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审美背景下的城市生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探究

2021-05-11董盼盼兰超

设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公共空间

董盼盼 兰超

摘要:本文以大众日常审美現象与其对公共艺术的影响作为起点,对当前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现象进行探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首先总结公共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形式并推导相应的设计策略,再以苏州老城区中的街角空间公共艺术改造为例展开具体实践。反思公共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得出公共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对于日常生活和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日常生活 大众审美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空间 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5-0052-03

引言

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文脉,尤其在当下,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更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连接彼此的纽带、公众表达和交流的媒介以及日常生活观念的投射。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的当下,艺术与审美的需求推动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虽然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及缺乏地域特色等浮躁的功利化审美影响,但仍要从其积极影响出发,对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实践,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公共空间的体验感受,形成日常生活的美学。

一、发展背景: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化趋势

(一)概念背景

在消费时代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景观,这一论断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提出,而后引发学界不断讨论,它描述了当代社会中,伴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物质的基本需求,转而在生活中自觉地追求审美体验的现象。

简而言之,在消费主义时代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景观,深入到大众生活空间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与艺术、设计正不断交叉与渗透,这正是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的一个时代背景。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依据《公共艺术设计》一书中对公共艺术的界定,这一学科是在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作为上述文化现象的表征,公共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审美化趋势:

首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变迁,这一变迁先是物理空间意义上,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相应的城市公共空间大规模更新改造,包括建设地下交通,释放地面空间为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等,尺度、形态和功能也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断升级演化;其次是公共领域意识的转变,顺应城市发展和公众权利的提升,推动着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公众参与和公众意识提升的场所,艺术家或政策执行者不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例如上海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就充分地关注并采纳社区居民的意见,将大众纳入城市社区设计更新的主体;

再次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模糊了日常生活与传统艺术空间的界限,后现代社会中,大众的日常生活逐步被纳入审美的范畴,重建了艺术、社会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借助学科跨界与融合,各类新媒体技术、生物技术、建筑景观、新型材料等也被引入公共艺术领域,形成设计融合的态势;最后则是身体与感性的重提。在后现代社会中,身体成为消费的主体,大众的审美倾向于感性化。作为这种趋势影响下的公共艺术,在设计层面以关注身体和情感体验的参与式、游戏式和体验式设计为表现,这类设计常见于商业空间、广场空间等,通过技术手段、视觉呈现、交互体验、行为引导等实现大众与设计的良好互动。

二、方法探究:传达日常生活审美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一)日常生活空间与设计介入形式划分

《公共艺术基本理论》中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功能层面的划分,依据其划分结果和当下公共空间的发展,本文中将公共艺术可介入的公共生活空间大致为四类:集散人流、承担活动或休闲功能的广场空间;承担景观休闲、市民公共休闲活动功能的公园绿地空间;承载社区日常生活功能的社区街道空间;以地铁、机场和火车站为主导的交通空间。

而作为日常生活审美背景下的一大表征,公共艺术设计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形式也演变出更广泛、更具包容性的形式,从早期以雕塑、壁画、建筑附属的装饰艺术等形式为主发展到当下多元化呈现形式,如大型装置艺术、与交互技术结合的公共艺术装置、与景观建筑相结合的公共艺术化设施,甚而各类型的公共艺术活动、公共展览与传播等,具体分类如表1。

(二)基于日常生活的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1.公共性原则: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从宏大叙事转向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关注,作为构成日常生活的主体,大众群体具有参与艺术设计创作、表达个人意见与监督设计落地实施情况的权利。政府与设计团队通过社区听证会、问卷调查、人群类型和行为分析等可以具体获取公众需求,设计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由政府与委员会等进行政策和宏观把控,由艺术设计团队进行提炼与艺术化的创造表达,如图1。

2.以人为本: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设计,人性化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材质、形态应保证一定的安全与接受度外,基本尺度也应考虑在生活空间中的适应性,避免形成视线阻隔。同时也应考虑大众的参与,满足各年龄层的观赏与互动。总而言之,要以人的需求和问题作为出发点。

3.在地性原则: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连接了全球各地的生活,导致了一种地方性危机。然而不同地域下的日常生活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人群构成等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因而设计师与艺术家应当看到其差异性,适应当地环境,强调作品与环境的独特关系。

(三)传达日常生活审美意义的设计策略

国内公共艺术设计实践及政策和运行机制尚不成熟,潜力尚未完全发掘,在普遍的大众认知中仍旧是城市的点缀。而本质上,公共艺术设计能够通过介入日常空间,生成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美学。设计层面具体从元素、视觉、体验、环境与功能上进行思考:

