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思想日渐深刻
2021-05-11包建新
包建新
浸润阅读、动人心魄
高考阅卷时,阅卷者常为思想深刻的文章喝彩。在思想深刻面前,准确扣题、分析论证合理等似乎都退居到次要位置。不是说它们不重要,而是说人们在阅读文章时,技术性的要求只是理性评判的一个尺度,打动人的是写作者从心底流出的深刻思想。我们先来看下面几段文字:
自我面对伦理关系、交际关系的角色不平衡时,选择有二:一是缠绕其中,摇摆不定,难以平衡,此将导致落差与错位的罅隙增大;一是解构,重构自我,寻找到各种角色间的最佳契合度,在不断自我确认的同时找到平衡,并臻至舒适状态。
陷于落差和错位状态中是普遍的、常态的选择。落差,是自我愿景无法降至世俗的角度;错位,是自我在不同的角色间协调出现问题。在欠缺的自我认知下,我们往往难以将自我的真实角色与预设的结果进行充满平常心的对照。
不断地解构,重构自我以达到良好的契合度是成长型人格的表现。所谓成长,就是充满主观色彩的“自我愿景”与极具客观性的“家庭、社会角色”之间需要跨越的沟壑,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间的矛盾与平衡是人生的应然之态。将自我解构,剔除过于理想的成分,糅合进妥当的元素,比如事业心强的人应在自我平衡中渗入家庭元素。只有反复地重解构自我,才能真正漸至舒适的状态,寻找到平衡点。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2020年浙江高考一篇高分作文,思想深刻是其受青睐的主要原因。三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很清晰,第一段说面对“角色不平衡”的两种选择,二、三两段分说两种选择。何以说深刻?一是两种选择的确概括了所有面对“角色不平衡”的选择,这就使进一步讨论有了真正的指导价值;二是指出第一种选择是自我认知欠缺,可谓一针见血;三是指出第二种选择是“成长型人格的表现”,说得到位,整体来看,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认识水准。
这种认识水准或者说深刻的思想从哪里来?有人说在于不断思考。要说思考,处于生活中的人其实是无法停止思考的,只是一些人思考浅薄,一些人思考深刻;有些人思考庸常,有些人思考高尚。因此,笼统地指导人要不断思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人说要掌握思考的方法,于是种种的思维方法就成了指导写作的法宝。方法固然是需要的,但缺乏思维材料的方法是空中楼阁。有人说来自实践,这固然不错,但没有步入社会生活,缺乏实践,又如何实现思想深刻?答案便是:阅读。
关于如何使思想深刻,我们常常会看到答案之一: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本质。这样说当然没有问题,但每一个思考者都希望找到事物的本质,那本质在哪里?没有真正的阅读,没有思想的浸润,没有用心去抚摸思想家高贵的头颅,没有这样的过程,本质是很难触摸到的。
上面所引的这段文字,表现出来的是流畅的说理,背后却可推知作者的阅读浸润。“伦理关系”“解构”“重构”“最佳契合度”“舒适状态”“自我愿景”“自我认知”“成长型人格”“主观色彩”“客观性”“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元素”等词糅合在一起,以颇为理性的姿态表达清晰的观念,没有长期的阅读浸润是做不到的。
有的同学阅读很功利,阅读时以寻找好词好句或积累写作素材为目标,总希望在阅读中找到写作时直接可以用的东西,不少指导写作的资料强化了这一认识。不可否认,这有作用,但这种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在这种阅读观念指导下,写出的文章,司马迁、苏轼、霍金等只是证明观点的例子,加上扣住观点的分析,便自以为深刻了。但在读者看来,作者好像在说另一个时空的生活,看不到作者思想的影子。没有精神相遇相通的阅读,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是深刻不起来的。
有的书是拿来看的,看看就好,看了也没有多少收获,不看也没有损失什么;有的书是拿来读的,读懂它,丰盈自我世界;有的书是拿来“啃”的,是一点一点读进去的。要“啃”的书未免有些枯燥,于是就想放弃,殊不知,“啃”了一句,“啃”了一小段,“啃”进去了,懂了,通了,人生便豁然开朗。也有“啃”不进去的情形,这时可以找一些解读性的文章或书籍,将它们带进去。
选择一两本书,约上几个同学一起读(如果老师愿意跟你们一起读,那就更好了),阅读、讨论,读懂,读明白,有点简单,有点笨,但要把文章写深刻,这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