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一场“日式”地震

2021-05-11卫潇雨

看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日式大阪日本

卫潇雨

2018年6月18日,大阪发生地震后,乘客下车沿着铁轨行走

地震了……

朋友比我起得早,地面慢悠悠晃起来的时候,她以为是外面有人在上下楼,因为房子破旧而引发的上下震动。持续了十几秒,屋子开始左右晃动的时候,朋友大喊:“地震了!”

我还在赖床,早上7时左右,脑子迷迷糊糊的。听到这个消息,我打了个激灵,一下清醒过来:“地震了?”

前一天我们还在开玩笑,在日本,最地道的活动可能是经历一场地震。

直到这时,我还没意识到地震的严重性,好像在游乐场的蹦床上跌了一跤,整个房间晃悠悠的。而在朋友作出专业判断的时候,我还躺在床上犯迷糊,房子像洗衣机滚筒,有种天旋地转的失序感,我更懵了。

我们隔着一张榻榻米的距离,朋友已经火速在房间里搜寻到一个放着被子的小屋,只够两个成年人弓着腰呆在里面,看起来很结实,应该是为地震准备的。“我们要不要去那里?”她喊我过去。我正躺在床上,3米远的距离,挪动已经很困难了,感觉整个人被往四面八方甩动,我怕我会摔倒。

没水没食物

地震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好像安静下来了。我终于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先洗个脸,等一下好出门看看情况。

房间里,墙面掉了灰,但看起来墙上没什么裂纹,有几件东西掉到了地上,万幸我们睡的是榻榻米房间,桌子很矮,一件都没摔坏。隔壁房间是一家韩国人,我们用蹩脚的英语互相打了招呼,男主人说:“真是万幸啊!”

好像有惊无险,我们走到客厅,沿着窗子望出去,外面看起来一切正常,街道像前几天那样干净,几个日本阿姨站在路边聊天。过了一会儿,有几位西装笔挺的上班族出现,整齐地在排队等红灯。唯一看起来不一样的是,屋子附近的学校关门了。我怀疑自己有些神经过敏,好像不是经历了一场地震,只是早晨下了场雨。

因此,我和朋友决定继续当天行程,从京都到大阪。

房子像洗衣机滚筒,有种天旋地转的失序感。

从民宿到新干线车站的路上,我在巴士上遇到了两个中国女孩,她们要搭乘下午的飞机回国,但收到了航班临时取消的短信。再看购票平台,两天内没取消的航班已经涨价到了2万元,听说有语言学校的学生决定直接回国,甚至没有找老师请假。而十多天以前,我们从上海飞到东京的机票只需600多元。

巴士上有电视,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坐在台前,用我听不懂的语言讲着什么,下面字幕里,我能认出来“地震”。切换的画面看起来也很正常,我对大地震的想象:倒塌的房屋,斷裂的街道,求救的人们—这些都没有。

2018年大阪地震中坍塌的房子

20 18年6月18日,大阪地震后,乘客在地铁入口处等待地铁恢复运营

两个女孩告诉我,地震上微博热搜了。我打开微博,一段视频显示,便利店的货架倒了一地,据说有女孩被压在下面去世了。

巴士晃晃悠悠到了车站,我肚子很饿,跑到便利店,发现零食已经卖空了,也没有水了。现在,我的全部库存只有包里的半瓶矿泉水,我只好饿着肚子进了车站。

2 0 1 1年3月1 1日,日本东京,地震引发了海啸

车站里站了很多人,有一张我完全看不懂的日文公告。我找到中文服务人员,对方告诉我,新干线停运了,恢复时间待定。在当时,阪神高速公路全线、西日本高速道路的部分高速公路线路停运,有大约3800趟列车受到影响,有240万人出行受阻,阪急电铁茨木市站内有一块电子告示牌砸落在列车站台上。

2018年大阪地震后破损的路面

2018年大阪地震后,人们在室内避难

飞机延误,新干线停运,便利店被买空,这时候,我们才开始意识到,事情好像已经很严重了。

9岁的三宅璃奈

按照原计划,当天我们要从京都回到大阪,从这个古典的日式小屋回到现代生活。然而,新干线停运,如果没有办法去大阪,晚上我们连住的地方也没有,而且我只有半瓶水,这一天还未吃东西。

