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特征的老年公寓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1-05-11熊浩杰马云林
熊浩杰 马云林
摘要: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增大,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老年公寓作为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老年建筑,不失为一种积极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方案。从交往与公共空间入手,探究环境与交往之间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针对老年公寓的交往空间,分析老年人对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特殊需求,结合老年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总结出四点基于老年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环境设计策略和方法,为改善养老公寓空间环境提供积极参考,对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公寓交往空间心理与行为特征环境设计交往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4-0152-03
引言
据民政部2020年9月8日发布的《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凹按照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老年宜居环境的要求,仍靠家庭照料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亟需建设大量的公寓式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环境设计除了要满足老年人生理特征方面和建筑设计的功能以外,还应该更深入地考虑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他们的心理需求。交往空间承担着老人们集聚、谈话、活动等重要功能,其设计研究则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关注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能够更好的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使环境适应老年人的行为,构建舒适度更高、更加适老宜居的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环境。
一、老年公寓与交往空间
(一)老年公寓:从现行的标准规范定义来看,老年公寓是指介于老年人照料设施和老年人住宅之间的,为生活能够基本自理和轻度失能的老年人提供独立或介护服务的建筑类型。[2]本文所探讨老年公寓的范围专指企业营建的老年住宅,入住对象以生活能够基本自理以及半自理老人为主,且配置有相应的项目,比如生活照料、文体设施、医疗保健、紧急联络等服务。
(二)交往空间:交往空间是指老年公寓中老年人日常发生交往行为的区域。它是指老年公寓设施中,包括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门厅、楼电梯、公共走廊、屋顶平台、阳光房等空间、生活用房中的公共餐厅、公共活动用房以及居室内等对外界环境发生交往行为的阳台空间。[3]公共空间中的活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動、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不同活动类型对应的空间条件也有差异。例如,必要性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必定参与的活动,例如通勤、上学、就餐、等人、候车等活动;自发性活动则需借助所处环境的物质条件,只有在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以及场所具有一定吸引力时才会发生;社会性活动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谈才能产生的活动,包括游戏娱乐、互相谈话、集会、演讲等活动。[4]
当老年公寓交往空间条件不佳时,就会降低产生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发生的频率。当空间条件优越时,尽管必要性活动的发生频率基本不变,由于场地和环境布局理想,老年群体的各种自发性活动就会自觉增加,而且可能延长其活动时间。根据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理论,老年人除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外,老年人的健康快乐,更需要通过满足老人对实现自我价值、爱和归属等高层次的需求来达到,而这类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获得。因此关注老年人的交往活动、身心健康应是老年公寓设计的重点,为老人构建良好的交往空间促进他们相互交流,使其形成健康的交往模式,能够促进养老公寓环境建设,带动老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二、老年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一)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以及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他们会产生一种控制力下降的感觉,在心理方面的特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安全感下降: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角色的转变会对其内心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如罹患疾病、年老体弱、子女离家工作等,导致其心理安全感下降。2.适应能力减弱:相较于年轻人而言,老人对其环境刺激的接受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大大减弱,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与外界的新环境接触,久而久之出现其适应能力弱化的倾向。3.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孤独感表现为老年人退休以后,活动范围变小,交往活动大大减少,感到空虚、孤单。