1.元素提取:从历史记忆、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等方面入手,收集居民具有特殊感情和记忆的物品,选取本土的文化符号及精神象征等,通过展览、拼贴或重构等形式进行再创作。例如白塔寺社区微更新中,以传统建筑榫卯为主题的社区公共艺术活动,以展览和亲手实践相结合,促进社区和大众日常文化交流的同时,也重塑了这一传统胡同的社区历史文化风貌。

2.视觉引导:塑造视觉焦點,引导审美感知。城市公共空间具备开放性特征,而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一般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具备可识别性与视觉吸引力,起到对空间向心性的强调作用,由此吸引视线,加强人们对日常中的艺术感知。例如来自AAAM工作室的公共艺术装置“潜:望”,在四合院中央以六个从院落伸向天空各个方向的潜望镜吸引儿童和年轻人的目光,提供了一种观察日常生活的全新视角。

3.互动体验:加强互动与体验设计,提升空间的活力与趣味。身体感受与感官体验正成为大众日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代大量交互性、游戏性的设计实践出现,正说明着这一点。因此大众的各种知觉体验以及公众主体性也应纳入设计与审美的关照范围。例如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皇冠喷泉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喷泉的巨幅屏幕中随机显示出不同的市民头像,在传统喷泉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互动功能,调动大众感官体验。

4.环境与功能: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被城市建筑、交通道路、社区边界所划分与区隔。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因素,例如建筑立面、街道形态、空间的开放程度等都会对公共艺术设计产生限制与影响,因此可以考虑与其中的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等相结合,塑造视觉焦点的同时也兼顾视线的通透感,在功能基础之上传达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导向。当下很多被我们称为城市家具的城市公共艺术设施,正体现着这种融合,如巴黎街道中的座椅和信息亭、玛莎施瓦茨的艺术化景观设施设计等,都是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同时通过丰富的色彩与简约优美的线条体现美感。

三、设计探究:城区街角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改造

(一)城市生活背景与审美化调研

苏州是历史语境下和当代生活中都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城市,当下受到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与影响,呈现现代化与传统性并行的城市生活样貌。

当地的美学样态也从文人园林、历史底蕴蔓延至普通生活,这正顺应了第一节中所说的审美化背景。主要的生活人群以艺术与工艺相关从业者、研究与爱好者、游客、商贩与住户(本地居民与外来住户)为主,当地生活节奏缓慢,市井气浓厚,成为一种诗意栖居生活的向往,如图2。

(二)场地概况

设计场地选址就位于苏州古城区域留园路段,留园东南出口外侧,周边建筑区域类型以餐饮超市、住宅小区以及园林为主。这一街角空间所处位置位于交通十字路口,对面的园林出入口人群较为密集,南侧建筑低矮密集,如图3。

(三)设计概念方案

1.场地总体改造布局:整体的布局以艺术化的设计形式满足场地使用人群日常的公共交流、休闲活动以及游客等候休息的要求。从视觉焦点营造、在地性的呼应以及场地问题出发,将改造分为保留和更新两部分,内侧为直接步行区域,外侧为更新区域,分为公共活动区、非机动车停放区、公交站等候区以及游客等候区。

2.公共艺术设计概念方案:设计选择的街角空间位于普通居民住宅区,但也正在园林的外侧,应顺应当地的自然与山水文化,从山水园林景观与相联系的诗画中提取可用的元素,从外观、材质、色彩上形成与城市文化的呼应,通过功能和设施结合融入环境,考虑视线吸引和互动体验来引导大众重新发现生活之美。

(1)与山水元素相结合的装置:首先从古代的山水图卷中,可以看到其通过曲线的穿插组织对山水画意的表达。因此在设计中上方的曲面形顶棚和下方座椅部分选择以相对的山水形态元素呈现。然后是元素的演化与重构:使用流线穿插组织塑造山形,其高低的穿插感受也来自于深远的自然山水意象。最后尝试与座椅功能相结合:座椅装置以环形区域为基础,轻微给予坐面以曲线变化,承载身体静坐与休闲姿态。

尺度上根据人和公共座椅的尺度进行基础数据的确定,座椅装置的深度在600mm左右,高度在450mm左右。颜色与材质选择以白色为主的阻燃ABS,与周围灰白色古旧感的建筑立面形成呼应与对比。对比过去呆板而毫无特点的方形花坛,这样的艺术化装置介入调动观者从各个角度观察装置形态的流变。

同时将两到三个单体作群组组合,可以构成围合性的空间,满足多名居民或游客在街头的休息、等候需求。塑造视觉焦点的同时,也兼顾视线的通透,实现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如图5。

