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星推理真人秀节目主题的设置与表达——以《明星大侦探》为例

2021-05-13刘书婷

视听 2021年5期
关键词:男团综艺明星

□ 刘书婷

《明星大侦探》是芒果TV制作的一款明星推理真人秀节目,第一季于2016年3月份播出,至今共有六季。节目通过六至七名明星玩家进行侦探、犯罪嫌疑人、凶手的角色扮演、现场搜证、推理等模拟案件与解谜过程。“角色扮演+推理”的节目模式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广泛关注。与相似题材《我是大侦探》(豆瓣评分6.1分)和《密室大逃脱》(豆瓣评分第一季6.8分;第二季7.2分)相比,《明星大侦探》六季平均分数高达8.97分,微博话题阅读量破200亿,凭借差异化的主题内容实现口碑和流量的双收。(数据截止于2021年1月15日)

一、《明星大侦探》主题概述

《明星大侦探》第一、二季的节目模式处于模仿和探索阶段,节目主题尚不明显。在具体的节目案件情节中,虽然有部分涉及到“职场矛盾”“家暴”“整容”“网络暴力”“科技伦理”等内容,但节目主题的力量尚显不足,对节目主题和意义的考量缺乏主动性和整合性。进入第三季,《明星大侦探》的节目模式进入成熟期并有意探寻节目的价值定位。在片尾,每位明星都会对节目主题进行感悟性的思考,对节目主题和价值观进行强调,如“校园霸凌”“儿童走失”“自然资源保护”“抑郁症”等。从第四季开始,《明星大侦探》设置了“侦探能量站”和专业解读两个环节,从明星玩家和专业人士两个视角展开对节目主题的阐释,节目模式独具特色并进入创新阶段。相较于前三季,《明星大侦探》从第四季开始对节目主题的表达更加得心应手,内容的清晰性、逻辑性、连贯性、深入性即意义得到了显著提升,如“键盘侠与网络暴力”“偶像榜样”“生命平等”“父子关系”“明星人设”“学术造假”等,如表 1。

二、《明星大侦探》主题的设置与表达

(一)议程设置,构建社会议题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科恩于1963年提出。他认为媒介也许不能很成功地告诉别人怎么想,但它却能很成功地告诉别人想什么。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的显著性,影响着人们对信息重要性的判断。《明星大侦探》通过各类主题的设置,主动构建社会议题,承担了教育与引导功能。如第三季《无忧客栈》和第六季《忘忧杂货铺》都将主题聚焦于“心理健康”,对抑郁症患者内外状态的展现提升了观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第五季《×学校“杀人”事件》将“生命技术”“儿童成长”“父母期待”的内容相结合,提出“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的观点,并引发了对纪伯伦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的阅读和讨论。第六季《夜半酒店》构建了“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的议题。明星玩家杨蓉因自身经历与角色代入哽咽失声,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7亿,将“儿童侵害与保护”的讨论推向高峰,并传达了“不要沉默”的态度,营造了“总有人在守护你”的社会温情。《明星大侦探》对社会议题的积极构建展现了网络综艺节目对社会责任的关照。

(二)聚焦时事,呼应舆论热点

《明星大侦探》将现实背景和社会热点融入节目之中以引导观众思考。第三季《又是漂亮惹的祸》于2018年1月播出,其中家人因人为纵火而丧生的情节与2017年6月的杭州保姆纵火案相吻合。第五季《天台上的罪恶》呼吁每个人都能重视垃圾分类,呼应了2019年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时代背景。《NZND破冰谜案》将主题定位于“明星人设”,生动展现了当红明星的“吃货人设”“暖男人设”“宠粉人设”等,最后将观点提升到“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好的人设”的价值高度上,影射了现实中一直被广泛讨论的明星人设问题。《明星大侦探》的节目素材中随处可见现实生活的影子,如转发锦鲤、私生饭跟车、整容医疗事故、传销、家暴等。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的艺术性展现,《明星大侦探》主题的包容性和深刻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具有引发大众深思的正向意义,寓教于乐。

