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十年未来学校研究热点
——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与内容分析
2021-05-13鲍婷婷
鲍婷婷
(北京师范大学 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一、背景
“未来学校”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更像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并使用这一概念,“未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专有名词(曹培杰,2017)。从学校性质来看,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统化教育活动的专业机构,学校的教育活动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历史变迁来看,早期的学校具有浓厚的家族或宗教色彩,以书院、私塾等形式存在。到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开始向社会扩张,学校逐渐走向统一化和标准化,导致其更像是一家“生产”和“加工”学生的工厂。
然而,时代发展必然会导致学校形态的更新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规模、标准化的教育体系已难以满足人们对个性化、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3年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组建了覆盖全国300多所中小学校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是国内探索未来学校新形态的先行军。此外,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规划《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是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必将加速对未来学校新型样态的探索。
随着近几年未来学校的实践与理论不断涌现,对未来学校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但目前学界对未来学校研究热点进行综合分析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2009年至2020年为时间跨度,探究我国未来学校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发展演变,具有怎样内涵与意义?希望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为未来学校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二、研究样本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 (CNKI) 为文献来源, 以“未来学校”复合词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跨度为2009年至2020年,精确检索到文献307篇,进一步人工剔除会议综述、刊首语、学校介绍、新闻访谈等非学术成果类文献后, 最终得到样本文献168篇。研究主要采用科学计量法、知识图谱法、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样本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首先运用科学计量法分析文献的数量与学段分布情况,进而利用CiteSpace工具可视化未来学校研究热点,探索其发展演变规律,并通过内容分析法梳理未来学校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结果
(一)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1. 论文数量分布
以两年为间隔观察未来学校发文数量的变化(见图1),发现自2012年以来未来学校相关研究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从2014年以后,发文数量以倍速增长。可见2013年“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开局之年是未来学校研究的重要节点,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未来学校的研究热潮。同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发布《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教育部2017年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正式印发《教育现代化2035》,在此背景下未来学校的发文数量较之前有了很大突破。此外,尽管与其他领域相比,未来学校的发文数量仍相对较少,但互联网中存在较多信息源,如相关研讨会、博览会、新闻报道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未来学校的实践研究正在不断地推进,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1 未来学校发文数量变化趋势图
2. 学段分布
我国教育制度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包含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因此本研究将未来学校的研究阶段划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六个阶段,进而依据相关研究中是否明确提出或含有未来学校所赋能的教育阶段进行分类,需要强调的是理论上终身学习阶段包含前面五个阶段,因而划分学段时若该研究只强调了部分学段则不归为终身学习阶段类别,以此区分这六个学段的研究数量差异。对168篇文献进行学段分类后,得到表1(同一篇文章可同时包含对多个学段的研究内容)。其中,有关未来学校的研究近一半分布在义务教育阶段(44.3%);其次是高中教育(15.7%)和高等教育(7.1%),而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终身学习阶段占比较少,另外有23.4%的文章从宏观层面探讨未来学校的发展理念与特征,未明确指出学段。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学校相关研究对不同学段上的关注程度差异较大,学者较多关注在义务教育阶段,而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终身学习阶段的关注较少。
表1 未来学校研究的学段分布表
(二)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借助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功能来探究未来学校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在CiteSpace中选择时间跨度为2009~2020年,时间切片为2年,最终得到5个聚类主题(见下页图2):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核心素养、未来课堂和慕课。CiteSpace关键词聚类的本质是将中心性最大的关键词选为每一类的主题词,即这五个关键词在关键词网络中具有中心地位,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核心素养、未来课堂及慕课五个方面是未来学校相关研究的重点关注内容。
图2 未来学校研究热点聚类图
图3为未来学校研究热点时间线图谱,反映的是五个聚类主题的相互关系及演变趋势。从图中交织的连线可以看出,五大主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未来学校研究向前发展。其中,“教育信息化”出现时间最早,且节点与连线最多,从电子课本、电子白板到智慧学校、智能教育等持续受到学界关注;“学习方式”自2016年开始增多,反映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转变;“未来课堂”在2016至2017年间研究较多,涉及教师、教学、校园等多方面;“核心素养”在2016至2019年间持续受到关注,强调以课程为核心提升核心素养;“慕课”自2012年开始得到关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支撑。
图3 未来学校研究热点时间线图谱
(三)研究主题的内容分析
借助CiteSpace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学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减少了人工投入,但基于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存在局限性,从而导致对未来学校研究的剖析不够全面和准确,因此研究进一步建立了未来学校六维分析框架,以对未来学校呈现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未来学校建设有三层境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流程再造(尚俊杰,2014)。此外,如果没有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那么未来学校的建设仅仅是新瓶装旧酒,而课程体系变革是推动学校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学习空间、教与学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和其他六个维度(见表2),前文所述的主题聚类结果均可包含在内。并将文献类型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见表3),理论研究侧重于未来学校的变革特征、意义、策略等,实践探索则侧重于未来学校建设过程中的案例总结、实践反思等。
