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科研场所6S管理模式研究

2021-05-12李洪烈张素琴王倩

物流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员场所物品

李洪烈 张素琴 王倩

摘  要: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是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平台。文章在分析军校科研场所的重要作用及管理現状的基础上,探讨6S管理模式应用于科研场所的重要意义,并详细阐述了6S管理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科研场所;6S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sites are important platforms in military academi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military academies scientific research sit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6S management mode appli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sites, and describes its application in detail.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sites; 6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1  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的重要作用及管理现状

1.1  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的重要作用

左铁镛院士曾说过:科研场所是院校的半壁江山。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是教员进行科学研究、学员进行动手实践的重要平台,是院校进行学科建设、施训改革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是为部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科研场所建设、管理工作是军队任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院校教学、科研和为部队服务质效[1]。

1.1.1  是各专业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

“实战化”要求院校紧跟部队需求,引领部队发展,军队任职院校要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大多数的科研成果是在科研场所产生的,出“作战顶用”成果、培养“部队管用”人才,需要先进的装备、仪器、设备、设施、实验器材作为支撑,需要不断的研究实验作为基础,因此,科研场所是教员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重要平台。

1.1.2  是实战演练的重要平台

随着实战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部队实战需求、岗位发展的专业人才,是任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为战而教”是教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操作”是学员的必备技能,教学施训要做到“理实一体”,开展实验教学,进行实战演练,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需要科研场所这一重要平台。

1.1.3  是学员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平台

军队任职院校以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具备适应部队发展和任职岗位需求的军事人才为目标。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军人形象和气质,注重官兵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和践行共同条令,认真执行科研场所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各项纪律,严格落实各项标准,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有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等。科研场所为上述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重要平台。

1.2  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管理现状分析

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科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训练任务和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当前,科研场所管理存在重外在环境建设、轻内在制度建设,人文氛围不足,使用及操作流程不够规范,规范管理层次不一,教员、学员人员精神风貌不一、职业素养养成不足等现状。

1.2.1  规划布局缺乏系统理念

部分科研场所在功能区域划分、场所整体布局方面缺乏系统理念,各类实验仪器、设备的留存、未来更新缺乏统一规划,实验仪器、设备、器械、工具存放区位、实验操作区位预设预留考虑不够到位,仪器、设备、器材、材料等的摆放布局、方式与操作流程的匹配契合不够合理。

1.2.2  场所使用缺乏规范管理

部分科研场所的操作台上、实验仪器、设备上工具、器材、文件资料随意摆放、违规摆放,各类实践操作用材料任意堆积,垃圾废物随意丢弃,实验结束后不能按时按规关闭设备、及时整理归类设备、工具,导致实验器材、物品的损坏、挪用、丢失现象发生,实践场所的每次整理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1.2.3  职业素养缺乏养成机制

在人员职业素养养成方面存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员认为科研场所反而是“法外之地”、“随意之地”、“自由之地”,教员和学员在各项规章制度、标准执行方面不够严格,“落地”不实,守纪律、守时间和守标准做的不够到位,个别教员的规范示范作用不够明显,按规行事的作风养成不足,积极主动的精神不够。

2  6S管理模式应用于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营造整齐有序的教学研究环境

对科研场所进行的整理、整顿和清扫,这是提高科研场所空间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的基础,也是形成一个整齐规范科研场所环境的前提。通过“整理”和“整顿”,将科研场所的物品进行归整,保留所用,清除无用,腾出空间;然后按照使用频率及取用方便的原则分门别类、放置整齐,大大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并有效避免出现差错[2];通过“清扫”,使科研场所的卫生死角清除,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预先发现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通过“清洁”,养成对科研场所环境认真、及时维护的习惯,并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安全”,落实制度,进行安全操作,预防事故发生。

2.2  有助于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落实

科研场所能良好运行,需要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按照6S管理的要求——工作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促进科研场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场所管理规定、安全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定、业务实操流程、实操规范等,使所有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在6S管理的推进过程中,通过各项制度、考核可促使各类人员实操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3  有助于保障场所和人员安全

6S管理的推行,通过“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从定期清理物品、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定期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密切监视各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所处状态,规范疏散通道、设置各类警示标志、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规范人员行为,注重按章行事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各项安全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防止意外的发生。