老年人的自卑感主要是指因身体机能老化而引起的疾病、记忆力下降、社会地位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二)老年群体的行为特征:老人从工作岗位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多,他们乐于经营自己的日常生活,与亲朋好友开展交往活动,其行为模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老年人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内活动,比如在公寓附近散步、闲聊、跳广场舞、下棋等。2.老年群体的活动特征具有很强的普遍性,然而受健康状况、经济实力、文化水平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又呈现出特殊性,例如介助和介护老年人,因身体各项功能退化,其活动范围及活动时间也会因此受到限制。3.老年人的行为活动具有规律性。老年人习惯定时起居、定期外出,规律的生活与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引导老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4.根据老年群体的活动规模不同,可以将活动行为划分为个体行为、小组活动行为、群体活动行为等类型。其中,个体活动往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比如看报、就餐、运动等,行为类型因人而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较大;小组活动大多以朋友、亲人或有共同爱好的老人的交往为主,比如茶道、棋牌、跳舞等兴趣爱好,相较于个体活动活动时间也更长;群体活动人数一般达到10人以上,例如观影、表演及课堂等活动,对于空间的面积和配套设施要求较高。
在老年公寓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观察总结人的活动,包括知觉、认识、使用空间的方式等心理现象,以老年人的习惯为需求以及行为模式为出发点,能够有效地提升老年公寓居住环境的品质。
三、老年人对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需求一基于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分析
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模式的特征反思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在养老公寓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增强空间安全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对交往空间环境质量产生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人性化的精细设计。比如:对不同地面材料之间的平滑过渡,对坑洼不平的板材进行设计处理,以减少摔倒的风险;室内的灯具亮度应分布均匀,以营造温馨明亮的室内环境。照明应达到空间无暗角,避免老人因看不清而摔倒;色彩选择上应使用淡雅色、明亮色营造温暖、舒适的气氛,增强老人的安全感;2.提升空间舒适性:提升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舒适性,应着眼于老年公寓的无障碍环境、人体工学环境,最大程度地帮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所产生的生活障碍等问题,为他们的平日生活提供尽可能的便利。例如:无障碍环境的营造必须进行周密的系统化设计,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难以保证无障碍环境的质量;老年公寓的人体工学环境应以老年人的模型尺度为测量依据,一般人到60岁以后身高就会比年轻时降低2.5%~3%;[5]营造好交往空间的人体工学环境,能够提高老年人在空间中的舒适感,增强生活的信心。3.营造空间的领域性、私密性:人们的阅读、学习、交谈等活动更偏向于在不被人打扰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因此在交往空间中具有一定领域性、私密性的空间往往更受到老人的青睐。交往空间中可以选择界定空间、丰富空间的形态等手段构建层次多样的私密、半私密空间来确保老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质量。4.满足老年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老年人退休以后,仍渴望通过参加社会交往、活动获得生活的愉悦感。人不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还是社会关系的担当者和表现者,人不可能总是偶影独游,独来独往,人们需要通过交往获得满足感,老年人更是如此。5.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老年人因其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地位随之下降,对他人看法更为敏感,但他们同样希望能够发挥其长处,尽自己的余力,发挥余热。交往空间的设计可以为老人提供富有生活趣味的空间,增加他们产生社会交往活动的几率,获得人们的肯定和尊重,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其自我价值的体现,不甘被社会剥离,他们乐于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发展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圈等方式来体现其社会价值,因此他们待在交往空间的时间也更久,对交往空间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设计师应着眼于老年人需求,丰富其交往空間的体验感受。
四、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策略探究
在进行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环境设计时,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将老年人的特征与交往空间有机衔接起来,结合建筑的布局、功能空间、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地提高老年人交往的质量。另外,交往空间的环境设计策略要满足老年人在空间中的各类使用需求,并遵循和分析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为老人建立亲切舒适的交往空间,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6]
(一)建筑布局形式以传统聚落为启发:在老年公寓规划设计时可以根据传统聚落的建筑布局形式来形成舒适宜人的空间,能够在心理上给老人带来舒适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我国传统聚落布局形式多为合院式,如地坑院、四合房、福建土楼等,其尺度是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考虑的,富有生活情趣,是一种充满了人性的空间,如图1所示。
