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1-05-12吴惠珍
吴惠珍
摘要:师生在深入研读英语课文、仔细推敲文本、领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合作编写英语课本剧。英语课本剧以舞台演出为呈现形式,集教学和娱乐于一体。本文基于英语课本剧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合理运用课本剧教学,有利于引领教学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生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编写;排练;展演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59
一、引言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化及素质教育要求的提升,许多教师积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交融、渗透和整合中提高学习效率,让教学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生活。英语课本剧正是适应师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二、课本剧定义
剧本为舞台演出提供台词、动作、气氛烘托等准备。师生在深入研读英语课文、仔细推敲文本,领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合作编写英语课本剧。[1]英语课本剧集教学和娱乐于一体。学生通过舞台设计营造氛围,再配合语言和肢体的应用,生动形象地诠释课本文本。
三、课本剧运用的理论依据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探究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2.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新一代学生应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与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具有正确感知、欣赏、评价美的能力。
3.符合情境认知理论。学生通过融入教学情境,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4.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主张教师必须“目中有人”,重视学情研究,重视将学生认知因素和情感体验相结合。
5.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
四、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
1.研究对象:在任教的初中学生中实施此课题的研究。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訪谈和行动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将在课本剧编写、排练和展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制作成调查表。汇总师生反馈的调查表后进行数据整理,探究课本剧的实践意义。
(2)访谈:和参演学生及观看师生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收集整理多方反馈的信息,及时对课本剧教学进行调整。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本剧编写、排练和展演过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改进和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五、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1.实践方法
(1)支架式教学。即教师先建立学习任务支架,再逐渐分解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最后撤去支架。[2]在课本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内化和掌握编写、排练和展演课本剧的技能,学生不断进行学习改进。
(2)抛锚式教学。即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合作亲身体验从识别到提出再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3]学生自主选择剧本,合作编写、排练、展演,并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改进,提升学习能力。
2.实践的步骤
(1)编写剧本
首先选定文本材料。方法一是直接利用教材文本。如八下U6 Section B“糖果屋”,本身是剧本,只需稍做修改。方法二是改编教材文本。如八下U1“公交司机和乘客救老人”,U6“愚公移山”和“皇帝的新装”,九年级U11“幸福者的衬衫”等故事均需改编。
接着研读课文文本并编写剧本。剧本与文本意境相符,主题积极向上。如:编写课本剧“熊猫”,学生第一版剧本和课文几乎不沾边,重头戏是自己设计的坏人偷走熊猫及坏人被警察逮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设计,保留坏人偷走熊猫及被捕环节,重点设计课文中的熊猫在饲养基地的生活,熊猫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们种植竹林,专家教育孩子关爱熊猫,社会团体筹款拯救熊猫,熊猫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环节,各小组分工编写,最后组长和教师串稿。
(2)排练剧本
课本剧的排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它既是教学,又融入娱乐因素。学生乐意扮演自己感兴趣的角色,他们会努力记住又长又难的台词,反复排练每个动作。如:排练课本剧“熊猫”,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模仿熊猫憨态可掬的动作。表演坏人偷熊猫时使用夸张的动作,墨镜、黑披风的外形,搞笑的语言塑造粗鲁的形象。倒卖熊猫时用浮想联翩的语言展示沾沾自喜,狂妄自大的气焰。被捕时则运用垂头丧气的肢体语言。专家教授学生保护熊猫的知识时同学们跃跃欲试,积极发言。义卖时热热闹闹,筹集钱款后同学们欢呼雀跃,与可爱的大熊猫合影时或蹲或站,摆出各种造型的其乐融融的场面通过精心设计,再三雕琢,形象有趣,接地气,且带有夸张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学生在一次次排练中不断提升表演和审美能力。
(3)表演剧本
剧本展演将课本剧上升到新的高度。如学生精心准备的课本剧“糖果屋”先后在学校艺术节和音乐厅展演。上场前我们根据舞台进行道具摆放设计,学生实地彩排,熟悉舞台。在大操场的艺术节展演,我们制作的PPT很好地将故事的场景切换和背景体现出来。在音乐厅,没有投影。我们设计学生举牌进行场景切换。学生互相打气鼓劲,密切配合,在众多家长和学生面前精彩演绎角色,赢得一致好评。学生综合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1)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结果
(2)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A.课本剧教学的好处。
(a)营造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和学习热情。托尔斯泰认为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b)全面培養学生素质,挖掘潜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少学生渴望展示自我。课本剧教学中有的学生当演员或导演;有的制作道具;有的组织排演,有的筹集、保管服饰道具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为校园生活增添色彩。
(c)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勇气,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如:吴敏同学在反思中写道:“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表情不到位,出场速度慢,感情不充分……但如果没有直面风雨的勇气,又怎能迎接雨后的彩虹呢?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与完善,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课本剧的进展逐渐步入正轨,我们也渐渐适应了舞台表演。”徐萌同学写道:“在舞台前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我们,而在后台,我们紧张的心情只有演员们能明白,这就是团队合作的神奇魅力!”
B.课本剧教学存在的问题。
(a)课本剧文本研读,编写及彩排时间精力消耗大。
(b)学生课业紧张,时间有限,戏剧知识不足,对文本研究不够透彻,经常无法充分诠释作品意境。
(c)课本剧表演很难做到全员上场。一些没机会或不愿承担任务的学生收获较少,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C.优化课本剧教学的对策。
(a)课本剧前期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知识背景准备和戏剧知识学习,如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等。
(b)课本剧编写过程减少预设,鼓励课堂展演动态生成。如剧本编写不面面俱到,演出不追求尽善尽美,鼓励学生即兴发挥,大胆创新。
(c)把握课本剧实施的度和教学效果。实施课本剧教学时应用心挑选合适的文本。既要有助于学生体验情感,锻炼能力,又要关注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
(d)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密切关注教育教学发展动态,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评价能力。
六、小结
从事创造活动,目光会愈发敏锐,心会愈发敏感。在编排和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展示个性化的人格品质,情感体验更深刻,思维更活跃。课本剧的合理应用使教与学相得益彰。教师实现实践性教学,变苦教为巧教,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拥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化苦学为乐学,英语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潇.课本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51.
[2]范美俊.数学支架式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07(5).
[3]周敏.抛锚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7(21):94-96.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二中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