我后来才知道,2018年6月的这次地震,是日本气象厅自1923年启动观测后,在大阪府观测到的最高级别地震,地震震级5.3级,震源深度约13千米,有5个人去世,372人受了伤,400万人出行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约17万户居民家庭暂停供水,11万户中断供气,有人被困在电梯里,有20多个屋子发生了火灾,很多处水管发生爆裂漏水。

包括大阪、京都、奈良、兵库和滋贺的铁路交通暂停,部分机场飞机起降暂停,公路出现塌陷,大阪环球影城的玻璃破碎。位于震中的高槻市,水管断裂,道路淹浸,工厂停工,医院停电。

《文汇报》发布文章,呼吁游客提防余震,以安全为重,暂时取消行程,转往其他安全地区或及早返航。

大阪有個9岁的小女孩三宅璃奈正在上学路上,被游泳池倒塌的墙壁砸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去世后,市政厅在发布会上公布,倒塌的墙体有3.5米高,40米长,每三年会做一次定期检修,但它还是塌了。时任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要求对全国中小学上学路旁的围墙展开安全排查。

2011年著名的东日本大震灾,死亡加失踪人口超过2万人。

后来查明,那面砖墙从1.9米加高到3.5米,违反了日本《建筑基准法》(限高2.2米)。大阪府高槻市市长出面谢罪,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各地对中小学生的上学通路进行安全检查。

其实早在2017年4月前,日本全国中小学校舍建筑抗震率达98.8%,这不是一个毫无准备的国家。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4万人,是日本至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2011年著名的东日本大震灾,死亡加失踪人口超过2万人,并且引发核泄漏,是日本历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地震。

而在我遇到的这次地震中,除了9岁的三宅璃奈,还有一位80岁的男性倒在住宅围墙下过世,一位85岁的男性倒在自家书架下离世,一位81岁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发作而被倒下的衣柜砸中死亡,一位66岁的男性也是倒在大量书下。还有逾1300人前往避难中心暂避。

繁华依旧

最后,我们搭乘了更慢的电车去大阪,到大阪的时候已是傍晚了。拖着行李箱在街道上找酒店的时候,城市已经恢复了热闹,看起来一切如常,几个奢侈品店巨大的橱窗展示着漂亮的新品,到处是闪烁的霓虹灯。

晚上7时多,我们已经在吃有名的蟹肉饭和大阪烧了,还去免税店买了一袋子化妆品和电子产品,在街上遇到了招徕客人的牛郎。商业中心广场上的大屏正在播放新闻,专家预测未来两周还会有强震,而当时我们听不懂,走在街上觉得到处都很热闹。

也是后来才知道,这次地震引发了30多次强度在1级以上的余震。我们好像懵懵懂懂地,躲过了一场灾难。

我想起地震发生时,街道上传来手机的自动报警声。到处都有避难所,屋子里有防震的小房间,如果接受过训练,在当时是足以快速应对的。地震发生后,我在街上接到了宣传单,上面的地图标注了最近的避难地点和可以紧急求助的电话,以及一些发生灾害时的自保方法。我认真把它们看了一遍,开始觉得这是件离我很近的事。

到大阪以后,我和朋友猜测当时站在楼下的几个阿姨会在讨论什么:接下来怎么办?家里有出什么事情吗?有没有什么摔坏的东西需要维修?后来我想,她们可能什么都没讨论。日子如常,礼貌又疏离地互相问候,这是我对日本人最大的印象。

总之,我们在迷茫无措中迎来了好像很危急的时刻,然后顺利度过了它。

我后来想,可能是懒惰赖床救了我,也可能是结实的日式老房子救了我,或者是幸运之神暂时在我身边停了一会儿。而去世的小女孩,9岁的三宅璃奈,我仿佛和她有了某种命运上的连接,我又庆幸又难过,那以后我决定,要好好生活。

猜你喜欢

日式大阪日本
探寻日本
大阪,最不像日本的日本城市
大阪的快与慢
“日式脸型”也能打造时尚感的妆容
瀛海饮魂 匠心之作
日本神社
大阪人,不一样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