表1 《明星大侦探》节目主题示例

(三)经典改编,唤起情感共鸣

《明星大侦探》主题特点之一就是对经典的改编与创新。第三季《暗黑童话》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得到启发;《又冲不上的云霄》改编经典电影《忌日快乐》;《又是漂亮惹的祸》情节模仿电影《楚门秀》;第五季《海上钢琴师》致敬电影版《海上钢琴师》;《盘丝餐厅》则展现了电影《大话西游》中的诸多元素;第六季《新四大才子》的人物与台词设定依托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通过对经典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台词、故事情节的再现,《明星大侦探》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当《明星大侦探》的内容与观众的观看经历重叠时就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了综艺节目的亲切感和趣味性。《明星大侦探》挑选、再现经典作品中的记忆象征符号或进行二次创作,唤起了观众在过去某个时间的观看体验,激活了过往的情感记忆。

(四)主题连接,架构侦探世界

与传统综艺节目不同,《明星大侦探》在超过70期的节目中构建了多个故事宇宙,内容前后衔接。“NZND”男团故事延续六季,从《男团的战争》《周五见》《NZND之岁月无情》《NZND回到未红时》《NZND破冰谜案》到《顶牛演唱会》,《明星大侦探》用六季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娱乐男团的成长经历,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男团世界。第一季《都是漂亮惹的祸》和第三季《又是漂亮惹的祸》,再到第六季《还是漂亮惹的祸》,《明星大侦探》构建了一个整形医院的故事世界,而“甄漂亮整形医院”也作为背景出现在其他故事中。第六季《天空公寓》与第五季《MGQ时尚风云》相承接,讲述了一家时尚公司的台前幕后。大到节目主题,小到细枝末节的情节设置,如出现在多期节目中的“嘿嘿嘿侦探社”“梅毛冰医生”等,《明星大侦探》将网络综艺制作成电视剧模式,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侦探世界,使观众和粉丝在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有逻辑的故事中获得协调感与探秘乐趣。

(五)颠覆超越,营造综艺狂欢

狂欢理论是巴赫金的核心观点之一。第一世界是严肃的、官方的、等级森严的,与此相对立的第二世界是自由的、开放的、平等的、诙谐的,是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学者夏忠宪表示,狂欢是赋予荒诞无稽以新的理解,将它们组织到狂欢之中创造了艺术真实。《明星大侦探》也在颠覆和超越中营造了一场综艺狂欢。明星玩家基于故事内容的表演,游戏角色之间的嘲谑,故事情节的离谱与魔幻,作案动机的极端与夸张,都呈现出相较于其他综艺节目极强的异质性。另一方面,“芳心纵火犯”“狗头侦探”“搜证犬”等戏谑性称号为明星“脱冕”,“这是另外的价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等狂欢语言具有幽默性和讽刺性,将奢侈品牌改编进经典歌曲让观众直呼“听不起”,“NZND”男团粉丝打榜、控评与现实粉群相差无几,“双北CP”“鬼白CP”“成全CP”等各类明星搭档组合成为高热度的媒介文化奇观。基于此,观众也在这场综艺狂欢中纾解情绪,解放快感。

三、总结与思考

《明星大侦探》节目制作不落窠臼,主动聚焦社会热点,构建社会议题,用经典呼唤情感,用完整、具有逻辑性的文本塑造宏大的侦探世界,用鲜明的狂欢符号营造自由与快乐。《明星大侦探》在保持综艺娱乐性的基础上,将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发展的思考融入内容创作中,有利于引导积极的网络讨论,避免了浅薄与低俗倾向。持续六季保持高分评价,《明星大侦探》将国内综艺“角色扮演+推理”的节目模式推向新的高度,并衍生出电视综艺节目《我是大侦探》,以及引发线上、线下剧本杀游戏的火爆。

在网络综艺节目井喷的当下,《明星大侦探》在发展中自我完善、创新,深刻体现了“内容为王”的理念。作为一档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没有只着眼于感官愉悦,而是将传递生活哲理与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节目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正是综艺节目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

猜你喜欢

男团综艺明星
男团连连看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简析第17届亚运会决赛中国羽毛球男团失利原因
扒一扒明星们的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