1.增强交往空间的氛围一院落空间的引入:老人在居住环境中与邻里亲友之间的交往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聚落环境中的院落是人与人交流的最佳场所,这种布局形式遵循着“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秩序,形成一个完整的、依次递进的空间序列。各功能空间虽层级不同,灰度不同,但各空间之间的顺序、流线、方向却自然而生动。7院落空间在满足了归属感和私密性需求的同时,其多样的层次也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适宜的环境。2.创造交往空间环境:现代的城市环境由于建筑密度、城市规划等原因难以形成如传统聚落般的小尺度空间形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走廊、露天阳台以及底层架空形成类似的交往空间。[8]
传统聚落布局形式一方面能够满足老年人心理层面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又有着比现代住宅小区更加温情的考虑。传统聚落空间中具有适宜的尺度,家庭的归属感以及浓厚的民族文化等独特优势,设计师应秉持“以老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将现代建造技术与传统聚落文化相结合,从而建设出适宜老人居住、交往的建筑空间,创造富于人性的交往环境。
(二)建筑设施、设备以无障碍设计为辅助:无障碍设计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措施,充分体现了设计对老年人的人情化考虑,能够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自立自理。
1.无障碍设计的范围与应用:无障碍设计直接关系到老人日常生活是否安全和舒适,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门厅、楼电梯、公共活动空间、居室、卫生间等,应该说在老年公寓的环境设计中凡是有老年人的地方,就应该有无障碍设计。
老年公寓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感官、行动能力等障碍,将其应用到养老公寓整体环境设计中,即应考虑在老年公寓的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卫生间等部位设置相应设施方便老年人出入,如将建筑入口面积加大、有高差部位做成坡道、路面和表面要求平坦防滑、地面有高差时设扶手等,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安全和行动便捷。[9]
2.引入自然因素获得心理层面的无障碍需求: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年公寓的无障碍设计,在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中除了要考虑老年人生理层面的无障碍设施外,还应照顾他们的心理需求,使老年人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比如,在养老公寓的环境设计中,应尽量争取室内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还可以将室外的街景和植物引入室内,使老年人在心理上获得无障碍的需求。
总之,为老年公寓创造良好的无障碍环境,能够让老人备感安全和便利,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对公寓满意度。
(三)老年公寓的管理以智能设备为手段:为了保证公寓入住老人居住的舒适度,建设一个环境优良的老年公寓,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工具,打造趋于智能化的养老公寓。
1.利用智能设备助力老人恢复身体机能:为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建设智能化的养老公寓,應当有针对性地置入一些造型简洁、功能齐全、易于使用的设备。通过设计赋予养老公寓的设备一定的趣味性,以便老人玩乐,能够起到活跃老年人思维的效果。在交往空间中运用智能设施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可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和数量,还应该看到,通过智能设备的运用能够帮助老年人的生活自立,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2.将技术融入老年公寓居住环境:智能设备的运用不仅仅是在信息技术层面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将技术融入居住环境,让老年人在公寓日常生活中获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安全照顾支持以及丰富的体验。例如贵阳市康园老年公寓,使用云住养APP,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医疗技术等手段构建长者的生活和健康管理体系,能够实现记录老人每天的精神状况和生活点滴、自动生成老人每天的用药轨迹以及定制服务清单等功能。新兴技术与产品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并且为老年建筑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技术支撑。
(四)根据交往空间的功能位置分类逐项提出设计要点
1.老年公寓的联系空间设计:养老公寓中的水平联系空间(门厅、走廊)以及垂直联系空间(楼梯、电梯)作为主要公共交通空间,它能够联系公寓内各个功能空间。[10]联系空间是老年人出入交往活动最频繁的空间之一,应根据不同空间形态逐个分析。
门厅是老人们日常出行的必经之地,很多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能在这里发生,其设计应避免流线交叉,保证公寓内各类活动有序进行。另外,服务台应设置在门厅中部,不仅有利于老人快速找到寻求帮助,而且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到各区域情况。老年公寓的门厅设计除考虑基本交通功能以外,还应重视其作为室内外交往活动的媒介功能。老年公寓门厅的室内设计整体风格应保持朴素淡雅,内外两侧靠墙均可设置有供休憩、交流用的座椅,同时给中部留出开敞的活动空间,以此鼓励老人进行交往活动,有助于减少老人的寂寞感如图2所示。
老年公寓的走廊需满足无障碍通行的条件,因此走廊的设计要尽可能保持简洁、清晰、流畅,若不可避免地出现高差和凸出物,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提醒。老年公寓的走道作为交通枢纽,除承载人流疏散的功能以外还兼具丰富的交往功能,在走廊可通过设置休闲座椅、界定空间等方式鼓励老人坐下休憩交谈,如图3所示。
养老设施中的楼梯、电梯承担公寓的垂直交通功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其位置,应尽量联系各主要交通空间,如门厅、餐厅、公共活动空间等,以缩短人流动线。楼电梯口是进入电梯前的等待和缓冲空间,应满足人流畅通、标识清晰、通风采光等基本要求,可设置座椅供老人等候电梯时休息、交谈,且座椅应布置在电梯附近,保证候梯厅宽度,不影响正常通行如图4所示。
