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2021-05-12朱秀梅

黑河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朱秀梅

[摘 要]语文学科知识博大精深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课程思政,既能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形成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渗透思政教育,在写作训练及语文综合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政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自然融入。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自然融入

中等职业学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他课程也要把课程思政纳入其中,并且要办得越来越好,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责任和使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并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职业学校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忽视其思想政治道德的培养,这就导致中职学生的人文政治修养相对较低。鉴于这种形势,本文重点谈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其中,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健全、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中职语文课堂自然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自然融入课程思政,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一)课前布置任务设置目标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需要,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如在设计《沁园春·长沙》的教学目标时,根据中职语文课的特点,可以设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理解本词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②能力目标: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③素质目标:感受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斗争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中,素质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既是语文人文素养目标的培养,也是思政教育的内容之一。根据目标课前任务可以为①学习有关“词”的文学知识介绍;②学习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主旨意蕴;③伟人毛泽东及本词的写作背景,通过课前任务的学习,学生就能被伟人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远大抱负所感染,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课中巧妙挖掘教材中不同专题思政教育因素

随着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体系日趋完善,教师可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课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些都是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素材。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搜集挖掘出语文教材内容中含有的思政教育因素,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

1.青春年华专题

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5~17岁之间,他们一方面具有青春活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误入歧途,需要正确引导才能不迷失方向,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中职语文教师可利用这一专题让学生感受青春的魅力,品味青春的滋味,歌颂青春的理想。例如,讲授《永远的校园》时,在赏析北大特殊精神魅力的同时,让学生热爱青春、拥抱青春、珍惜青春、歌颂青春。在讲授《成长》时,赏析这一青春励志故事,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2.处事美德专题

生活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热爱生活的人们始终执着地追求着真与善的赤诚和纯净。在处事美德这一专题讲述《我的母亲》时,通过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感悟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让学生学会感恩,养成勤俭朴实、宽厚善良、坚韧刚强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精神,鼓励学生做明理、孝顺的一代。

3.人与自然专题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在讲授《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时,让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讲授《藏羚羊跪拜》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感受藏羚羊伟大、神圣、悲壮的母爱,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珍惜环境的意识。

4.心系家国专题

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永远的情结。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无数的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如在讲授《满江红》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系家国,胸怀天下,光复国家的爱国情怀。在讲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引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名句,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生命赞歌。让学生学会人生要有奋斗目标,要活得有意义,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今后能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贡献。

5.工匠精神专题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理念。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例如,用袁隆平、钟南山、曹德旺、柳传志等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优秀人物传记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认真钻研的精神;学习他们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精神。

6.传统文化课专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富有无穷的魅力,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类具有高尚的灵魂和崇高的品质。如讲解《庖丁解牛》时,讲授完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庖丁作为一个宰牛的屠户,具有怎样的职业精神?他给我们现在人怎样的启发?我们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怎样表现职业精神?这样,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学生转变观念,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进而提升职业素养。

7.写作训练专题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专题之一,也是思政教育的难点之一,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思想感情,思想积极上进体现正能量非常重要,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情感的过程。在写作题目的布置上,教师可以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一是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活动写。如可在5.12护士节当天,写关于护士的文章,感受护士的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可在端午节让学生写关于端午节的文章,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又能使他们感受先人的爱国情怀。二是结合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进行写作。比如环保、疫情防控等,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向榜样学习,传递正能量。三是结合应用文来写,比如求职信、自荐信、调查报告、倡议书等,这些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学生毕业后,终将走向社会,完成一个从学生身份向社会公民身份转变的过程。

(三)课后拓展延伸时融入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的学生和基础教育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不同,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时也有所不同。基础教育更注重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而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偏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劳动技力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课要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在作业的布置上应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完成作业,不拘泥于课文,可以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既对课文的内容有收获,又对课外的动态有所了解。如布置《职业》的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观察各行各业的特点,并根据自己对“职业”的感悟拍成一段视频,结合视频谈谈自己对“职业”的看法,体会什么是职业理想,什么是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从而达到认识职业,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及相关的文学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传达给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充分發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2-14.

[2]杨茜,杨世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研究[J].中国培训,2017(4):39.

[3]徐放,王梅.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尝试[J].文教资料,2018(28):22-23.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