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自杀的教育启示
2021-05-12王月绮
王月绮
摘 要 从心理学视角看,学生压力性自杀的原因在于无法建立自我同一性,无法形成社会身份的延续感和同一感,最终产生学习、生命的无意义感和自罪自责心理。教育应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上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从而有意义地生活,建立真正爱自己、珍惜自己的内在形象,成为有责任感、有意义感并自爱的社会人。
关 键 词 压力;自杀;自我同一性;无条件积极关注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4-00-02
近年来,大中小学生因压力导致的自杀事件频发。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处在相仿的年纪、有着与大多数人相似的成长经历、过着相似的学习生活。正因为这一群体中的大多人都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所经历的或许我们曾经甚至正在经历着。在没有遇到创伤事件时,压力通常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很多学生的压力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偏差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压力之下包含着哪些不容易被关注的因素,我们的教育是否还存在着欠缺?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考察。
一、教育应该让人明确学习意义和人生价值
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从迈入校门开始,家长、老师就不断告诫要好好学习,但是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得到的答案经常是“是为了你好,长大就明白了”“学习才能有出息,才能有好工作,才能改变人生”“学生就是要学习,不学习你还想干啥”之类空洞回答。什么时候才算长大?为什么要有出息?好工作除了赚钱还有什么用?人生为什么要改变?学生就是要学习,但“学生”只是漫长人生中众多身份中的一个,那以后不当学生了呢?所以很多人的学习都是空洞的、“行尸走肉式”的,他们为了一场场考试去解题,熬过了小学、中学;他们为了文凭熬过了本科。凭借着优秀的应试技巧和专业知识,好不容易来到了研究生阶段,这时候科研击败了以前所有考试,当之无愧地成为一座压得喘不过来气的大山。因为它枯燥,“见效慢”,没有老师手把手教。这是一场持久战,打不好还会影响毕业,影响今后的工作。但有人曾告诉说,读书就是为了找好工作,可不能延迟毕业。这时候,所有的数据都变成了毫无灵魂的工具。看着那一堆繁杂的数据,感受不到它背后蕴含着的能揭露世界真相,帮助探索世界的乐趣,而只是让人抓耳挠心的“烦人虫”,恨不得立即砸破电脑让它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此时的世界一片糟糕,没有意义的数据、延迟毕业、艰难的就业形势……简直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研究生,如果不能顺利毕业,让自己有个好工作,那还怎么活下去!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好工作?我们马上就不是学生了,那还能干什么呢?妈妈不是说等我们长大了就会明白吗,为什么现在反而越来越不明白了呢?那就让它结束吧。又或者是顺利毕业,找了一份还可以但也不怎么喜欢的工作,支撑自己干下去的动力就是那份还看得过去的工资,或是因为暂时还不能切断经济来源,虽然对工资不满意,但也总比没有强。三天两头想换工作,但是下一个工作又比上一个强多少呢?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同一性,这是一种能感觉到自己是连续的、统一的整体,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位置的一种状态。通常人们会在青春后期至二十岁左右,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同一性危机。主要是因为此时已经开始逐漸独立,脱离家庭、父母,但还需要从学生转化为一个社会人。此时通常会思考一些重大问题,比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形成一个协调一致、具有独立风格的自我,就容易陷入到同一性混乱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连续感,不清楚或回避考虑个人的品质、目标、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价值观等,最终导致自我评价低,难以承担生活责任,导致慢性压力。而能够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们能感受到自己的连续感,找到在社会上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勇于承担生活责任。所以学习的意义必须结合自我同一性进行考虑。虽然中小学的知识相对于高等教育知识或工作中的应用性知识简单,但即便是简单的知识,也是我们日后解决问题的关键。若不明白基础知识,想在日后有更深入的学习基本不可能。比如为了治疗抑郁症,有人开发了一种疗法。为了验证疗法是否有效,应该进行临床实验并且通过数理统计得出科学结论。为了进行数理统计,就需要具备中学的概率、线性方程、命题等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在中小学就明白所学概率论、函数能够解决这类问题,那一定会更有意义地学习,而不仅仅为了考试。所以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改变世界,也就是应用;另一种是认识世界,也就是所谓的揭露世界真相。所以带着这样的学习目的丰富知识、掌握技能,学生的学习才能被赋予意义,考试高分、顺利毕业就成了随之而来的附属品,一个个乏味的数据也将变得充满乐趣和意义。最终我们将带着自己的技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建立延续感和同一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二、教育应让孩子更爱自己
绝大多数由于压力自杀的学生都存在自罪自责的表现(排除抑郁症的病理性症状),他们并不爱自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教育观点。具体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自我意识觉醒的这段时间内,主要是凭借着自己的天性行事。在这一阶段,孩子还不会内省地评价自己。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发展,人们会形成对自己的评价。此时不仅会从内部对自己进行评价,还会从外界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将其纳入到自我概念里,形成自我的一部分。此时接触最密切的父母,就成为首要参考对象。如果父母以他们的世界观去评价你,就无形之中或多或少将他们的形象纳入到自己的心理体系中。个体就可能会为了得到他们的赞扬而去做一些“正确”的行为,但却忽视内心的感受。比如小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扮演乖孩子或故意恶作剧,以及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等。此时个体为向外寻求他人的认同而时常忽略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陷入矛盾状态,最终导致失去“爱自己的能力”,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病态。但如果在早年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够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我”,都不用担心丧失父母的爱,那么孩子就会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成长成一个我们常说的“有主见”的孩子。当然需要强调的是,父母需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和引导,但是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应就事论事。父母批评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孩子这个人。大人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成功完成社会化。有主见的孩子对自己充满爱,遇到挫折、犯错的时候,会判断哪些过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哪些是他人应该承担的。即便是自己应该承担的错误,也不会归结为“我”的内在评价,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值得爱的独立个体,不自罪自责。只要自己还是爱自己的,就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不会伤害自己。
自杀是对自己生而为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一刀切”式的逃避。因此,为了减少这样的悲剧,首先,教育应让孩子明确自己在社会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从而有意义地生活。其次,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真正爱自己、珍惜自己的内在形象。如此,教育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意义感并且自爱的社会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 100817)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