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完善国家公路网

2021-05-11

中国公路 2021年7期
关键词:交通网公路网城市群

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是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支撑。《规划纲要》对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了布局理念和要求,明确要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更加注重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和增量供给质量提升。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网连接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边境口岸、国防设施、主要景区等。基本实现全国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这为优化完善国家公路网布局提供了基本遵循。

立足当前发展基础,着眼新发展阶段更高要求,要牢牢把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理念和要求,按照“用足存量,做优增量”的思路,着力构建更加完善、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国家公路网。一方面,要“用足存量”。在充分考虑提升既有设施能力、利用智能化及需求管理等手段提升存量资源潜力和服务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局部优化和适当调整,使既有路线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这既体现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构建要求,也符合国家公路网的发展实际。另一方面,要“做优增量”。在充分挖掘存量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强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维护国家安全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支撑和引领,按照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目标要求,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进一步系统优化完善国家公路网。

畅通区域间城市群间大动脉

沪蓉高速公路宜巴段神农溪大桥

公路交通是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随着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经济和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大城市逐步集中,主通道和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交通需求集聚趋势将更加明显。《规划纲要》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提出按照“4极”“8群”“9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强度,加快建设高效率的“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形成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

在国家公路网中,国家高速公路侧重于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运输服务,发挥“大动脉”和主干线作用,主要承担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的快速客货运输需求。近年来,主通道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国家高速公路路段车流量已经饱和,拥堵现象频繁,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亟待提高。优化国家公路网布局,要重点提升区域间、城市群间国家高速公路通道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国家高速公路的顺直便捷联系,进一步畅通“大动脉”,提升国家公路主通道的服务效率与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区域间、城市群间“多通道联系”,交通繁忙、城镇密集、人口集中地区“重要通道多路线”,空间联系更加高效,有力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

提高城市群都市圈网络化水平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将构建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小城市-特色小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框架。《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和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打造1小时“门到门”通勤圈。

要着眼于适应和引领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形成网络更加完善的国家公路网布局。一是强化城市群内部重要节点间的联系,增强城市群国家公路网络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有力支撑2小时交通圈构建。二是要结合城市规划和未来发展趋势,着力完善中心城市国家公路网络,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路网衔接转换效率,高效服务都市圈1小时通勤需求。三是加强中小城市和县城对外联系,实现全国市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的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普通国道,便捷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强路网对新型消费的服务支撑

当前,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对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旅游等新型消费的服务支撑效果明显。《规划纲要》在推动交通与旅游、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公路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基础,要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推动国家公路与旅游业、制造业、商贸物流业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国家公路网与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景区,以及重要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的有效衔接,全面支撑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拓展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空间。

强化路网系统韧性和安全性

安全是交通强国建设中重要的价值取向,《规划纲要》从国家安全和系统韧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安全保障能力的发展要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形成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家公路网布局。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沿边沿海公路布局,加快打造串联沿边沿海地区的国家公路通道,显著提升快速机动保障水平,有效提高保障国家安全能力。二是要重点完善灾害频发、地理自然阻隔、迂回绕行严重区域的国家公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多通道、多路径建设,强化国家公路网的系统韧性和应对各类重大风险的能力,提高路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按照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要求,统筹考虑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综合交通运输整体效率,经系统优化和研究论证,到2035年,国家公路网规划规模46万公里左右,约占未来全国公路网的7.7%,这一比重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大致相当。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16万公里左右,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纵线、18条横线及若干条地区环线、都市圈环线、城市绕城环线、联络线、并行线组成,较既有规划新增2.1万公里,基本实现90%的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网30万公里左右,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纵线、60条横线及若干条联络线组成,较既有规划新增3.5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普通国道。

各省(区、市)应加快优化完善省级公路和农村公路规划,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建设规模,与国家公路网布局规划做好衔接。尤其是在地方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各地应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和要素约束,充分挖掘存量资源,合理把握高速公路规划规模和建设节奏,严守债务风险底线。

凯羊高速公路石桥大桥 (摄影:曹时红)

猜你喜欢

交通网公路网城市群
河南构建多通道多方向多路径综合立体交通网
广西“扬帆”行动加速交通网5G应用
广东到2035年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达28.7×104km
徐州公路网云控平台浅析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实施效果评价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打造公路网运行的集成技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开车时遭遇雷电怎么办