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知识学习方法研究

2021-05-11罗玉红

天津教育·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罗玉红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教学的时候,既要照顾到学困生在拼音、识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又要兼顾优等生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拓展延伸,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由于年龄的限制,积累的学习经验不多,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对他们进行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注重语文基础的积累和培养,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阅读能力;復述能力;归类识字;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1-0091-03

Study on the Method of Learning Chinese Unit in Primary School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anhua Town,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UO Yuhong

【Abstract】The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unit in the upper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contains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When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are of the accumul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in pinyin and literac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but also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basic Chinese knowledge of excellent students,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knowledge levels, and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o as to be comprehensive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are limited due to their age, and they have not accumulated much learning experience. Therefore, tutoring them on learning methods will help improv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basic Chinese language, which is also a part of teaching.

【Keywords】Reading ability; Retelling ability; Classification literacy; Writing ability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的多,教学中教师要面面俱到,一点一点地给学生讲解,学生才能很好地识记下,如果教师在哪个环节稍有懈怠,学生可能就会在哪个环节掉链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是教学当中的一项必修内容。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轻车熟路,经验不足的教师可能会稍显吃力。那么通过单元教学,就能帮助学生对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重点阅读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反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写作线索,了解课文的大意,分析课文的谋篇布局写作特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感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这样从整体上了解文章,从而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在单元知识的安排上,通常安排3~4篇课文,课文内容相互关联,共同体现一个中心主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一是要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重点研读的能力。只有把这两种能力培养起来了,学生才能够很好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比如“眼睛”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学,在教学《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时,有的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大声朗读这篇现代诗歌,如果说从情感的角度讲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角度讲,不一定完全正确。其实教学这篇课文最好的方法是,用速度的方法来阅读。因为这篇课文是现代诗歌,课文当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背诵,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速读课文是最好的选择。在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时,就要采取重点研读的办法,阅读课文2~5四个自然段。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二年级学生“苏明娟”上课时专注的眼神,也写出了她渴望读书而又忧郁的眼神,正是这样的眼神,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唤醒了多少人对濒临失学儿童的关注。后来这双“大眼睛”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比较长,需要使用快速浏览加重点研读两种办法来阅读,才能够很好地理解“永生的眼睛”的伟大意义之所在。通过不同阅读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抓住纲要培养学生复述内容的能力

复述课文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复述课文内容。学生在复述课文内容的时候,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内容,有时候显得非常冗长,还没有重点。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复述课文,不管它是多么复杂的课文,都能够复述得一清二楚。

比如在“智谋”这一单元,其中的两篇课文内容讲的都是故事,学生阅读起来兴趣很高,但也是让他们在复述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不知道如何来复述了。如《草帽计》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复述,时间地点就是在长征的路上,人物是贺龙,故事就是利用草帽来设计,引诱敌人的飞机轰炸敌人。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中心。同样的道理,在教学《包公审驴》这篇课文时,时间是宋朝的时候,地点课文里没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一个村庄,人物有三个,分别是刘五、偷驴的人和包公,故事讲的是刘五的驴被人偷了,包公通过审驴找到了偷驴贼。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见这种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就能够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四个要素来准确地复述课文,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以课文为范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在单元知识的讲述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在具体的课堂上具体的课文当中,渗透作文写作能力的训练,这样在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在“花”这一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强课文结构、写作手法的分析,以此来引导学生训练写作能力。《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针对学生作文没有细节描写这一缺点来展开。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有细节描写的地方,如“课文主要讲了太阳花从刚出土的叶片到密密麻麻的花叶,像绿色的法兰绒;写了太阳花的形状、颜色、多少;通过和牵牛花、美人蕉的对比描写,写出了太阳花顽强的生命力。太阳花的周期只有一天时间,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新陈交替多么富有生机!”

又如教师在教学同一单元的课文《花之咏》时,根据它是一首散文诗的特点,教师除了强调它优美的语言和浓厚的情感外,更应该把它作为细节描写的典型的范文。作者从大自然、星星、大地、礼品、草原、黑夜等方面对花展开描写,写出了花不同的精神内涵,阐释了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在这一单元中,反复训练作文细节描写这一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就达到了单元知识教学的一个目标。

四、单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形成了包罗万象的中华文化,世世代代相传下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以文字记载的方式来传承,有的是以非文字的形式来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已经渗进中国人的骨髓里,成为中国人生命的一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要利用单元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传承的方式,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每一个月都有一个纪念的节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理解,或者表达某种思念。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阳气回升,阴气慢慢地销声匿迹时节。清明时节,人们开始放风筝,除了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之外,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理想信念,对生活炽烈的向往。在课堂上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闲暇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放风的大操场,亲自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引导学生走向图书馆,查阅放风筝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古代的人为什么要放风筝,放风筝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慢慢地了解了这些习俗的内容以及意义,因此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形成自己高雅的情操,良好的品质。

五、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合作探究的精神,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应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为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现象,任何一个问题,都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发现这些知识需要学生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如,电已经是人们基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是从哪里来的,对此,物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在学习了课文《太阳能》以后,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那么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能来发电的,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周末的时间去研究,搞清楚其工作的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探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为他们将来从事科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一个单元知识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达到的目标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做好资料的查找和内容的准备,设立清晰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单元内容的侧重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励青.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8(10).

[2]魏红霞.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阅读能力浅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5).

[3]李静.浅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现代语文,2012(21).

[4]陈鼎盛.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9).

[5]王大金.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阅读能力浅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2).

[6]张富贵.单元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2013(11).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