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疗效及对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影响
2021-05-13王波刘楷煜赵旭张奎李远峰李洪涛
王波,刘楷煜,赵旭,张奎,李远峰,李洪涛*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累及神经根而出现相应节段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麻木、感觉和运动功能缺失、肌张力异常以及反射改变[1]。资料表明[2],神经根型在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中占比最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出现发病年轻化趋势[2]。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多以针灸、推拿、针刀、理疗、口服药物等为主,但由于上述疗法具有起效缓慢、安全性欠佳等局限性,因此探索一种快速有效、安全便捷的临床治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其是急性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浮针已逐渐成为治疗疼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以传统的电针疗法作为对照,探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颈椎曲度出现异常作为颈椎退变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影像学特征之一,是进行颈椎病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征象[3],因此本研究组在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中引入了对颈椎曲度的测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资料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9月在我院骨伤一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样本含量随机分配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5.43±11.63)岁;病程(13.03±7.69)d。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8.23±12.52)岁;病程(12.63±8.01)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外科杂志《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4]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5]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制定。①症状:具有典型的神经根症状,范围与神经根支配范围一致,颈、肩、颈背部酸痛,并向下辐射至手指;脊神经支配区域有麻木、运动功能缺失和感觉减退。②体格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检查:颈椎CT显示颈椎椎体骨赘形成,钩椎关节明显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缩短、小关节增生等引起的椎间孔狭窄。
1.3 纳入标准
①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②25~75周岁;③无晕针,对电针及浮针治疗可耐受者;④研究期间未服用止疼药、激素类药物等其他可能影响研究客观性的治疗措施;⑤受试者能够与研究者良好交流并遵照整个验证要求,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颈椎畸形患者;②有颈椎骨折等严重创伤史患者;③有颈椎手术史患者;④颈椎、颈部软组织有肿瘤、结核者或有恶性肿瘤史患者;⑤有严重的心、肝、肾、造血、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和(或)精神疾病患者;⑥极度体虚的患者及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女性患者;⑦7 d内进行过浮针治疗者;⑧非自愿参加此项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予以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嘱患者取坐位,首先寻找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又称MTrP点)和患肌,触发点取穴原则根据《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6],主要位于以下几处:①C3~C5棘突旁凹陷中,压之远处有牵涉痛;②患侧肩胛骨内侧缘与棘突之间,按之呈条索状;或位于肩胛上角处,按之有结节感;③患侧斜方肌上束,按之有紧硬感;④患侧大圆肌、小圆肌重叠处上下,按之呈条索状。在触发点下方6~8 cm处作为进针点并做好标记,将进针点周围皮肤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应用一次性中号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苏械注准:20152270832),手持进针器将浮针沿皮肤15°~35°水平方向,于进针点处快速刺破皮肤进针,向病灶方向缓速提起针尖至皮下,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层)缓慢向前推进,将软套管长度的浮针埋入皮下,期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进针强度和方向,使患者尽可能无明显疼痛。以进针点为支点,用右手食指和示指摆动针柄,使针体在皮下呈扇形扫散,同时进行再灌注活动,并用左手配合放松患肌,每个部位的治疗时间以患者疼痛改善为度。治疗结束后,拔出不锈钢针芯,将软套管皮外部分用一次性无菌胶带固定,将软套管留置于皮下6~8 h,以达到持续效果。此疗法隔日进行一次,3次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1.5.2 对照组
予以普通电针常规治疗。选穴原则参照“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7]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取穴:①主穴:风池、颈夹脊穴、天柱、后溪、肩井、合谷和曲池;②配穴:手三里、外关、肩髃、肩外俞、大杼、肩井、大椎、颈百劳和阿是穴等。操作时嘱患者取坐位或者俯卧位,用75%医用酒精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分别进针,针灸针选用0.25 mm×25 mm规格毫针(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执行标准:GB2024-94)。待患者针刺得气后,应用电子针疗仪(华佗牌SDZ-Ⅱ型,苏械注准:20172270675),其中一组正、负极分别连接夹脊穴和后溪,另一组正、负极分别连接合谷和曲池,频率选择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30 min,此疗法每日进行1次,连续7 d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主要结局指标
1.6.1.1 NPQ颈痛量表
患者于入组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国际公认的NPQ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pain questionnaire)评估[8]。该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包括疼痛程度、症状持续的时间、夜间针刺或麻木感、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疼痛对社交活动的影响、搬抬重物、读书看电视、工作家务以及对驾驶的影响。分数越高则说明因颈痛导致的生活质量越差。
1.6.1.2 颈椎曲度的测量
检查方法:在治疗前和2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进行颈部CT检查,检查设备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机。检查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双臂尽可能下垂并紧贴身体两侧。扫描线垂直于人体中心轴,扫描范围从C1上部开始至T1的下部。参数设置如下:电压120 kV,扫描层厚度1.0 mm,扫描间距0.5 mm,管电流250 mA·s,标准重建。
