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
2021-05-11罗立
罗立
我的爷爷是一位在山区教坛上奉献了43年的老教师。他身材不高,体型偏瘦,皮肤黝黑,虽年逾古稀,头发依然茂密,根根直竖,只是其中夹杂了不少银丝。爷爷的眼睛,不仅有着农村人特有的纯朴,也有着教师特有的洞察力,目光中总是带着笑意,夹着犀利之感,仿佛可看透人心。这样的眼神是爷爷早年艰苦求学和教书育人的经历造就的。
爷爷出身贫苦,家里却极为重视教育。小学时,爷爷刻苦学习,考上了当时最好的中学。艰难的三年初中生活开始了。14岁的爷爷,要挑着四五十斤的担子——棉被、换洗衣物、文具、柴火和咸菜,从村里出发,徒步四十多里山路去上学。五个小时的负重行走中,即使肩膀被担子压得红肿,布鞋磨穿了底,脚底满是水泡,也要强忍着走下去。爷爷知道,这条上学路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道路。三年里的每个月,爷爷都要在这条山路上走一个来回。因家境贫寒,只读完了初中,18岁时爷爷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起初,爷爷在村办学校当代课老师,微薄的工资也时有时无。爷爷坚持学习,在全乡的教师水平检测中排名第二。他不仅在所教课程上花苦功夫,还自学各种本领,国画、书法、笛子、二胡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爷爷终于转为公办教师。不过,生活依旧十分艰苦。那几年,奶奶外出学习,爷爷不但要教书,还要抽空兼顾家里的几亩田地,带两个年幼的儿子。每晚照顾好孩子睡下,才有时间批改学生的作业,常常工作到半夜。
爷爷的教学在全乡、全区都有名,曾有多次提拔或是调到石梁镇上任教的机会,却都被他推辞了。爷爷认为,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将学生培养优秀,让他们成才。1986年,爷爷被任命为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职位高了,工作也更加繁忙。有一年,爷爷负责修缮当时被用作学校的老祠堂。历时40多天,爷爷带领工人全乡搜集建祠堂所需的木头。建造过程中,爷爷全程住在工地上,没有拿上级的一分补贴,是真正的“义务劳动”。爷爷劳累了一个暑假,毫无怨言。
爷爷教书之兢兢业业,全乡人有目共睹。为让农民的子女全面发展,爷爷不仅教主科,还教学生美术、音乐等,给他们艺术的熏陶。爷爷的学生在区里举办的绘画、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退休后,爷爷依然心系教育事业。他放弃了赏花种菜的安逸生活,应乡政府邀请,为“竹文化特色学校”授课, 每周上半天的课,义务坚持了两年,所教学生在2011年13所农村小学联办的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
出于对音乐的热爱,爷爷退休后在村里举办了“红一民乐队”,免费为拥有共同爱好的村民提供指导,9年来从未间断,年年如一日地为民乐队抄歌谱,编快板,成为村民口中的“好老师”。
爷爷一辈子扎根教坛,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獻了自己的一切。2004年,爷爷获得了浙江省“春蚕奖”,当时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为他颁奖。如今,爷爷已退休十多年了,仍然在为教育做贡献。“生命不息,教育不止”,爷爷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八上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