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12商森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学生主体

商森钗

摘要:物理学科中科学探究素养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以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交流讨论共同设计出探究方案,自主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自由落体;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76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包括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反思[1]。以《自由落体运动》这堂课为例,我们来剖析如何把科学探究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一、实验观察,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小游戏:将纸片卷成筒状(长约8cm),教师手握纸筒放手后要求学生接住(图1);将同样长度的可乐罐放手后,要求学生接住(图2)。

活动1:将重的书和轻的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谁先落地?

活动2:两张大小不同材质相同的纸,把小的一张揉成团,将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谁先落地?

设计意图: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对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印象根深蒂固。从“小游戏”引入,让学生先形成错误的前概念。然后通过书和纸做教学道具,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且能使每位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与我们平时的认知发生冲突,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活动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未抽气的牛顿管,观察铁片与羽毛的下落快慢。

操作抽气后的牛顿管,观察铁片与羽毛的下落快慢。

设计意图:每一小组中放一牛顿管(图3),(淘宝上购买的牛顿管体积较小,方便抽气,满足每一小组都有牛顿管)通过牛顿管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近距离观察。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从而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用物理实验探究生活中的奥秘,感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教师拿出一根超大的玻璃管,直径约7厘米,这超大的体积与学生手中的牛顿管一比较,给学生强大的视觉震撼,已经有几位学生跃跃欲试,迫切想知道这超大的玻璃管里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这样,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理想化模型,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实验研究,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灵魂

1.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

活动1:有什么方法能够把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置和相应的时刻记录下来?(图4)

问题1: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如何安装打点计时器?如何选择重物?如何释放重物?

问题2:如何判断重物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师生讨论总结: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然后作v-t图。

问题3:如何根据纸带测量瞬时速度?

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思考讨论后得出,中间时刻的速度为该段的平均速度。

设计意图:用“问题”过渡教学环节,问题一环扣一环,不但引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即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方法),对物理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设计实验的能力,而且引发了学生对当前问题的高度关注,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经过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设计出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2.获取和处理信息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的纸带

活动1:怎样从纸带上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怎样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前后四人共同讨论并分工合作,最终设计出表格并测出数据(如表1)

说明:(1)每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为了打出足够的点,纸带要稍微长一些。

(2)表格中的时间t和位移x都是从起始点开始计算的。

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用描点法描出各点位置,电脑自动拟合得到v-t图像(图5),再利用软件中的数据处理功能拟合出该图像的斜率,即为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图6)。

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动手实验,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经历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处理数据,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获取和处理信息等的科学探究能力。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让他们自己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自始至终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

三、基于证据,作出解释,是科学探究的宗旨

学生自己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测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有几组学生测出的加速度值误差较大,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并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重力加速度的值,培养学生遵从物理事实、认真严谨的探索精神。通过推理、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把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分析结果,进行交流,是科学探究的升华

交流讨论1:你能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吗?

交流讨论2:若人的反应时间为0.15-0.4s,你能估算说明:课前做小游戏的学生为什么总是抓不住可乐罐?

设计意图:通过“测反应时间”的游戏,引导学生觀察、思考,将学到的简单模型的知识运用到复杂的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自己解释为什么抓不住可乐罐?自己揭开小游戏的谜底,前后呼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反思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当今时代,我们许多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较弱。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逐渐渗透科学探究素养,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谨慎求证的学习精神,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夏良英.探索物理规律教学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物理教师,2019(3):15-17.

[3]董友军.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物理教师,2019(3):30-32.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高级中学312400)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学生主体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