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

2021-05-11耿凡刘琼莲

行政与法 2021年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四史价值

耿凡 刘琼莲

摘      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历史虚无主义被确定为一种虚无无产阶级历史的反动意识形态,其理论基础是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四史”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直接否定了历史虚无主义关于历史的歪曲。“四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实现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的否定。加强“四史”研究,深化“四史”教育,坚守“四史”底线,坚决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是对党成立百年的最好纪念。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四史”教育;历史虚无主义;建党百年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1)04-0001-11

收稿日期:2020-02-20

作者简介:耿凡,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刘琼莲,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项目”委托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QMWT05。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断,为我们理解世界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世界之“变”有诸多具体体现,最重要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百年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将实现。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则随着中国崛起步伐的加快不断升级。在经济上,以贸易战为武器,制裁中国企业,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在政治上,扶植反华势力,宣扬中国威胁论。在文化上,加紧意识形态渗透,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历史,攻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已然成为斗争的重要战场,我们要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武器,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定位

用“四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需要的理论前提是“四史”与历史虚无主义处于同一层次,只有这样,二者之间才能形成一种对应关系。但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本身尚存争议,因而用“四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上变得困难重重。只有先行明确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定位,才能实现用“四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

(一)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三种理解

近年来,学界非常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不断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形成了对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三种理解①。

第一种观点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通常理解,即“主要表现为抹黑英雄人物,要求‘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质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否认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地位等,其实质是企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2]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错误社会思潮的角度理解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虚无主义看作一种反动的意识形态——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抹黑历史人物、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社会建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由于这种理解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定位历史虚无主义的,可以将其称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解读”。

第二种观点将历史虚无主义定义为:“一般指不承认历史及文化传统的继承性与连续性,把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看成是彻底的断裂,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轻率地对待各种历史与文化,漠视人文精神传统的内在传承及其教化意义。”[3]这一定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界说相对抽象,其核心在于要求从历史和文化两个角度概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方面,这一观点基本继承了“歷史解读”的核心思想;在文化方面,深化了对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重点研究了否认传统文化倾向的理论来源和当代表现以及二者与“历史解读”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观点特别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论阐释,因此可以将其称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与文化解读”。

第三种观点体现了近年来学界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新倾向,即从哲学上考察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有学者明确要求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4]也有学者直接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指明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历史辩证法、阶级分析法等方面否定历史唯物主义。[5]还有学者直接将历史虚无主义理解为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的统一体。[6]但从总体上说,这些学者都要求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哲学审视,甚至将它直接理解为一种哲学理论。由于此种观点侧重于从哲学上理解历史虚无主义,可以将其称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解读”。

(二)三种观点的优势和不足

对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回答“何为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重要理论问题。从总体上看,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扩展、不断深化的特点。一是不断扩展研究内容。对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研究实现了从历史学单一学科的研究到价值学、文化学、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开展研究的跨越,在不断丰富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同时,使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更具针对性。二是不断深化研究内容。学者们在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成因、本质、特征、危害等基础上,不断发掘历史虚无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等方面的关系,使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解和批判不断加深。但历史解读、价值与文化解读、哲学解读在理论上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

历史解读最突出的优点是明晰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动意识形态本质,这就使此派学者在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时大都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此派学者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往往失之简单。历史虚无主义是极其复杂的社会思潮,对它仅仅进行现象层面的批判或者只是从阶级性角度制定评判标准,容易使问题简单化,不利于深入揭示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第二,对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层面的总体定位较为模糊。此派学者相对忽视对历史虚无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少阐明历史虚无主义在相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这就使其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定位相对模糊。

价值与文化解读开始关注历史虚无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对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其一,历史虚无主义是价值虚无主义的组成部分。除历史虚无主义之外,价值虚无主义还包含人类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集体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等形式;[7]其二,重塑特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维度。“历史意识是历史事实与历史价值的统一”,[8]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中包含了价值和文化虚无两方面;其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但并非它本身。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否定历史意识不同,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否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哲学是展开虚无主义批判的基本平台”。[9]价值与文化解读大大推进了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但这种解读在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和文化要素的同时,也相对模糊了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哲学解读将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解释学、后现代历史观联系起来,认为二者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这种解读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挖掘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便于开展本质性批判。其二,与西方现代哲学展开直接性对话,从理论上应对西方现代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但这种解读也存在着不足。虽然历史虚无主义从哲学上被定性为唯心主义,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不等同于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否则就会模糊历史虚无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边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就会成为融汇唯心主义哲学、历史学、文化学、价值学批判的包罗万象的整体,这无疑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夸大,不利于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有针对性的批判。

(三)从总体性结构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解读、价值与文化解读、哲学解读虽各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统筹分析三种解读为我们准确定位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依据。

