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无主义到教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反思
2017-09-14彭丹
彭丹
虚无主义,是事物极端发展的一种表现。一旦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形而上学与实在论之间失衡状态,就很容易走向虚无主义。教育中虚无主义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对立与冲突。虚无主义对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教育在社会与个人之间重新置位。
虚无主义教育虚无主义社会化个性化一、虚无主义的两种表现
(一)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
“根据海德格尔的分析,“虚无主义”最早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这一词在哲学上可能最早出现在由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H·雅各比在19世纪初写给费希特的信中。”这个意义上,虚无主义意指:“惟有在我们的感官感知中获得的、亦即被我们亲身经验到的存在者,才是现实的和存在着的,此外一切皆虚无。”]这是海德格尔在试图批判尼采的“虚无主义”观点基础上所做的解释。
尼采认为“上帝死了”,“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重心,因此暂时束手无策。”在西方,上帝是一种理性的象征。尼采的“上帝死了”想要说明的就是普遍的价值观念、理论体系及其所谓崇高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一直以来依赖于上帝生存的人失去了存在的方向,这是尼采看到的虚无主义现象。但是尼采并未使虚无主义走向消极,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消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认为,没有了“上帝”,一切功利至上、精神迷惘等消极状况都是被许可的;积极的虚无主义认为要借助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体系,以获得感性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积极的虚无主义观点才是尼采真正想要说明的。
实际上,海德格尔大体上还是认同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判断,“虚无主义”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叛,具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但他认为尼采的观点中谈到的“权力意志”仍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因此,他批判尼采“虚无主义”并试图走出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此在”,即是指抽象的人的存在,如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怀疑一切,惟独“我”是不被怀疑的,这样看来,海德格尔并没有走出形而上学,反而使其对形而上学的反动走向了形而上学的极端,由此想到的是,任何对极端的极端反动都将走向另一个极端。尼采、海德格尔虚无主义论都试图寻找“我”可以依靠的根基,但存在的根基不是作为主体性的形而上学,抽象的个人无法抵制世俗感性的欲望,往往抽象的不确定性会让人最终陷于自我迷失、颓废之中,因失去精神的家园而陷入虚无主义。
(二)马克思——资本统治至上与“虚无主义”
马克思超越了海德格尔和尼采,通过对人的重新认识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克服了虚无主义,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寻找到了虚无主义现实的根基。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人,是从事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与海德格尔、尼采走向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神秘主义不同,马克思提出的“人”更加具体、真实,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必然导致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正如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已成为控制人并奴役人的异化的生存方式,虚无主义也就成为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而克服虚无主义,实际上就是要求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构与新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相匹配的新型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工人本身就是资本家资本增值的生长点,工人深受资本家的奴役,成为了机器,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工人失去的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了资本家的天下,在资本家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专制统治下,人类丧失了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人类完全丧失自我意识,失去价值选择和判断的能力,社会意志统治了一切,待社会力量极度膨胀,便走向了虚无主义。
事实上,无论是形而上学还是马克思谈到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虚无主义的两种极端表现,只依靠主体性的个人力量,不仅无法克服虚无主义,最终仍将回到虚无主义;单纯依靠社会统治的力量,导致人类精神价值的沦丧,仍然无法克服虚无主义。因此,受到马克思观点的启发,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克服虚无主义的最佳办法就是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对教育中虚无主义现象的认识与反思
教育虚无主义,字面上理解是“教育什么都没有”。与教育虚无主义相对应的是教育实用主义,它正是以现实为根基看待理解教育的存在。按照教育社会学的观点认为,教育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受社会的规定和制约,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无法脱离社会,脱离社会的教育必然走向虚无状态,教育社会化是一种必然,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然而,教育走向虚无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事实。一方面,今天的教育已经脱离了社会生活基础,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却用不到,我们学校里的毕业生从事的是与自己本科专业完全不同的工作;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创新能力、缺乏个性,依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求,教育令人怀疑和失望,由此,更多的人相信教育虚无主义的论断。但是,教育虚无主义并不是消极的、悲观的,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到当前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由此反思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做才有用?
教育虚无主义论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教育虚无现象同时,也在启发我们如何通过教育来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使教育虚无主义问题得以解决。教育本身是复杂的,它承担的是促使个体逐渐社会化的责任。实际上,个体一出生就已经在接受着某种程度的社会化,相比而言,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对个体进行更为规范的社会化。但是个体社会化并非是对个体个性化的否定,只是为个体划定了社会容许的范围。实际上,单纯的个性化或社会化都是对社会价值或个体价值的否定,这种情况下,教育很容易走向虚无主义。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兼顾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两个方面。教育作为社会代表者对人进行社会化,但教育同时也促使了人个性的解放,尽管一个时代的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流,但教育本身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教育社会学的“实用主义”,它不单纯是要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真正的实用是要对社会有用,也要对个人有用。也就是说,个人在遵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作为本质上的人也要具有价值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否则,人类仍然容易丧失自我,走向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是虚无主义的影响却是超越一个时代的。虚无主义给予我们一种问题反思意识,它提醒我们:追求真理是有度的,超越了度,便走向了极端,容易走上虚无主义的道路。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教育虚无主义看成教育社会学“实用主义”的对立面,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教育虚无主义,把教育虚无主义看成教育驶向社会与个人和谐关系轨道的警戒线,因为教育既不能脱轨,也不能越轨。
参考文献:
[1]唐忠宝.虚无主义及其克服:尼采、海德格尔和马克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06).
[2]海德格尔 著:尼采(下)[M].孙周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69-670.
[3]尼采 著.权利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49.
[4]邹诗鹏.现代性的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课题——马克思学说与西方现当代有关话语的界分[J].天津社会科学,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