表2 未来学校六维分析框架
表3 2009年至2020年未来学校研究主题分布
依据六维分析框架,将样本文献划分为六个年份单元得到下页图4,反映出研究主题的丰富程度逐年增加,且2017至2020年各主题研究相对均衡。其中“课程体系”和“学习空间”持续受到学者关注,且在近几年数量快速增长,而“教与学方式”自2017年开始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理念”自2015年受关注度缓慢提高,“组织管理”自2017年受关注度明显提高。从文献类型来看(见表3),整体上理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实践探索,一定程度上说明未来学校领域理论发展领先于实践。下文将从分析框架的六个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图4 研究主题对应研究年份分布图
1. 教育理念
1)个性化
未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曹培杰,2017),主要体现在:①个性化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使学习更有目的性,如北京一中学开设了30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陆芳,2017)。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从课程开发到学习发生的全过程,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曹培杰,2018a),为学生提供认知、情感、工具等个性化的支持服务。③个性化的电子档案及学习报告。通过采集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数据,形成多种形式的电子档案,并基于学习分析等技术对学习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报告。
2)开放性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知识分子对知识的垄断,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只有树立开放的发展理念,未来学校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理念强调的开放性包括三方面:①时空的开放。让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曹培杰,2018a);②资源的开放。优质资源向全人类辐射,学校内部、区域间、城乡间、国内外等均可实现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此外,大量的社会教育资源也逐步向公众开放,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以及教育企业免费提供的学习资源等,因此要敢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上优秀的教育资源(曹培杰,2016);③组织体系的开放。教学服务不只由学校提供,也可以来自虚拟学校和网络服务等网络组织(于伟,2017),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网络融为一体,形成多方参与的育人新形态(张生,曹榕,陈丹,韩盼盼,齐媛,2018)。
2. 学习空间
1)融合性
学习空间融合是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使学习空间具有更大的延展性,更加开放,具体包含两层含义:①物理空间的融合,强调未来学校的空间设计要模糊学科间的界限,延展公共空间的学习功能,促进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等空间资源的相互转化(曹培杰,2017)。②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融合,通过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为师生创设灵活多变的适应性环境,推动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艾兴,赵瑞雪,2020)。这一方式既可减轻学校建设实验基地等的成本压力,同时有助于满足不同地域的体验和实践需求(张治,李永智,2017),构建支持学生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曹培杰,2018b),从而真正实现无边界学习。
2)智能化
智能化学习空间包含两层含义:以学习为主线的学习环境智能化和以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环境智能化。①学习环境智能化,打造以智能终端为学习载体的课堂并使之常态化。②校园环境智能化。打造全面感知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校园生活服务,记录学生的学业状态和实践活动数据,预测学生的健康指数(项阳,2015),实现人工智能维护校园安全等(周宝,杨现民,2017)。
3. 教与学方式
1)数据化
互联网中的所有平台都存在大量数据,数据在辅助教育教学中带来了极大便利。以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只能借助阶段性试卷,而现在借助大数据可以对学习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记录,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曹培杰,2016),既可以将数字化的学习内容推送给学习者(刘军,2017),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给予及时反馈。如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为学生开发自主学习系统,并引进国外合作高校的课程资源和慕课课程(张优良,尚俊杰,2018),通过建立数字平台与数字资源实现教与学的过程数据化。
2)自适应
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曹培杰,2017)。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主张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未来的教与学方式,则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而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学习系统将越来越了解学生,使“私人订制”学习模式成为可能。
3)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是促进学习高效发生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依据“情境”载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①技术提供学习情境为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打造易被学生接受的情境式学习模式,从而增强学习体验、促进知识迁移。②内容提供学习情境为主。基于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采用探究式、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学习(曹培杰,2017)。不论是哪种方式,情境学习的目的均为激发学习者兴趣,让学习真实、有效地发生。
4)学习支持工具
学习支持工具是改变教与学方式、辅助教与学过程的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学习支持工具由单一的辅助教师教学演示的多媒体转变为可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多元化工具,从课堂互动到协同编辑,从课件制作到思维导图,从题目识别到作业批改,从智能系统到虚拟实验室等,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功能性支撑。学习者可以利用学习支持工具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交流协作等(刘军,2017)。
4. 课程体系
1)课程资源的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要求我们首先要从课程体系上进行整合:①学科自身的整合。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基础,与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②跨学科的整合。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仅借助单一学科无法得到解决,而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为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手段,有助于促进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③社会资源的整合。将来,整个世界都会变成学生的教材。如博物馆、科技馆、实验室等资源与学校课程相整合,一方面可以作为学校课程资源的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学校教育投入的压力。④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相互补充,学生既可以选择线上课程,也可以选择线下课程(曹培杰,2017)。