第一,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必须凸显阶级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0]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这一定位,直指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动意识形态本质。因此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时必须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凸显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阶级性质。同时,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必须体现科学性。一方面,这是由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它的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對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和批判,必须运用科学的论据作为支撑,使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

第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需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科学研究需以系统性和理论性为支撑,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也不例外。系统性要求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也就是统筹考虑历史虚无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理论性要求不断挖掘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上的不同方面和深层内涵,既要追求研究的广度,也要追求研究的深度,使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达到新境界。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如何能够既体现阶级性和科学性,又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定历史虚无主义基本内涵及其总体性结构,处理好历史虚无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学界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批判性分析,可以明确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总体性结构。把历史虚无主义确定为一种虚无无产阶级历史的反动意识形态,有助于凸显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阶级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看作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理论基础。它们一方面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其产生的现实影响也会推动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这样,从结构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就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基本内涵的反动意识形态,二是作为理论基础的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且三者的关系已超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范围。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同样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作为反动意识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直接性批判,二是围绕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展开的批判。这样,我们就明确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并大致构建起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的总体性结构。

二、“四史”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抵制作用

我们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统称为“四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1]也就是说,“四史”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同时,“四史”对历史虚无主义有显著的抵制作用。其一,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直接否定。“四史”通过对历史的权威描述,直接否定了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的歪曲。其二,对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的间接否定。“四史”通过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实现对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即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否定。

(一)“四史”是对特定阶段历史的客观叙述

如果我们将历史看作历史事实与历史价值的集合,而将历史学看作对历史的描述,那么“四史”与历史虚无主义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学。“四史”是对特定阶段历史的客观叙述,历史虚无主义则侧重于对这段历史的歪曲。“四史”的客观性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它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第一,阶级性和科学性。“四史”实现了历史描述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2]“四史”作为无产阶级历史学,主要描述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此,“四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四史”也具有完备的科学性。其一,哲学基础的科学性。“四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注重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考察历史,揭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革命活动的科学性和进步性,这就使“四史”具备了科学的哲学基础;其二,史料选择的科学性。“四史”对于史料选择力求做到真实、准确,以保证“四史”本身的科学性;其三,历史评价的科学性。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历史评价中坚持唯物辩证法,使“四史”在历史评价方面具有科学性。

第二,系统性和实践性。“四史”作为历史学实现了系统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四史”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从这一核心出发,“四史”的系统性就会清晰地显露出来。党史直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在各项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新中国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砥砺前行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胸怀和勇气。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展现了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由此可见,“四史”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理论系统。“四史”不仅仅是历史的一种理论上的系统呈现,更具有实践性。首先,“四史”是实践的产物,它忠实地记录了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其次,“四史”可以对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13]“四史”作为无产阶级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记录,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发展性和原则性。“四史”是发展性与原则性的统一。“四史”虽然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但其并非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其一,对“四史”的研究不断深化。“四史”作为历史学,随着新的史料和研究视域的出现,它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特点。其二,“四史”的内容不断丰富。既然“四史”是对无产阶级历史活动的客观叙述,那么无产阶级实践活动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就为“四史”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新的内容。但是,这并不是说对“四史”的研究是没有界限的,“四史”研究始终要遵循它的核心不动摇,始终凸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党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这一本质特征。

如果以历史学为视角,“四史”可以看作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直接否定。“四史”是无产阶级实践活动的历史,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过程,是对这一历史的客观叙述。而历史虚无主义则以否定中国共產党的领导、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目的,其本质是反动的意识形态。因此,“四史”从本质上否定了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四史”具备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所需的所有要素。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需要一种既具有阶级性和科学性又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理论,“四史”全面具备了这些要素,可以担负起对历史虚无主义直接批判的任务。

(二)“四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彰显

价值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尼采是价值虚无主义的重要阐发者,他指出“虚无主义,没有目标:没有对‘为何之故的回答。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呢?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14]价值虚无主义要求取消最高价值,用任意性取代固定的价值目标,用个别性克服普遍性,用非理性战胜理性。因此,价值虚无主义否定任何具有普遍性和崇高性的价值,也就必然地促使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价值虚无主义拒斥普遍崇高的历史价值,必然导致了对历史的价值评价的虚无化。要彻底否定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否定它的价值虚无主义基础,但这种否定不能直接通过“四史”来实现,因为“四史”虽然涉及到历史的价值评价问题,但它作为历史学不能直接参与到价值学的讨论之中。“四史”和价值虚无主义之间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介,“四史”弘扬和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否定价值虚无主义的目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虚无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前者为国家、社会、个人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规范,因而与价值虚无主义处于不言自明的对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具有鲜明实践性的价值系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这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一切抽象的价值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具有现实性,相反,它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人民的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形态才是人民长远利益的最终实现,而人民的长远利益又是以人民直接利益的实现为前提。