图像处理:扫描的原始数据被传输至飞利浦EBW工作站进行分析和处理,矢状位重组图像通过MR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获得。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进行双盲观察,进行颈椎曲度的测量。参与测量的2位医师均接受曲度测量方法的专门训练,并应用同一工作站进行测量,每位测量人员独立完成每一例CT影像的数据测量,结果如产生较大分歧,将共同商议后取值,如无较大分歧则取2人测量的平均值。
测量方法:使用飞利浦EBW工作站对C2~C7Cobb角度数据进行测量,工作站的测量示例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基于角度来测量曲度的方法,分别作枢椎及第七颈椎两椎体下终板的延长线,再作这两条延长线的垂线,其相交所成的锐角即为C2~C7Cobb 角(图1)。其正常范围参考值为>20°[9],角度越小说明颈椎曲度情况越严重。
图1 EBW工作站上C2~C7 Cobb角测量法示意图
1.6.2 次要结局指标
采用国际公认的麦吉尔疼痛问卷简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10],让患者在入组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填表测量,其内容包括疼痛评级指数(Painratingindex,PRI)的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ale,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painintensity,PPI)3个部分。每次填表前均让受试者充分了解填表目的,填表过程中不清楚部分医生需予以解释,最后累计3种分值的总分作为疼痛程度的判定依据,得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中颈椎病的评价原则并结合干预前后的NPQ评分变化进行综合判定,制定标准。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身体功能恢复良好,可正常工作,经治疗后NPQ评分下降20分以上;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身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经治疗后NPQ评分下降10~20分;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主要包括肩、颈、肢功能改善,但不能完成轻体力劳动,经治疗后NPQ评分下降0~10分;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未发生变化,甚至加重,经治疗后其NPQ评分无下降或反而上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NP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PQ颈痛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治疗前后两组颈椎曲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2~C7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2~C7Cobb 角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大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C2~C7Cobb角)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F-MPQ简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MPQ简表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SF-MPQ)比较分)
2.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3,P=0.026)。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3 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11],隶属于“痹病”“项痛”等范畴,其发病多因风寒侵袭所致拘急挛痛、外伤劳损所致筋脉不利等。《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针法治疗颈椎病早在《素问·刺要论》便有记载:“病有浮沉,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刺有深浅,各有其理,无失其道。”疼痛作为本病的主要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以针灸为主的常规治疗手段,取穴、行针手法多样,尚无统一参考依据[12]。浮针作为一种现代针灸方法,结合了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基础医学,通过对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扫散来消除患肌,缓解症状和体征,在治疗颈椎病等疼痛疾病的临床实践中疗效显著[13]。再灌注活动作为浮针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法,不仅可以转移患者治疗时的紧张情绪,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浮针治疗效果[14-15]。再灌注活动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前者指患者主动活动特定关节和肌肉,后者指医者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研究显示,软组织部位疼痛与患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有关,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可以充分改变病变组织微循环,缓解缺血缺氧状态,从而使病痛缓解速度大大加快[16]。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知,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治疗组NPQ评分、SF-MPQ简表、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力佐证了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联合治疗优于常规电针治疗,且对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颈椎曲度的异常作为颈椎疾病和脊柱退变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之一[17],测量颈曲可以为颈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颈椎术前及术后评估、乃至颈椎生物力学研究等都可起到重要的作用[18]。颈椎曲度简称颈曲,是人体四个脊柱曲度之一,而且是脊柱活动最大的部分。颈曲前凸是人体维持运动协调、保持平衡等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颈曲一旦变小将改变整个颈椎的矢状面力线[19],从而减少颈椎活动范围,增加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应力,使椎间盘更容易退变和损伤[20],从而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等退行性病变,甚至可能出现压迫脊髓等严重症状[11]。因此,本研究中加入对颈曲变化的观察,采用国际公认敏感性较高的C2~C7Cobb 角作为观察指标[9]。此外,本研究选择CT作为诊断和曲度测量工具,由于CT不仅能够拥有X 线所能观测的内容,且分辨率更高,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直接对颈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大小、椎管与侧隐窝是否出现狭窄以及神经根受压等情况进行准确判断[21]。虽然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直接观察到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检出率更高[22],但在相同层厚的情况下,CT可以重建为任意角度,更好满足对颈椎角度测量的需求[23]。
综上所述,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起效明显,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可明显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有效缓解症状及体征,该疗法安全简便[24],易于推广。本实验局限性在于观察周期较短,未涉及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的长期镇痛效果以及颈曲变化的生物力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