(2)站牌转化为窗景装置:呼应近处的园林和整体的城市文化,也与座椅装置形成关联,因此选取圆形作为基础图形。然后将元素与主体形态相结合:由于车站站牌也具有视觉上的吸引作用(虽然以消费广告与同质化的图像为主),因此设计上选择从窗户的借景可能性入手。具体而言,将灰色砖石垒成的装饰墙体替代广告牌,在墙体中间部分、人的视线可以通过的高度做圆形开窗,通过开窗框景形成视觉内容的置换,实现视觉上的互动,丰富空间趣味性(见图5)。

同时圆形窗框也可以和山水装置相结合,围合成半开放式的公共活动区域,这样使站牌背后的公共活动区域和圆形窗洞形成动态的画面,此时城市公共生活、日常景观和新奇化的视觉引导形成融合,圆窗也成为激活日常平淡样态的取景器,捕捉之景则是生活之景,如图6。

3.互动性构想:首先是置入活动环形轨道的互动构想:靠近留园出口与商店外侧的区域主要以等候出租车或购买商品、就近餐饮的游客为主,放置三个座椅装置组合,保证游客等候需求的基础上不遮挡后方店铺视线,座椅装置下侧铺设金属环形轨道,当单人游客使用时可以转动座椅形成较为密闭的空间,而当以家庭等为组合的游客使用时,则可以通过转动座椅形成半围合空间,给予不同人群不同的空间和视觉体验感受;其次是置入灯光感应带的互动构想:场地西南侧接壤居民楼和公共汽车站,主要使用人群是当地居民,因此除了白天的互动及使用需求外,也考虑到居民的夜间生活可能性。在装置的曲面顶棚中添加灯光感应带,通过手部靠近顶棚灯带处的感应装置,就可唤醒灯光,形成一种艺术化的氛围营造的同时也满足照明需求,激活夜间生活场景;再次是植物共生的互动构想: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频繁,全年均温保持在15C~17”C,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更能够突出四季变换之景。保留场地中原有的行道树,在座椅中心区域增种金镶玉竹与毛竹,与座椅装置的曲面顶棚和镂空缝隙形成交叠遮蔽的视觉效果。中间花池中种植常绿地被植物和观赏草,而留出的空间可以发动社区居民自发种植花卉,通过花期与季节变化指导居民选择花卉的品种,调动居民参与。

四、设计反思:公共艺术设计介入生活空间的意义

(一)反思日常审美现象的意义

回顾第一节所说日常审美化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在苏州街角空间中的实践探究,能够看到在介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于公共艺术在生活空间中的存在合理性、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平衡关系是需要不断反思与改进的,通过艺术介入一吸引注意-互动体验一生活感知的过程,实现公共艺术作品对日常审美的导向性意义。

(二)连接艺术与大众的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的发展与蔓延,打破了传统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界限,而公共艺术设計介入日常生活,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寻求平衡,使大众在日常的公共空间中就能够获得美学的感受,推动大众审美意识的提升。

(三)拓宽生活美学可能性的意义

公共艺术进入城市生活空间让大众生活获得更多的审美可能性,而作品与大众之间也形成更多的偶然性和戏剧性。这使得每一个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中的人都能够获得个体不同的美学感受,从而加深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感知和记忆,而这种反馈也反之促进公共艺术设计语言在视觉、声音、身体感知等方面的拓展,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拓宽生活美学的深度与广度。

(四)推动城市文化活化发展的意义。公共艺术设计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日常审美视角下,通过视觉化、互动性的呈现方式潜移默化地传达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本文的设计实践就通过提取苏州城市文化元素并进行设计融合,由此观之,可以看到抽象的城市文化通过生动可感的形式被活化运用,由此不断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结语

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平庸现实,都可归于艺术的记号之下,从而都可以是审美的”,在日常生活被审美的时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到消费经济、大众文化、视觉图像、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从传统的静态形式向多样化发展态势转变,而其实践不仅应该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样态之上,从大众的问题中寻找启发点,让公共艺术真正融入公共环境,同时也要注入公共艺术设计的美学传播价值,提升大众生活审美水平,促进城市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琰旎北京西城白塔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与保护更新现状和建议[].北京规划建设,2020(03):131-138.

[2]万指月,韩鹏.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J].设计,2020,33(06):155-157.

[3]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新邻里关系[J].世界建筑,2017(11):116-119.

[4]秦凤.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公共艺术成长与反思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5):66-68.

[5]吴剑锋日常生活审美化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与文化认同[J].浙江社会科学,2017(12):146-151+160.

[6]叶扬.城市再造与城市更新: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J].世界建筑,2015(12):10-13.

[7]李源.当代公共艺术与建筑跨界融合现象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4.

[8]丁燕.北京公共艺术现状之反思与建议[D].中央美术学院,2007.

[9]孟露,郭劲锋,黄圣游.当代城市家具特色构建与应用现状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1):106-108.

[10]孙建华.我国现代城市街道公共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

[11]武定宇.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公共空间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