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价

2021-05-12吴昊王明霞李丹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毕业论文

吴昊 王明霞 李丹丹

[摘 要]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掌握度的总测试,也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准。全面解析了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构建了高校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以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设置七项指标对该体系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毕业论文;论文质量;体系构建;反馈评价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信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19072)

[作者简介] 吴 昊(1986—),男,河南光山人,博士,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教学与科研研究;王明霞(1998—),女,河南驻马店人,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生物学科教学;李丹丹(1998—),女,河南周口人,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生物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1-0041-04    [收稿日期] 2021-01-07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機遇、赢得先机的重大战略选择。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及实践创造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办学必须从宏观到微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能够在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中得到体现。

高校人才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理科生而言,由于其所学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等多方面,有着与文史哲等专业截然不同之处[1]。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关于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基本技能提高程度的总测试,也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准[2,3]。由于学科特点,理科生平时接受的文学素养及文字水平训练相对较少,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一次系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写作能力的锻炼机会,对于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至关重要[4]。但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下滑严重,探究高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建立有效应对措施迫在眉睫[5,6]。本文分析了导致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因素,构建了保障体系,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阐述了体系构建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反馈评价,以供参考。

一、论文质量下降原因解析

(一)社会层面

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将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而该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公务员考试及寻找就业单位的高峰期,据统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实际参与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通常不超过五个月[4]。倘若学生要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并从中学到真正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科学知识,这点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尚未确定工作的学生,择业压力迫使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二)学生层面

部分学生忽视对图书资料及电子期刊的利用,信息检索能力弱、文献搜集的完整度严重欠缺;有些学生在选题时仅凭一时兴趣,研究方向不明确、内容空洞。相当一部分高校理科准毕业生不具备在实验室从事科研训练的经历,其所接受的专业知识停留在理论上,实践及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此外,部分已经通过硕士研究生笔试的学生还需在大四下学期准备复试,也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

(三)导师层面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衡。一位教师少则要带6~8个毕业生,多则要带十几个毕业生,且不少青年教师的教学及科研任务繁重,用于指导毕业生论文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从而无法对每位学生的选题及进展情况进行及时督促和指导。也有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不高,不具备指导学生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能力。此外,某些教师群体中还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论文指导的现象,一味地等待学生主动来找自己,学生不找也就不管不问。

(四)学校层面

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即使设置了相关课程,教师通常草草地上几节课了事或仅走个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科研写作能力的作用。部分高校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答辩环节没有标准可循,甚至没有明确的毕业论文功能定位,为了使学生尽快毕业,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上存在管理不严格、执行不规范等现象。此外,一些高校对导师的论文指导工作也未提出具体要求,任由教师凭感觉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体系构建方案及实施办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促使毕业论文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笔者尝试在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工作,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时代教育理念,构建和完善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一)具体构建方案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阶段普遍实行导师制,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由于本科生尚未达到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水平,本科生导师制也没必要严格按照研究生的导师制,而应以一种相对轻松、更加灵活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5]。学院教学秘书为学生提供各在职教师的相关信息,以便学生与感兴趣的导师联系,有利于其日后跟随导师进行学习并融入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学生与导师之间形成明确的沟通渠道,定期互动,使导师制真正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实践能力中发挥效用。

2.设置论文写作课。论文写作课应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文献检索与规范写作等技能。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可采用成立指导小组的形式,在文献检索与阅读、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学生全面指导。高校可根据各自情况,合理安排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

3.加大资源建设。学校对理科毕业论文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增加图书资料、数据库等基本资源建设,加大科研平台及图书馆的开放力度,使学生拥有充分的文献查找与阅读空间,了解学科前沿,进而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逐步地提升论文质量。

4.完善管理制度。尽早开展毕业论文写作动员,导师结合专业性质及学生兴趣点拟定备选题目,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答辩小组成员至少由三位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严格按照学生陈述、小组提问等环节评分。构建科学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针对指导教师、评阅人及答辩专家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

(二)依照时间节点的具体实施办法

1.大一开始即实行导师制,加强师生交流。如利用微信、QQ、网络教学平台及课堂休息期间进行全方位沟通,同时,授课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学术延伸,引导学生寻找其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2.大二时征集并统计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的兴趣方向,并据此研究方向组建教师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鼓励学生加入感兴趣的科研实验室,初步接触研究工作。

3.大三时可引导学生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并互动修改和投稿,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4.在文献检索与阅读、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大四上学期确定学生在实验室获得的科研数据作为其毕业论文数据来源,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论文格式进行撰写。

5.论文初稿完成后,由相关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员进行仔细审核并提出相应修改建议,同时,学校教务部门再次严格把关,以保证论文质量。

三、体系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效应

(一)体系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理科院系的项目经费及科研实验室相对充足,能够为毕业生科研选题及实验操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以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该院拥有“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已建成25个研究平台和专类实验室,近五年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约3000余万元。

2.在对比体系实施前后毕业论文质量时,院系保存了翔实的电子版毕业论文资源,可供研究分析。

3.院系教师的科研方向廣泛,能够确保以“多对多”的方式全方位指导学生。学院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7人,大多数教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4.学院已购置多个相关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库等,一些课题组还配备了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文献检索与查阅平台。

