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 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第二轮蒂姆和张之臻技战术对比分析

2021-05-12王振国朱丹阳宋何丹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期
关键词:蒂姆技战术发球

王振国,朱丹阳,宋何丹

(1.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北京 100084;2.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13)

中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中网)是经国际网球协会批准,自2004 年起,在中国北京举行的每年一届的男女综合性网球赛事。张之臻作为中国男子网球历史上第1 个连续2 周在巡回赛取胜的球员,寄托着中国男子竞技网球的希望。本文从张之臻和蒂姆身体形态、发球、失误率及网前把控等方面,对两人全场技战术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张之臻与蒂姆的技战术,寻找张之臻自身短板以及与高水平顶尖球员的差距,以期为我国男子球员提供一些经验,推动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 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第二轮蒂姆和张之臻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获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网球技战术文献,进而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2 名网球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分析其网球技术特征,统计各项及时得分情况,以获取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对全场比赛的相关技战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一系列相关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球员身体形态分析

目前我国网球技战术的研究大多不涉及运动员身体形态方面,忽略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去谈技战术是不完整的。网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身体形态、技术及战术是决定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运动素质、身体形态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同时运动员身体素质又是技术的基础。身体素质离不开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决定着运动员的打法、比赛风格及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综上所述,身体形态决定着运动员的技战术,研究网球技战术一定离不开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蒂姆身高185 cm,体重82 kg,克莱拖指数443;张之臻身高193 cm,体重87 kg,克莱拖指数450.8。根据数据可以发现,蒂姆与张之臻身高差距较大,体重相对持平。有研究发现,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身高在187±0.54 cm,体重在81±7.71 kg,科托莱指数431.36±29.27。由此视频观察以及数据对比发现,蒂姆身体形态特征更适合网球运动,在力量、移动速度方面均有优势;张之臻身材较为高大,在全场防守面积及发球方面有优势,但在一定程度会限制其底线移动。因此,蒂姆更适合底线型打法,而张之臻更适合于底线+上网结合型打法。

2.2 发球分析

2.2.1 发球稳定性与得分率分析发球作为网球最重要的技术,是比赛中最重要的得分武器,受到众多教练与运动员的重视。发球是唯一一项不受对手干扰的技术,发球好坏直接决定着比赛的走向。网球规则规定每1 分球员都有2 次发球机会,分别是一发与二发。稳定高效的一发是男子网球运动员保下自己发球局以及最终取胜的关键。由表1 可知,蒂姆发球稳定性及得分率明显高于张之臻。蒂姆一发进球率高、得分率高,二发得分率更是达到77%。强力的稳定一发是得分最重要的手段。蒂姆通过较高的一发进球率,给自己正手进攻创造良好条件。蒂姆的一发不仅稳定,而且旋转和力量兼具。一般来说,球员一发得分率会高于二发得分率,但是蒂姆的二发得分率高于一发得分率,说明蒂姆二发也非常出色,可以最大程度地压迫对手,为自己的侧身正手进攻提供机会。

通过对比发现,张之臻一发进球率较低,为53%,且得分率仅为59%,而二发得分率仅为54%。两盘比赛中,张之臻被迫的3 个发球局,均是在发球端出问题,一发不进,二发不够强势,最终被破发。张之臻一发进球率低,不能最大限度短回合拿分,常使比赛陷入底线僵持,导致体力消耗大,且和蒂姆底线对抗得分率也较低。比赛中张之臻的很多失误都是在一发之后的进攻过程中,包括机会球与网前机会球失误。在平常训练中,张之臻应该加强一发训练以及发球后衔接机会球的训练。

表1 2019 中网R2 蒂姆与张之臻发球稳定性与得分率数据

2.2.2 发球速度与落点分析发球速度是衡量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极其重要的因素,发球速度直接决定发球质量。同时,发球速度又是发出ACE 球的重要条件。发球速度主要受运动员身高及力量素质的影响。在网球比赛中,较快的发球即使不是ACE,也会最大限度地冲击对手,为下一拍进攻创造条件。在现代网球运动中,身高是影响发球的重要因素,身高不仅影响球速,而且对发球进球率也有很大影响。蒂姆身高185 cm,张之臻身高193 cm。但从表2 中可以看出,张之臻与蒂姆在球速与ACE 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尤其在二发球速上,蒂姆一发最快210,张之臻一发最快200,蒂姆二发最快178,张之臻二发最快165,且在一发二发平均速度上,蒂姆均高于张之臻。全场比赛中蒂姆有5 个ACE,张之臻仅有1 个。蒂姆与张之臻身高有较大差距,正常情况下张之臻发球会略强于蒂姆,但是现实情况却相反。究其原因可能有2 点:(1)张之臻的力量素质较差;(2)技术环节差错。网球发球技术相比于其他技术较为复杂,动力链更长,对于运动员全身协调柔韧有较大要求。

