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13严旭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预后效果重型颅脑损伤记忆力

严旭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骨瓣开颅术;记忆力;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7-0070-02

随着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事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颅脑损伤患者也有所增多。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急且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造成人体多种神经功能的损伤,引发机体内多项系统功能的障碍,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1-2]。由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处于昏迷状态,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因此,尽早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极为重要。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开颅手术方式能够消除患者脑组织的压迫,可帮助患者清除颅内坏死脑组织与血肿,降低其颅内压,但是仍有局限性如暴露的范围较少、骨窗的面积较小等,术后并发症较多[3]。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为新颖,该方法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随着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因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死亡率。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4例就诊于我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32例患者中18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20~68岁,计算年龄中间值(44.53±1.02)岁,颅内血肿8例、脑肿胀3例、硬脑膜下血肿7例、脑干损伤3例、合并脑梗死11例;研究组32例患者中有19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20~69岁,计算年龄中间值(44.86±1.12)岁,颅内血肿7例、脑肿胀4例、硬脑膜下血肿6例、脑干损伤3例、合并脑梗死12例。将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原则。参与研究的患者经神经外科学诊断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研究内容告知患者家属,其本人与家属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粉碎性脑损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缺失临床资料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先进行脱水、利尿、止血等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均给予降颅压、吸氧、加强营养等治疗。并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保持其呼吸道畅通。术后对所有患者采取腰椎穿刺以掌握其颅内压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为患者摆放手术体位,取平卧位,将患者的头部以45°角朝向未受伤的一侧,明确患者的病变位置,为患者进行开颅手术,采用适宜部位的马蹄形切口,骨瓣在6cm×8cm~8cm×10cm,完成开颅手术后仔细的将患者血肿以及坏死的脑组织清除干净,再进行去骨瓣减压处理。

研究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护理人员辅助其摆放手术体位,取仰卧位,将患者的头部以45°角朝向对侧,明确其病变部位,将患者手术一侧的肩膀抬高20°左右。在其颧弓上耳屏处向前1cm的部位做切口,从耳廓的上方向后上方延伸直到顶骨正中线的位置,接着顺着正中线向前至其前额部的发际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钻孔5~7个。采用带有颞肌的骨瓣或者游离的骨瓣,将骨瓣向颞侧骨窗翻约12cm×15cm,顺着蝶骨嵴和颞骨外侧的边缘处使用咬骨钳咬除颅骨并去除其骨瓣,接着将其硬脑膜切开充分暴露其脑组织,彻底清除其颅内坏死脑组织与血肿并进行止血处理。采取人工脑膜减张缝合技术对硬脑膜进行修补,再逐层缝合切口,对患者硬膜下或者皮下进行常规引流,引流袋的高度和患者头部平齐。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颅内压水平。②对比GCS评分以及预后效果,采用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评分中包括语言、肢体动作以及睁眼反应,分数在1~15分,得分越高表示意识情况越好;同时用该评分将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成5个等级,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较好为恢复显著;患者生活可自理但行为和认知等方面有中度残疾;患者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行为、认知方面有严重障碍为重度残疾;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但仍有呼吸与心跳为长期昏迷;医治无效死亡。③对比并发症发生率。④对比记忆力评分,采用WMS韦氏记忆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记忆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记忆力改善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版本,使用该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型数据用x±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型数据用%表示,用c2检验,计算后得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颅内压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d、5d颅内压水平均显著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发生颅内感染者1例,发生脑积水者2例,发生脑脊液漏者3例,发生硬膜下积液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研究组发生颅内感染者1例,发生脑积水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c2=4.2667,P=0.0338)。

2.4记忆功能评分对比。 对照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以及记忆商评分分别为(9.22±1.03)分、(8.25±1.88)分、(9.24±1.15)分、(95.57±2.34)分;研究组各项评分为(10.56±1.05)分、(10.57±1.81)分、(10.96±1.18)分、(105.34±1.89)分,研究组各项记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t=5.1536、5.0289、5.9050、18.3738,P<0.05)。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常见于车祸、头部受到钝器打击、高空坠落等意外引起的颅脑组织严重受损,典型的症状就是颅内血肿以及颅内高压等,患者会感到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不清、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12h以上的昏迷,隨着病情的发展可造成神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再次引发昏迷[4-5]。该疾病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通常会采取手术的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以救治,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减压术等,临床实践证明,对患者施以早期颅内降压可有效缓解其病情,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但是传统的骨瓣开颅手术会受到骨瓣的限制只能够对局部进行降压,治疗效果较为局限性[6-7]。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位置较低,骨窗的位置范围更广,可从患者颞叶的底部开始直接的降压。咬除蝶骨嵴后可对其外侧裂静脉实施降压进而让其脑疝还纳与脑脊液能够通畅的引流,避免发生急性脑膨出。该手术方式能够将患者颅脑组织充分的暴露,有助于医生看清出血来源并采取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可彻底清除硬膜下血肿以及坏死脑组织,改善其脑组织缺氧与脑灌注的情况,缓解其颅内高压状态并恢复其神经功能[8-10]。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可见,研究组的患者颅内压水平明显降低;GCS评分显著提高,恢复良好率较高,死亡率明显减少,并发生发生率显著降低,记忆力评分明显提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改善颈内静脉-桡动脉酸差与脑灌注压,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较好,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记忆力水平,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预后效果重型颅脑损伤记忆力
你的记忆力好吗
非凡的记忆力等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