2)个性化
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需要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一人一课表”的中高考教育改革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未来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丰富性角度入手,充分考虑兴趣驱动和个性需求(陆芳,2017),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家庭特点等选择课程(张治,李永智,2017)。另一方面,从不同的认知程度划分,构建符合不同认知阶段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性格特征(金艳,陈丹,张生,2017)。
3)聚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发展
未来学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未来的人需要具备解决未来社会不确定、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者提出,未来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适应性、责任感等变革性素养和全球公民技能、技术技能、人际交往等关键技能(张娜,唐科莉,2020),未来学校的构建必须以核心素养来统领(成尚荣,2017)。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出,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融入社会的关键是不能把知识、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分割。因此,未来的课程内容要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5. 组织管理
1)精准化
未来学校的组织管理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科学管理方法的统筹,才能最终实现系统的、精准的组织管理。学校可借助大数据和学习分析等技术,建立“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精准教育管理机制(曹培杰,2017),不断探索宏观层面的教育行政创新和微观层面的学校管理创新(张生等,2018),如教师队伍选拔、教学评估、评奖评优等。通过挖掘数据背后呈现的教育规律,不断优化教学管理过程与模式。
2)开放性
未来学校必须打破固化的组织体系,联结多方主体构成一个可参与、支持的体系(王小工,2018),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等开展跨界合作(曹培杰,2017)。2020年OECD发布《面向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教育四种图景》中提出,未来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将随着社会力量直接参与公民教育而逐渐瓦解(兰国帅 等,2020)。如目前社会上已出现的将学校部分课程体系外包给社会中的教育机构,由其承担篮球、编程、美术等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等。另外,弹性学制是未来学校组织管理开放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学校不再根据学生的年龄来划分班级,而以学生的能力作为评判标准来组织学习。
6. 其他
1)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
未来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发生了变化,教育评价必然需要一同改变。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两类:①强调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求教育评价与教育目标相匹配,从知识为本走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从单纯的分数评价转向包含综合素质的大数据分析(张治,李永智,2017)。②强调教育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北京四中网校联合全国50多个学校开展线上写作活动,并通过全体师生对学生作文的点赞、评论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价,同时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与评价方式的创新。
2)有关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
未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陪伴者、引导者,需要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更高质量、高难度的服务。有关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类:①师生角色的转变。未来教师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张治,李永智,2017),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和知识的协同建构者(徐晶晶,张虹,2018)。②对教师角色的高要求。未来教师的使命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促进他们应对不确定的未来社会的实践能力(严文蕃,2017),应具备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意识与能力(张新民,2016)。未来教师也要能够恰当地借助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如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挖掘每个学生的特征与学习需求。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运用科学计量法、知识图谱法、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至2020年我国未来学校相关研究的数量、研究主题等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2014年以后,有关未来学校的文章数量以倍速增长,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结论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 未来学校的研究现状
从整体上看,有关未来学校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但从2012年开始,未来学校相关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加,尤其从2014年以后,发文数量以倍速增长。从研究热点分布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2012年MOOC元年、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的发布,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电子书包、互联网等工具和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关。此外,未来学校的研究一半以上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次之,高等教育排第三,而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终身学习阶段的比例较低,均未超过5%,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教育变革多聚焦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趋势相似。
2. 未来学校的研究热点与演化趋势
使用CiteSpace工具对未来学校的研究进行聚类后得到5个主题: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核心素养、未来课堂和慕课。进一步通过时间序列观察未来学校的热点演变发现:2009至2010年较多研究关注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电子课本等;2011至2012年关注学习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教育等;2013至2014年关注交互型媒体环境、教师发展、慕课等;2015至2016年关注互联网+、课程体系、核心素养等;2017至2018年关注个性化学习、新型师生关系、学习资源等;2019至2020年关注学校形态、知识观、混合式教学等。可以看出,未来学校的关注要素不断丰富,且从关注技术应用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变革。研究进一步建立了未来学校六维分析框架,各个维度的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充分体现了未来学校领域正处于不断发展前进的阶段。
