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探析

2021-05-12杨锦昌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杨锦昌

摘要:非洲猪瘟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及潜伏期长的特点,导致养殖业的损失惨重,同时增加防控的难度,当前非洲猪瘟防控主要存在病毒环境流通、病毒检测不及时、防控信心不足三大难点。通过加强流通环节管控,开展全面检测工作,加大食品监管力度三种途径,增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效果,及时发现病猪或携带病毒的猪只,做好对应的扑杀、销毁及无害化处理,从而控制病毒的蔓延,规避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非洲猪瘟;猪瘟防控;防控措施

在我国经济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下,我国养猪业的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很多传染性疾病陆续涌现。其中非洲猪瘟已经成为养猪业的第一杀手,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食欲不振及皮肤、内脏的广泛性出血,尤其是急性死亡率已经达到100%,这对养殖户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此,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养殖户等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最大化从各个环节中防止或消除其病毒的传播,以此来保障养猪场的安全,从而达到理想的非洲猪瘟防控效果。

1非洲猪瘟的特点及危害

1.1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主要寄宿在家猪或野猪身上,尤其是家猪属于天然宿主。一旦家猪感染病毒,必会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当前,家猪间的传播途径多为呼吸道、口腔及蜱虫叮咬。注射治疗时没有消毒针头,或忘记替换一次性针头,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由于非洲猪瘟的潜伏期较长,基本上在4~9d,而感染途径会直接影响潜伏期的时间[1]。也就是说,当有猪群感染后,就会出现抗体水平的升高,导致病猪产生病毒血症情况,加之时间绵长,即便是康复后非洲猪瘟病毒也有可能存在组织之中,长达数周乃至数月。

当前,非洲猪瘟的防控,以全部扑杀为主,其有效且经济,但是非洲猪瘟病毒会在粪便、血液与腐败组织中存活一段时间,尤其是血液等体液里,最多存活期限为18个月,所以扑杀后要谨慎处理,尽可能将其消除干净。

1.2危害

1.2.1损失惨重由于非洲猪瘟的发病速度较快,加之传播范围广泛,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所以很容易导致市场上出现猪肉供应不足的问题,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不稳定[2]。同时,非洲猪瘟的发生,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影响范围很大,无法在短时间内根除,而养殖场主要以全部扑杀的方式为主,这就会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2.2防控難度大因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比较复杂、系统,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等等方面,大量的工作无形之中增加了兽医工作人员、疫情防控人员等工作压力[3]。尤其是非洲猪瘟的高传播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且需要足够的资金加以支撑。

2非洲猪瘟防控的难点

2.1病毒环境流通

很多活仔猪需要跨省、跨区域的频繁流动,而导致非洲猪瘟的不断蔓延。尤其是一些地区的不法商贩,将病猪或者携带病毒的猪肉、猪肉制品等非法贩卖到市场,成为非洲猪瘟的隐形传染源[4]。加之国际旅游的旅客在回国之时,若携带的肉制品处理方法不科学,没有将其病毒有效灭活,而成为环境中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有的养殖户想要增加经济利益,盲目引入种猪,引种后没有及时、有效地采取隔离措施而直接饲养,给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很多养殖场的建设没有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设计,比如猪舍过于简陋,使猪群易感染疾病。

2.2病毒检测不及时

如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就能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健康问题。但是很多养猪场缺乏检测工作,或者病毒检测不及时,而导致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不理想。加之部分养猪场对检疫工作的记录比较简单,甚至没有记录,使得很多数据不具有分析性,这样会难以及时发现猪群的整体健康状况,一旦猪只感染病毒,而养殖户没有及时应对,从而造成猪群的整体感染。

2.3防控信心不足

当前在缺少非洲猪瘟疫苗的背景下,生猪复养的难度较大。第一轮非洲猪瘟疫情,对养殖业的破坏力巨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已经打击了养殖者的养殖信心,甚至很多养殖户退出生猪养殖工作[5]。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快速蔓延下,养殖户没有放心、可靠的疫苗可用,加之中小型的养殖户出现疫情后,空置猪舍的洗消、复养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按照具体的防疫要求改建或重建设施造成养殖户的资金压力,另外没有优质的猪苗来源使得复养工作难上加难。