(二)体系实施的效用分析

1.避免论文选题盲目性。部分学生平时接受的科研训练量极低,随意选择一些综述类题目或前人已有定论的题目,缺乏创新性及应用价值,本体系的实施将及早对毕业论文题目及内容进行精准定位,有效避免盲目性。

2.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检索、阅读文献,有利于相关课题的开展。

3.确保毕业论文规范性。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结合,使教师的指导更专业、学生的科研方向更明确,可有效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四、体系实施效果评价

为了对体系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从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四个科研课题组中调出30份2021届理科毕业论文,其中15份为已实施质量保障体系的论文,另外15份为未实施质量保障体系的论文。共设置七项考核指标并赋予分值,每篇论文的总分为100分,各指标及其赋值依次为:题目的准确性(10分)、摘要的规范性(10分)、前言综述的完整性(20分)、材料方法的严谨性(10分)、结果与分析的逻辑性(20分)、讨论的科学性(20分)和参考文献的适用性(10分)。请学院内相关专业的正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对30份论文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取其平均值。并对具体评价结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一)毕业论文的最终具体评价结果简析

1.题目的准确性。进入课题组和未进组同学的得分相同。主要是因为2021届进组毕业生通过前期科研积累已提前与导师协商确定了论文题目,而未进组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也均由学院分配的导师自行拟定多个备选,随后再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或专业特长等自行确定,故这两组毕业论文在题目准确性上的得分基本一致(均为8分)。

2.摘要的规范性。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简明、确切地表述全文概况及重要结论。进入课题组的学生能够熟练把握摘要的构成框架及表述方式,中英文摘要均表述得规范、到位;而未进课题组的同学对于对摘要的概念模糊,他们的摘要写作过于简单、组分缺失、信息量不足,不能确切表达出论文的主要内容;部分学生撰写的摘要不够精练、篇幅超过限定字数,或是过多地对论文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关键词数量过多或过少、专业术语表述不当;外文摘要翻译不准确。进组和未进组学生的摘要得分分别为9分、7分。

3.材料方法的严谨性和参考文献的适用性。两组论文在这两项指标的得分上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进组、未进组学生的材料方法得分为8分和7分,而其参考文献的得分为8分和6分。理科毕业论文所选用的实验材料及其操作方法均要求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因为生物学实验一旦开展,其多个流程都是不可逆的,材料和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成败。如:进组的同学前期已完成大量预实验,其对于实验中植物品系、微生物菌株等材料的生物属性十分了解,在实验操作时能够准确选取实验材料,且实验方法严谨、可信;而未进组学生的实验材料及方法具有较大盲目性及不可预见性,导致实验结果可信度降低。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观点及方法的来源,是反映论文真实性的科学依据。未进组学生论文中存在大量伪引用及篡改二次引用等现象,且部分参考文献年代久远,无法反映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未进组学生的科研文献阅读量太小,他们不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自然无法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标引。

4.前言综述的完整性、结果与分析的逻辑性和讨论的科学性。进组和未进组同学的毕业论文在此三项指标上的得分差异最大,其分数依次为:18分和15分、17分和13分、18分和11分。主要原因在于:(1)结构。未进组学生撰写的论文结构层次不清晰,将不同等级概念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表述,内容越级越位现象明显,暴露出作者行文逻辑紊乱,读之令人费解。(2)素材。未进组学生在前言及讨论中使用的部分素材年代久远、甚至有些与其研究内容并无相关性,表明论文作者对领域研究动态的把握性不强、知识储备量极其薄弱。(3)观点。基本观点是统率全篇毕业论文的总纲,倘若基本观点存在谬误,则其他一切论点及论据均不能成立,整篇论文也就站不稳脚跟。部分未进组学生的实验数据缺乏重复性,仅凭1~2次实验结果就妄下结论,与科研主流结论相去甚远。(4)论证。机制阐述和论证过程是科研论文的本质。未进组学生的论文中论据欠缺、论证不畅、理据相悖、逻辑紊乱。其大讲自己的道理,却缺乏必要的论据支撑,且论证过程避重就轻、牵强附会。

综上,进组和未进组学生的毕业论文综合得分分别为86分和67分,表明本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于理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明显提升效果。此外,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在本体系的实施作用下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本次抽取的进组15份毕业论文作者中,有8人在校期间发表了学术论文,部分论文发表于《生态环境学报》《西南农业学报》等重要中文核心期刊,进组后论文发表率高达53%。

五、结语

以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通过构建高校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分析与整合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应仅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逻辑思维,使其初步掌握科研手段并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但具有普适性意义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学生、导师及教务管理者都应高度重视并参与,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实践最终实现论文质量的再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雪婧,张伟彬.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234-235.

[2]张丽,盖国凤,马德超.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5):158-159.

[3]林志芬,林思劼,仇雁翎,等.科研项目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和质量的影响[J].高教学刊,2019(6):191-193.

[4]邵瑞鑫,张辉,郭家萌,等.研究型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23-25.

[5]张玲.开放性实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2(9):20.

[6]路永照.高校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系统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1(1):78-81.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Science Graduation Thesi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 Hao, WANG Ming-xia, LI Dan-d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thesis is a general test for the mastery of the basic theories and the basic 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graduation thesis quality, and constructs 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science graduation thesis. Meanwhile, taking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e set up seve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is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thesis.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thesis quality; system construction; feedback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毕业论文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Word模板在毕业论文教学指导中的实践与应用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