表2 2019 中网R2 蒂姆与张之臻发球速度与ACE 数据

角度与速度均是好发球的重要基础。分析整场比赛,蒂姆的发球优势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更体现在发球角度的刁钻上。蒂姆一区和二区一发均是外角较多,二发一般一区发内角、二区发外角,中路追身发球较少。张之臻发球落点较为保守,发球角度受限,尤其二发偏弱,给了蒂姆很多侧身正手接发的机会,因而从发球开始就处于劣势。网球比赛中,发球角度大,会让对手最大限度偏离球场,进而进攻空挡位,这点在一区和二区外角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发球落点是受身体素质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的一个因素,通过训练可以很明显地提高对发球落点的控制,因此张之臻也应多进行发球落点训练,力争角度撕开,为进攻创造条件。

2.3 失误分析

网球是一项失误率较高的球类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竞技网球更多比的是谁失误更少,更好地稳定回球。据统计,网球比赛中只有大概15%的分数是通过自己刻意打出来的,大多数的得分均是依靠对手失误。网球的失误分为受迫性失误和非受迫性失误。受迫性失误是指在对手进攻时,运动员给自己造成压力的时候出现的失误,非受迫性失误是指自己在进攻过程中或者双方均势僵持对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现代男子网球更多的是提高稳定性,减少非受迫性失误,避免无缘无故送分。

全场张之臻非受迫性失误高达18个,然而对手非受迫性失误仅为8 个,尤其在第两盘,更是将非受迫性失误控制在2 个。张之臻在出现机会球时把握较差,出现较多非受迫性失误。全场比赛两人制胜分方面基本持平,但是张之臻却输掉比赛,与其非受迫性失误较多有着直接关系。笔者通过观察全场比赛发现,张之臻非受迫性失误多集中在底线僵持上,同为底线进攻型打法球员,蒂姆却能控制失误率,原因值得反思。因此张之臻应更重视非受迫性失误的控制,加强底线击球稳定性以及网前机会球的控制。

2.4 网前分析

现代男子网球已经进入底线时代,球员在比赛中多处于底线僵持状态,较少主动上网。网前得分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力消耗,力争最短时间内取分,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士气。因此,现代网球运动员不仅重视底线得分,也很重视网前得分。

表3 显示,蒂姆第一盘上网7 次,得6 分;第二盘上网7 次,得4 分,全场上网14 次得10 分。张之臻第一盘上网13 次仅得5 分;第二盘上网11 次,得5 分,全场上网24 次得10 分,网前得分率不足五成。通过全场观察以及数据统计,张之臻上网频率较高,主动上网意识较强,但是得分率较低,经常出现简单失误。反之,蒂姆上网次数较少,但是得分率较高。究其原因,在于底线对抗端张之臻处于弱势,只能较为冒险多次上网尽可能将在往前拿分。从某种角度来说,上网是属于对抗中一种示弱的表现,上网简单高效得分的同时也容易被打穿,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对于上网时机以及网前技术都有较高要求。而张之臻上网时机把握的也不好,因此得分率较低。

表3 2019 中网第二轮蒂姆与张之臻网前得分数据

3 结论与建议

3.1 张之臻与蒂姆身体形态适合网球运动;相比较而言,蒂姆是网球运动员黄金身体形态。

3.2 蒂姆发球稳定、速度快、角度大、变化多,能够根据场上变化及时调整;张之臻发球稳定性不够,变化较少,关键分发球较差。

3.3 张之臻底线能力相对于其他技术较好,但是底线稳定性不够;上网意识较好,但是网前得分率较低,网前技术相对短板;而蒂姆底线稳定暴力,上旋充足;蒂姆上网较少,但是得分率较高。

3.4 蒂姆关键分把握能力强,破发效率高;张之臻心里素质较差,面对关键分不够坚决,关键分战术贯彻较差。

猜你喜欢

蒂姆技战术发球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圣犬
绘画天才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
抓住自己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