3非洲猪瘟防控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流通环节管控

在非洲猪瘟依然存在扩散、蔓延的背景下,所有养殖的上下游行业,都需要积极主动配合防疫工作,以便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上的生猪、猪肉制品等流通管控,尤其严格监管运输环节,尽可能从根源上控制大环境的病毒传播,控制好非洲猪瘟的扩散范围[6]。因此,监管部门需要根据相关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公告等内容,来保障食品的安全,维护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减少乃至杜绝流通环节生猪、肉制品扩散非洲猪瘟的风险。

同时,养殖户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来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降低引种风险。必须进行引种的,需要以科学的引种方式,全面检测种猪,以此来确保猪群的整体健康。引种之后,展开有效的隔离,在没有发现问题后实行混合喂养,以此尽最大程度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避免养殖风险的发生。

3.2开展全面检测工作

想要实现有效的非洲猪瘟防控,需要养殖户不断学习来了解非洲猪瘟,树立危机及安全防范意识,以便发现感染猪只后能果断、妥善地处理。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具体单位,以此来对猪只、猪舍及周边环境、生产物资等开展周期性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7]。比如猪只发烧,就要对其展开核酸检测,将疑似或确诊为非洲猪瘟的病猪,上报给当地的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病猪的立即扑杀、销毁、无害化的处理,避免病毒的扩散。养殖场要加大对防控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尤其针对没有达到具体防控要求的养殖场,要让其退出养殖以绝后患。

此外,对非洲猪瘟的全面检测工作十分重要的,应派遣专门的检测人员,对猪群的进食、运动及休息等情况加以分析,以便观察到豬群的异常,及时解决,第一时间抑制疾病的发展,以此来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养殖场要定期对猪群展开体检,详细记录体检项目,避免非洲猪瘟病毒的滋生。另外,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科普宣传,包括防控知识、措施及相关治疗的药物等,以便增强养殖户的自主防控意识与能力,帮助其重拾养猪的信心,并设立疫情反馈、报告等专用热线,针对瞒报、谎报或延报,以及阻碍他人报告疫情的人员依法惩处。

3.3加大食品监管力度

因为我国的厨余垃圾量较大,厨余垃圾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而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选用厨余垃圾作为饲料喂猪,来促进肉料比的提升和增重。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厨余垃圾中混入带病毒的生肉,生猪进食后会直接引发疫情的爆发[8]。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饲料的监管力度,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禁止从非洲猪瘟疫区、高风险区域调运生猪及其产品,严格集中处理厨余垃圾,从根源上杜绝病毒的侵袭。

与此同时,要明令禁止饲料厂使用猪血作为原料。饲料厂要做好厂区内外的生物安全管理,包括人员、车辆的消毒,尤其对于风险较大的原料,需要及时采样检测,确保合格后方可使用。不断优化与改进饲料的加工工艺,增加调质、蒸汽调制时间,以便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此外对于养殖场及周边的环境要做到三天一消毒,定期清洗食槽,从而进一步保障养猪的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传染病,其死亡率极高,一旦出现猪只感染就会导致疫情的爆发。因此,要高度重视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从各个环节上加强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监管,以便及时发现病猪或携带病毒的猪只,做好对应的扑杀、销毁及无害化处理,以此来控制病毒的蔓延,保障养殖场的安全,从而增强我国养猪业的养殖水平,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最终推动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宝娥,刘婕.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探讨--以汉川市为例[J].湖北畜牧兽医, 2020,41(8):11-12.

[2]郭强.探析我省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4):24.

[3]巫应强.非洲猪瘟防控的研究进展及关键措施[J].畜禽业, 2020,31(8): 20-21.

[4]李玫毅.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兽医导刊, 2019(6):95.

[5]郑瑾.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与难点[J].福建畜牧兽医,2020, 42(1):16-17.

[6]殷中兰,李勇.非洲猪瘟防控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家科技:中旬刊,2020(1):97.

[7]田学国.浅析当前基层非洲猪瘟防控现状与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 2020,16(7):56-57.

[8]罗朝胜.浅析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兽医导刊, 2019(10):103.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对非洲猪瘟的担忧是否合理?
非洲猪瘟影响有限 短期猪价小幅震荡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