3  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场所6S管理模式的应用

3.1  整  理

整理就是区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物品,找出与教学与科研相关的物品,且必需品只保存合适数量。目的是腾出空间,简化管理对象,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为:(1)明确必需品与非必需品。必需品是指开展教学科研时所需要的必要数量的物品,不足则影响正常工作开展或教学效果。非必需品主要指,一类是与科研场所业务无关的物品,如其他科研场所存放在此的物品;第二类是物品本身不被需要;第三类是物品本身被需要但数量太少或者不常用。(2)分类原则。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分类原则是:利于工作、方便管理、立足实际。

3.2  整  顿

整顿就是在科研场所中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摆放,排列整齐,并加以标识。目的是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可采取“四定”原则:定数量、定位置、定方法、定标识[3]。具体为:(1)定数量。①优化设施、设备、物品、材料存储方式。②设施、设备、物品、材料保持最佳数量,以满足工作为宜,力求数量最少。(2)定位置。①综合考虑科研场所空间,根据教学与科研需要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如图1)。②物品定位。在各个区域将留下来的设施、设備、物品、材料分门别类摆放在固定位置(如图2、图3)。(3)定方法。可采取立体放置、行迹管理。如洁具存放柜,体现了立体放置原则,使科研场所各类清扫工具完整地摆放在一起;各种材料立体存放(如图2)、各种文件资料统一存放于文件柜中,便于整理与查找(见图4);在工具柜内设置凹槽,将各类工具按类型归类放置,按尺寸、型号依次摆放(见图5)。(4)定标识。在各类操作设备、移动工具箱的前方地面标识相应名称,有故障的要注明故障原因,同时设备编号要明确醒目。在各设备上比较显眼的位置放置“使用注意事项”的指示牌;在移动工具柜各个抽屉外面粘贴工具名称标签。

3.3  清  扫

清扫就是清除垃圾,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科研场所的地面、各类设施设备、工作台、货架、货柜等干净,无任何杂物。目的是稳定品质,减少伤害。主要做法有:(1)扫脏。清扫场所内垃圾、灰尘、粉尘、纸屑、泡沫、蜘蛛网等。(2)扫乱。清理重置科研场所内随意摆放的设备、工具、油管、物品、器材等;文件资料放置不整,定期对暂存区内的非必需品进行清理等。(3)扫差。为确保设施设备性质良好而进行的检查维护保养等。

3.4  清  洁

清洁就是维持整理、整顿、清扫所达到的状态,固化取得的成果,并且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目的是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述3S成果,达成教学科研规范常态化。具体做法有:(1)维持前3个S的状态。保持科研场所各个区域的地面、墙面、台面、桌面、干净,通道顺畅,保持干净、整齐。各类机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状态良好。(2)明确制度。明确科研场所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规定、实验操作流程、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资料管理规定、人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同时,定期检查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5  素  养

素养就是教员、学员严格遵守学校关于科研场所各项规章制度,培养教员、学员良好的工作习惯。目的是通过教员示范、引导,学员遵规守章,积极主动,习惯良好。具体做法有:(1)依规行事。教员必须身先示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为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各实验室负责人带领实验室人员认真学习科研场所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采取“教员+学员”负责制,明确个人职责,做到心中有法,依规行事。(2)提升素养。在军队任职院校科研实践过程中,教员要带好头,要求学员时刻保持良好的人员形象和气质,注重礼节礼貌,将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融入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培养学员的规范意识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养成自觉执行的习惯。

3.6  安  全

安全就是重视科研场所安全教育,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范于未然。目的是建立安全工作环境,保障人员和物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主要做法有:(1)加强安全教育。“安全第一”不能仅作为一句口号或标语,要印刻在每一位人员心中,时刻紧绷这根弦。分析所在科研场所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细分防电、防火、防水、防盗等。(2)检查整改。制定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明确奖惩。如有事故隐患,及时制止,如有违章作业、擅离职守等情形发生,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下令整改,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维修作业过程安全。

参考文献:

[1] 樊向党,杨炳恒,黄葵. 6S管理理论在开放型实验室中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7):294.

[2] 赵越.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2):272.

[3] 董振旗,刘鹏,陈桂明,等. “6S”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411-412.

猜你喜欢

教员场所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