构。应该具体指出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如何才能更好地相融合,让中国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以上研究表明,虽然价值链重构不是一个全新议题,并且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相关文献的内容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总体而言,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价值链重构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议题,且价值链重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上问题都值得后续研究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

价值链倡议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