2.老年公寓的功能空间设计:养老公寓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健康、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按活动类型划分,可分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与集体活动三类。常见的公共活动空间类型有阅览室、书画室、象棋室、健身房、活动中心等。
公共活动空间应布置在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周围,且兼具良好的视线可达性,以便老人找到,了解公共空间活动的内容,增加老人参与活动的几率。老年人的活动种类与形式比较丰富,单一的功能空间可能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因此可采用设置不同大小的多功能公共活动空间、调整家具布置方式来满足老人多种类型的活动内容,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实用性。[11]室内活动空间宜与户外活动空间实现交流,彼此相互吸引,相互渗透,构成良好的活动氛围,方便老人决定自己参与什么活动。还应注意到,部分老人只是想在一旁观看活动,而不是真正想参与其中,在设计时也应考虑老人观看活动的需求,并且根据观看与被观看的距离合理利用树冠的高度、空间的形态来保护观看者的私密性。
餐饮空间作为老年公寓公共活动空间的一部分,除满足基本的就餐的功能以外,还应为老人提供沟通交流、观影娱乐、组织活动等多功能的应用场景。首先在公共餐厅流线设计上应避免交叉,防止老人在洗手、取餐、就餐等行为过程中相互拥挤,造成就餐环境秩序混乱的情况。
其次考虑到老年人视觉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对室内环境的色彩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餐厅的色彩设计上,应首选明亮温馨的色调,比如以浅黄色为主体的淡雅型配色体系,不仅对视力衰退的老年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从心理上营造了一种温暖、舒适的空间氛围,为老人提供了精神慰藉。
最后提供多样化的就餐选择是提升公共餐厅内老年人用餐环境的重要举措。老年人对就餐环境有不同的喜好,有老年人喜欢与他人一起就餐,也有喜欢独自就餐的老人,为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就餐需求,其公共餐厅应设置多种座位形式供老人和家人根据爱好自主选择,如图5所示。
3.老年公寓的边界空间设计:屋顶花园是老年公寓的住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边界空间,属于开敞性活动空间,老人可在屋顶花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屋顶花园为部分轻度失能老人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也弥补了地面活动空间的不足。西班牙Ravetllat arquitectura公司为科尔塞洛拉设计的老年住宅拥有44套老年公寓,共4层。方案采用了L形的平面布局,沿着街道的走势,将朝向最佳的位置尽可能地开敞,营造出通透舒适的空间氛围,借助项目原有的地形,为老人们创造了两个大形的公共活动空间,老人们可以在空间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保证了私密性的同时,又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密切化,如图6所示。
老年人喜欢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老年公寓阳光房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地将阳光和植物引入到室内空间,还满足了存在行动障碍的老年人亲近自然的需求。阳光房采用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视野,冬日阳光射入时,可以蓄热,使阳光房内有较舒适的温度,非常受老人青睐。阳光房在营造了温暖舒服的休憩空间的同时,也吸引了周边的老年人参与,促进了交往活动的发生,如图7所示。
结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的健康快乐是每个家庭幸福快乐的根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關注老年人交往空间并创造优质的公共活动场所应当是老年公寓设计研究的重点。随着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在满足老年公寓营建的基本功能比如居住环境、设施设备、照料服务的基础之上,还应关注老年人心理、行为模式等特殊需求,真正实现由生理到心理全方位地关照老年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养老公寓的环境设计息息相关,不同的使用空间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需求,尤其是交往空间,它需要设计师在养老公寓设计中深入细致观察老年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进行设计。本文在环境设计层面提出概念性的设计策略,以期为老年公寓的交往空间与老人搭建好桥梁,使公寓环境尽可能符合老年人的需求,提升交往空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9-08)202011-18.htp:/images3.mca.gov.cn/www2017/file/202009/1601261242921.pdf
[2]周燕珉.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1~2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2-13.
[3]潘茜.基于行为需求老年公寓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盖尔,Gehl何人可.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陈易.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李楠,常志荣,丁宁宁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空间现存问题与规划对策探讨[].设计,2017(19):140-141.
[7]吴春丽.传统聚落对现代居住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M].北方文学(下旬),2011(11):69-70.
[8]郭宜章,杨思宇.以环境引导行为的老人公寓交往空间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08):493-495.
[9]封蕾,胡振宇老龄化背景下的新型老年公寓设计探索[J].华中建筑,2010(4):59-61.
[10]贾岚,马云林.养老环境室内色彩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01):71-73
[11]张华欣.基于行为模式的老年公寓室内空间环境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