3. 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教育理念、学习空间、教与学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其他”六个维度梳理了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各维度的特征有助于指导未来学校进行实践探索。
未来学校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个性化与开放共享。学校教育从大规模的工业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育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报告等。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得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未来学校具有时空开放、资源开放、组织体系开放等特征。未来的学习可随时随地发生,世界就是学生的教材,社会多方主体联结在一起共同创设育人新生态。
未来的学习空间强调空间的融合性与智能化。融合的目的是拓展学习空间,从而满足师生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包括物理空间的融合、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智能化则从学习环境和校园环境两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以及精准、便捷的校园生活服务。
未来的教与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技术助力分析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据,基于对学情的精准诊断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同时,VR、AR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为学生打造游戏化、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情境,多样化学习支持工具的应用将从技术层面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的课程体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发展,强调课程整合与个性化。课程内容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核心,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课程体系需要从学科自身整合、跨学科整合、与社会资源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四方面进行重组。此外,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与个性化差异。
未来的组织管理强调精准化与开放性。借助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挖掘教育规律,实现系统的、精准的组织管理,打破传统学校固化的组织体系,与社会多方主体携手共同探索育人新生态。
未来的教育评价由以分数为主导转向包含综合素质的大数据分析,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未来的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储备、信息素养、整合能力等,引导学生不断探究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与引导者。
(二)现状反思
1. 未来学校发展的不均衡
未来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不同学段发展的不均衡。如前文所述,未来学校的研究多集中在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60%),而学前教育(3.8%)、职业教育(2.4%)、高等教育(7.1%)和终身学习(3.3%)占比较少。教育是国之大计,各阶段教育都应该被重视,但每一阶段又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未来不仅需要均衡各个学段未来学校的发展,也要不断探究各个学段的创新特征与规律,努力构建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未来教育体系。二是不同维度发展的不均衡。未来学校并非是以教育理念、学习空间、课程资源、组织管理等某一维度面向未来,而要以面向未来为核心,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重构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组织体系,推动深层次的教育体制机制变革,从而打造未来教育新生态。因此,研究者应关注未来学校变革的各要素,不断丰富未来学校的内涵,加速未来学校创新发展。三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均衡。未来学校的理论研究明显多于实践探索,这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未来学校领域并非坏事,但是实践是检验理论真伪性的必经之路。未来学校领域应加速实践创新,形成“理念先行、实践检验、总结经验、革新理念”的模式,以理念带动实践,实践进一步反馈于理念的良性循环。此外,对比国外未来学校的实践发现,国外政府在未来学校项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欧洲的未来教师实验室项目、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项目、芬兰的“FINABLE2020”项目、俄罗斯的“我们的新学校”项目等,我国在未来学校项目的政策主导、资金支持等方面稍显不足。
2. 缺乏对回归论知识观的认识
回归论知识观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的创新产物,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催化剂。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固化在书本中,是静态的、抽象的、分科的知识。回归论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类的所有智慧,是动态的、境遇化的、综合的知识。学校教育中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提纯部分,互联网中的知识可以还原为人类的全部智慧(陈丽,逯行,郑勤华,2019)。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知识的内涵更加丰富,信息、经验、态度、价值观等都是知识。然而,尽管未来学校领域已有较多学者开始关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提出要进行课程整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等,但未来学校所依赖的仍旧是传统的知识观,因而大多形式的教育变革都只是发生在表层,而无法触及其本质。因此,未来学校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要充分认识回归论知识观,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推动未来学校在课程体系、教与学方式等方面的突破性创新。
3. 缺少对社会网络交互现象及脑科学的研究
另一方面,未来学校领域缺乏对社会网络交互现象的规律研究。未来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依靠群众智慧解决,而互联网提供了不依赖时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信息共享和众筹社区(陈丽 等,2019),如知乎、微博等。人类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与他人、信息等建立连接的过程,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目前还尚不明晰,给互联网环境中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的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且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因此,研究者应关注社会网络交互现象的规律、本质等,以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此外,《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①指出,未来的学习是以脑科学为支撑的学习。但是目前人们对人脑的机理尚不明晰,可用于指导学习的结论则更加有限。因此,加强对脑科学的研究将是推动未来学校变革的另一重要手段。
当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本研究仅选取CNKI 数据库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未能涵盖该领域全部的研究结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其次是本研究仅对2009至2020年的国内文献研究趋势与特点进行讨论,未来在本研究基础上,有必要综合国外的研究进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注释
① 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 https://www.sohu.com/a/280324865_734486.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