“四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可以从现实性和超越性两个方面来说明。从现实性上来说,“四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它始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和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始终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价值论总结,是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进行价值抽象的结果。从超越性上来说,“四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指向共产主义社会。“四史”是在通往共产主义社会途中书写的,它的发展必然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四史”在未来的发展不会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基础。因此,“四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不会随着历史发展而结束,而是持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四史”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助力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离不开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所谓文化虚无主义,是指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革命文化,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思潮。文化虚无主义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文化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否定就是对历史的虚无;其二,文化虚无主义在当代的传播主体一般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公知”和“大V”,他们同时也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推动者”,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在其认知中往往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其三,大众文化的发展使得娱乐文化、“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这些文化形式为了博取眼球,通常采用“揭秘历史”“戏说历史”的方式,使历史虚无主义进一步蔓延。

面对文化虚无主义,我们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对抗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袭。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这是要求从思想观念方面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强调媒体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三是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因此,用“四史”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用“四史”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四史”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历史学,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推动作用。首先,“四史”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促进作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历史描述,其中记录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其次,“四史”对于坚持文化自信有助力作用。“四史”作为历史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四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不完整的。最后,“四史”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推动作用。中国革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的结果。“四史”对这些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记录,必将在精神上感召后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第二,用“四史”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四史”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产业的关系可以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去理解。无论是新闻和理论宣传、影视文学艺术创作,还是历史文化产业、红色文化旅游业都可以从形式方面去理解,而“四史”则可以从内容方面去理解。“四史”为新闻和理论宣传提供素材,为影视文学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和依据,为历史文化产业和红色旅游业提供历史学基础。因此,“四史”是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四史”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有力捍卫

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的来源主要包括历史解释学、后现代历史观。克罗齐、科林伍德等人虽然承认历史的客观性,但同时也强调历史学家的主观性对历史学的决定作用。福山等人直接否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否定共产主义的进步性。海登·怀特、F·詹姆逊等人则基于后现代立场拒斥理性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反对历史解释学、后现代历史观,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而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因此,历史既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而是对“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的“能动的生活过程”的描绘。[15]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从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对它的原理的验证和支撑只有从对现实历史的研究中才能获得。因此,“四史”与历史唯物主义就处于辩证关系中。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学,“四史”的编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作为内在原则,另一方面,“四史”通过对历史的描述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因此,“四史”能起到捍卫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第一,“四史”印證了历史的客观物质性原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历史具有客观物质性。“四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不是用头脑或理论制造出来的,而是不断进行伟大奋斗的结果。历史的客观物质性正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也是通过人民的实践活动证明的。

第二,“四史”体现了历史进步性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也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从萌芽到确立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6]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用大机器生产代替封建社会的手工劳动,用雇佣劳动将劳动力从封建土地所有制中解脱出来。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则可以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性。社会主义社会既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解放,又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和压迫。社会主义社会相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在“四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证实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进步性原理。

第三,“四史”彰显了无产阶级先进性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最为先进的阶级,只有依靠无产阶级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成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无产阶级先进性原理。没有先进的无产阶级作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不可能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第三,要敢于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从国家来说,一方面要完善法规和政策制定,用制度的笼子限制历史虚无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从传播途径上遏制历史虚无主义。从社会来说,倡导学“四史”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相结合,使“四史”的学习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从个人来说,要敢于“亮剑”,勇于与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01).

[2]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编.七种错误社会思潮评析[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7.

[3][7][8][9]邹诗鹏.虚无主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韩升.唯物史观视域内历史虚无主义的现代性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2).

[5]马振江.对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坚持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2).

[6]谢礼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谬误、消极影响及遏制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3).

[1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個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光明日报,2020-11-04(01).

[12][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J].历史研究,2019,(1).

[14](德)尼采.权力意志(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责任编辑:董博宇)

“Four Histories” is a Powerful Weapon against Historical Nihilism

——Celebrating the Centen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eng Fan,Liu Qionglian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party,the history of new China, the hist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are powerful weapons to resist historical nihilism.Historical nihilism is defined as a reactionary ideology of nihilistic proletarian history,whose theoretical basis is value nihilism,cultural nihilism and idealist historical philosophy.“Four histories” is an authoritative description of history,which directly negates the distortion of history by historical nihilism.The “four histories” highligh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help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defend the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and realize the neg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istorical nihilism.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four histories”,deepen the education of “four histories”,stick to the bottom line of “four histories” and fight against historical nihilism.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education of “four histories”;historical nihilism;centenary of the party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四史价值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破除虚无主义,夯实文化自信
从虚无主义到教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反思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